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千年国都
巴黎有几座皇宫?
早在508年,巴黎已经是法兰克帝国墨洛温王朝的首都。以当时的技术条件,城中几乎都是木质建筑。后来墨洛温王朝四分五裂,巴黎成为乱世里浮萍,从皇城沦为普通城市。
加洛林王朝重新统一法兰克帝国,但帝都却不在巴黎。加洛林王朝分裂为西法兰克王国、中法兰克王国和东法兰克王国,西法兰克帝国疆域相当于后来的法国。
法兰西王国的建立者卡佩家族的先祖曾经是巴黎伯爵,在对抗维京的战争中成功守护巴黎,因此名声大噪,其后取代西法兰克王国。巴黎再次崛起,成为法兰西王国首都。
这段历史听起来比较复杂,只需知道从王国到共和国,巴黎拥有一段将近1500年的国都史。
从皇宫到监狱
9世纪巴黎地图 来源:维基
西岱岛如一叶轻舟,飘荡在塞纳河上。法国卡佩王朝建国初期,巴黎城区仅限于西岱岛,仅有两座木桥与大陆相连。法国的第一座皇宫Palais de la Cité坐落在西岱岛西岸,它的前身是法兰克帝国的皇宫及巴黎伯爵的住所。
从10到14世纪,Palais de la Cité都是法国国王的住所。直到1358年,英法百年战争期间,法国北部爆发札克雷起义。“札克雷(Jacques)”意指农民穿着的棉布白袍,逐渐成为法国贵族对农民们蔑称。
法国在百年战争中连番受挫,连国王都成为英国人的俘虏,军队明显无法保护法国百姓。国家动荡不安,但法国贵族还要向农民征收高额税金和强迫徭役,再加上饥荒,农民们唯有起身反抗。
起义军冲进皇宫,杀死两名法国元帅,搞得皇室成员人心惶惶。经过这次动乱,法国国王觉得西岱岛不安全,于是法国宫廷搬到当时还是市郊的卢浮宫。纵观法国皇宫史,两次皇宫往郊外搬迁都是因为巴黎城暴动,国王总以为离城中心越远就越安全。
国王搬到卢浮宫,旧皇宫Palais de la Cité则交予议会,成为司法部门驻地,分为三部分,巴黎司法宫、巴黎圣礼拜堂和巴黎古大监狱。法国大革命期间,巴黎古监狱关押大批犯人,这些人里包括玛丽·安托瓦内特王后和许多吉伦特派,他们即将走向人生终点——断头台。
尽管已经迁出Palais de la Cité,国王还是会在旧皇宫举办庆典、接待外国使节。直到16世纪,国王才很少回到旧皇宫。
塞纳河畔双子星
卢浮宫是如何从皇宫变成世界最著名博物馆的?
卢浮宫始建于1190年,原本只是一座收藏珍宝、档案的小城堡,直到14世纪才首次成为国王居所。不过卢浮宫也有一位竞争对手——杜伊勒里宫。此后三百年里,法国国王在卢浮宫和杜伊勒里宫之间,选择其中之一作为皇宫。
《蒙娜丽莎》面前,人潮拥挤
提到卢浮宫,一定会让人想起达·芬奇名画《蒙娜丽莎》,这幅画由国王弗朗索瓦一世购得。除《蒙娜丽莎》外,许多卢浮宫馆藏的文艺复兴时期作品来源于这位国王的收藏。
弗朗索瓦一世是位热衷于人文主义思想的国王,在位期间最大的贡献,就是将意大利文艺复兴传进法国。他不仅购买艺术品,而且邀请或直接聘用一批来自意大利的画家来到法国。达·芬奇也曾是这位国王的座上宾。
此外,弗朗索瓦一世决定将卢浮宫改建为文艺复兴风格的宫殿。历任法国国王继续扩建宫殿,拿破仑大帝下令建造宫殿北翼建筑,以及卡鲁索凯旋门。
卢浮宫是法国最著名的文艺复兴风格建筑之一,不过修建工程持续几百年,所以卢浮宫同样拥有巴洛克、洛可可、古典主义等元素。
从弗朗索瓦一世时代起,法国皇室对艺术收藏产生浓厚的兴趣,皇宫里的名作越来越多。即使到了共和国时代,法国人仍习惯性地将国内外的珍宝储存在卢浮宫。
1981年,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决定对卢浮宫进行整修重建,邀请美籍华人建筑师贝聿铭负责此项工程。
为了缓解游客拥堵问题,他在拿破仑中庭新建一个宫殿入口——玻璃和钢铁组合成的金字塔。现在看来,玻璃金字塔依照吉萨金字塔等比例进行设计,不仅完美融合在古老皇宫之间,而且采光效果极佳。然而在当时,这座过于前卫的宫殿入口引得巴黎人集体反对,他们认为玻璃金字塔与卢浮宫不协调。
这座备受争议的玻璃金字塔最终还是落成了,反对的声浪也随着时间渐渐消失。
来源:alamy
紧挨着卢浮宫的另一座皇宫杜伊勒里宫修建于1564年,宫殿设计同样仿造文艺复兴风格。拿破仑大帝曾将杜伊勒里宫作为皇宫,并且加以扩建。
杜伊勒里宫和卢浮宫曾经是巴黎最恢弘奢华的建筑群。从上图可见,图片下方长条形宫殿是杜伊勒里宫,上部则是卢浮宫,两座宫殿之间有花廊相连,大广场中央的卡鲁索凯旋门清晰可见。
不过两座皇宫并立的场景早已不复存在。巴黎公社失败之际,公社社员打着“宁愿见其消亡,也不留给敌人”的口号,决定将巴黎的皇宫、政府大楼、高级餐厅等重要建筑付之一炬。卢浮宫幸运地保留下来,杜伊勒里宫却没那么好运,在大火中化作废墟。
现今法国政府考虑重建杜伊勒里宫,不过暂时没查找到相关计划。
杜伊勒里宫现在只剩下宫殿花园,以及一座孤零零的小楼橘园。但千万别小觑这座小楼,因为里面有大名鼎鼎的莫奈名画《睡莲图》。橘园展馆呈环状,《睡莲图》挂着墙面,将参观者包围,所以参观者在任何角度都能欣赏到睡莲的美态。
最后的法国皇宫
凡尔赛宫展品:路易十四画像
历史画卷翻到17世纪,“太阳王”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国力正值顶峰。路易十四在国内建立绝对君主制,对外通过战争扩张领土,确定法国的欧洲霸主地位。
这是法国的辉煌时代,不仅国力雄厚,而且全欧洲刮起一股法国艺术之风。新皇宫凡尔赛宫成为欧洲各国争相模仿的对象,普鲁士的无忧宫、奥地利的美泉宫,以及建在小岛上的拜仁宫殿海伦基姆湖宫等,都是仿照凡尔赛宫而建。
凡尔赛宫门前的长队
凡尔赛宫的建造历史牵涉一场作死的炫富行为。
当时,国王亲信让·柯尔贝尔想要取代尼古拉斯·富凯财政总管的位子,所以在路易十四面前举报富凯贪污受贿。事实上,富凯本人确实手脚不干净。
恰巧富凯邀请路易十四参观自家富丽堂皇的沃子爵城堡,颇有炫富的意味。路易十四发现沃子爵城堡居然比皇室行宫还要奢华,这下惹得他心里很不平衡。专制君主路易十四想起柯尔贝尔的举报,干脆以贪污罪名把富凯扔进巴士底狱,并且没收这位大贵族的财产。
路易十四对恢弘的沃子爵城堡念念不忘,于是命令沃子爵城堡的两位主要设计师,为法国皇室设计一座新宫殿——凡尔赛宫。
实际上,建造凡尔赛宫有更加现实的原因。1648-1653年的法国内战投石党乱,将巴黎搅成一滩浑水,因此路易十四决定迁离巴黎,另觅新的住所。
1682年路易十四正式迁居凡尔赛宫居住。因为一些大贵族曾经是投石党叛乱分子,所以国王要求法国大贵族们必须搬到凡尔赛宫。这样一来,这些大贵族有任何小动作,都会被国王盯得一清二楚。
直到法国大革命期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被巴黎民众带出凡尔赛宫。凡尔赛宫的皇宫历史就此终结。
凡尔赛宫最著名的房间镜厅,装饰有357面镜子。17世纪,镜子是一种奢侈品,用镜子装饰宫殿不仅尽显奢华,而且展现法国经济繁荣。镜厅的设计融入法国象征鸢尾花、高卢鸡,以及两只高卢鸡簇拥的太阳王。
镜厅对于法国而言,意为着荣耀和耻辱。德国军队曾经攻入凡尔赛宫,威廉一世在镜厅加冕成为德国皇帝,这无疑是对法国人的侮辱。1919年,法国作为一战战胜国在镜厅签署《凡尔赛条约》,一雪前耻。
多少前尘旧事,都付笑谈中。现在,凡尔赛宫跟其他没有国王的皇室宫殿一样,作为人类记忆和建筑杰作留存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