ZKX's LAB

这句父母常挂在嘴边的话,能伤害孩子30年,请不要再说了

2020-11-07新闻20

我国古代史上,有这么一个典故:

有一年,闹饥荒,百姓没粮食吃,只有挖草根,吃树皮。许多人就这样活活饿死。

消息到了皇宫里。

高高在上的晋惠帝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

他困惑地提出:“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百姓肚子饿没米饭吃,为什么不去吃肉粥呢?)

对,你一定早就听过这个“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但你一定没意识到,在育儿中,你可能频繁地在对孩子说着“何不食肉糜”的话。

“你怎么不……”

一个7岁的女孩放学回家,告诉妈妈说,她又得买红笔了,因为有同学偷走了她的新笔。

妈妈听完火就上来了。

因为那只笔是她前几天刚给孩子买的。

于是妈妈开口就说:“你怎么就不能长点记性呢?我跟你说过多少回了要保管好自己的东西啊!结果又丢了。”

女孩的眼泪立刻下来了。

她红着脸,试图跟妈妈解释:“我没丢,我去上厕所的时候它还在我桌子上。”

但是女孩妈妈依然觉得不甘心。

她希望借这个机会好好教教孩子。

于是,她很认真地继续教训女孩:“你自己的东西随便放,能不丢吗?文具啊书啊,特别是一些重要的东西啊,一定要放到抽屉里头……你这个毛病如果不改,以后还得丢东西啊你知道吗?”

妈妈真的觉得自己已经很有耐心了。

可是女孩却直接跟妈妈翻脸了,大吼道:“你别管了。”

砰的一声,把自己锁在自己的小房间里去了。

这个妈妈不解地问我,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

我们看一下,当小姑娘找到妈妈说有人偷了自己的笔,妈妈的第一反应却是:“你怎么不……”

原本只是一件丢笔的事。以“你”为主语的“你怎么就不能如何如何”的反问,就把事情变成了对孩子本身的一种指责、评判。

而且,父母是高高在上的那一个,孩子则是有问题的、亟待被纠正的那一个。

我们可以设身处地想想。

当孩子丢了东西,本来心里就很难受。

而且,孩子的确很有可能是无辜的。

本来想找妈妈给点安慰,结果听到的却是指责。

生气,几乎是很顺理成章的结果了。

我们的建议是什么呢?遇到这种情形,我们首先需要认同孩子的感受,而非直接给出建议和帮助。

比如,当孩子告诉妈妈,有人偷了她那支新笔。

妈妈就可以看着孩子的眼睛,很同情地说一个“嗯”字。

妈妈的态度,就能够鼓励孩子继续向妈妈倾诉。

如果孩子吐槽完,没有总结的意思,那么妈妈可以适当引导:那么,你觉得这个事情,以后该怎么办呢?

不少孩子自己就会想出很多、很棒的解决办法。

那如果你的孩子实在没有想出解决办法呢,你也可以恰当地提出你的建议。

在你很真诚地倾听过孩子的讲述和感受以后,再给孩子提建议,他们才可能听得进去。

整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做父母的态度。

一味地向孩子发问、给出建议、甚至指责孩子,导致的结果往往是,孩子要么不思考;要么就全盘接受父母的建议、没有自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再要么就是厌烦、叛逆,出现“你别管我”的情况,由此亲子交流宣告失败。

只有父母把姿态放低,并且当父母的言辞充满真正的同情之心时,我们所说的话才能打动孩子。

“你怎么又……”

再分享另外一个案例。

一个男孩,10岁,半只脚已经迈入青春期的门槛。

妈妈也意识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不好相处了。

一天早上起床,男孩明显有些起床气。

前天起床的时候也是这样。

做妈妈当时心中也觉得委屈。天天照顾得这么周到,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可是因为刚看了一些孩子心理的书,于是转念想:是不是该跟儿子谈一谈,看看是不是他遇到了些问题,需要帮忙。

于是她开口问:“你怎么又有点情绪不对,昨天好像就有点不对,你这是怎么了呢?”

男孩一听就炸了,瓮声瓮气地回答:“我很好,我没有情绪不对!”直接囫囵吃了两口早餐就气呼呼地扛着书包走人了。

这个妈妈同样非常困惑地问我:我的做法有什么问题吗?我的孩子到底怎么了?我明明对他的状态主动表示关心了,还不够吗?

那么我们就试着来分析一下妈妈的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看到,这个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的门槛了。

他处于一个自我认同发展非常重要的时期。体内的荷尔蒙作祟,所以,他的情绪的确也经常会如同过山车一样忽上忽下。

所以这个妈妈的观察没问题。但是,妈妈说的话是有问题的。

当她说,“你怎么又有点情绪不对呀?”言下之意,就是你怎么情绪又来了。

这样的问话就会让孩子感觉糟糕,感觉到无力、弱小,因为他被标签化。

妈妈的提问还很容易让孩子觉得,他就是一个情绪没办法控制的小孩。

这样一种跟孩子对话的方式,当然是很容易惹毛孩子的。

孩子的这个年龄段,就算会犯错、会跌倒、会表现的不好,他们仍然需要在这些犯错里面,去看到他自己的价值,去看到他自己的力量。

所以,更有技巧的应对方式是什么呢?

你可以随便找个借口切入,假装漫不经心提到XX妈跟她青春期孩子的冲突问题,然后话锋一转:“你跟她家孩子同龄。所以,妈妈也想知道,你会希望妈妈如何跟你相处,会让你感觉更好一些呢?”

或者,你直接说:“妈妈看到这个情绪找上你了,你希望,我怎么去跟这个情绪在一起更好。”

上面两种表达,等于都给了孩子一个空间。这个空间里,孩子是有力量和掌控感的,是可以思考的。最最关键的是,他是被接纳的,而不是被指责的。

这会有效避免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去认识自己。

因为不必急着去防卫自己,不必担心来自父母的评判,所以,孩子其实能够更好地去觉察,自己的情绪到底是在表达什么。

说到底,“你怎么不”“你为什么不”“你怎么又”“你应该”……跟那句“何不食肉糜”,真的没什么两样。

想一想。

如果你正被情绪困扰,或者被一段关系困扰。一个人上来就说:

“你这么讨厌你老公应该早点离婚啊。”

“你难过为什么不哭呢?”

“你怎么不早点说出来呢?你应该blablabla”

你会不会有一种甩他一巴掌的冲动。

孩子们却经常在父母面前遭遇这种令人窒息的对待。

那个真正的孩子,那个孩子的真实样子,从未被看见过。

一开始,那些“你怎么”“你不该”“你应该”之类的句子,还会让孩子们不舒服,甚至想反抗。

但是因为被太多次地忽视、反驳、训导和拒绝,大多数孩子最终都停止了抗议。

他们要么变得越来越沉默,距离父母越来越远。

要么他们逐渐学会了麻木跟妥协,并习惯性地放弃掉自己的想法、自己表达的欲望,并且潜意识里认同了父母对自己的指责:或许,我真的就是那么糟糕吧;我总是有问题的那一个。

说到底,所有的“你怎么”句式都是一种评判,背后都透露着成年人面对孩子之时的居高临下跟傲慢。

更好的方式是什么?

或许就是减少先入为主的评判,抱有基本的尊重,提供一种朋友式的倾听。

不难。

或者就是在孩子向你抱怨的时候,轻轻说一个“嗯”;

或者一个关切的“噢?”。

再或者,只是重复孩子的话。

比如,在《少年说》中,就有这么一段对话:

初二的男孩对妈妈喊:我再也不想吃苹果和鸡蛋了。

这个男孩之所以如此抗拒这两种食物,是因为妈妈出于营养的考虑,从孩子小学开始,几乎每天都要求孩子吃一个苹果,和一个鸡蛋。

听了儿子的控诉,妈妈笑意盈盈,她干脆地回答:好的,不吃就不吃。

镜头前的男孩,表情立刻变轻松。

当一个孩子的心声真正被听见,他整个人都会变得快乐,并且富有活力。

最后我想说,成年人真的不一定就比孩子更高明呀。

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井底之蛙,只是井的大小深度不同而已。

当我们打着“教育”跟“爱”的名义去要求孩子:不可以这样,不可以那样;怎么不这样,为什么不那样;这是好的,那是不好的……最终不过是替孩子造出了一个跟我们自己差不多的井,这样方便我们“了解”“引领”“控制”罢了。

难道不是吗?

#亲情关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