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是中国的“作揖”礼好,还是外国的“握手”礼好?学者出来说话了

2020-11-07新闻30

在古装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桥段,两个风度翩翩的公子在街上偶遇,然后,相互作揖,互道一声幸会。

其实,在我国古代最流行也最普遍的一种“见面礼”,就是作揖。

公元前1043年,周武王驾崩,其子姬诵继承大统,是为周成王。成王的年龄比较小,不能主理朝政,所以一应国家大事均由王叔周公旦决断。周公旦完善了封建制度、继承制度、井田制度及宗法制度,并制订了影响未来三千年的礼乐制度。

作揖,就是“礼”的一部分。

根据《周礼》的记载,依照会面双方身份地位的不同,作揖的方式可分为六种,分别为:土揖、时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

所谓土揖,就是天子召见庶姓诸侯时使用的礼节,拱手的时候双手保持在比较低的高度;

时揖是天子召见异姓诸侯时使用的礼节,双手的位置与胸口齐平;

天揖是天子召见本家诸侯使用的礼节,双手保持在较高的高度;

特揖是诸侯、卿等高级贵族之间见面时使用的礼节,双方根据地位的高低而先后行礼;

旅揖是士大夫之间使用的礼节,双方共同行礼;

旁三揖是贵族对幕僚、家臣使用的礼节,对所有人一次性作揖三次,以示尊敬。

在礼教森严的两周时期,见什么人作什么揖,马虎不得。如果用错了礼节,将会被视作僭越,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后来的三千年里,作揖的形式不断变化,又演变出拱手、抱拳等礼节。不过,作揖虽然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礼节,却不是最恭敬的礼节。

当然,古代妇女行礼方式与男子也有很大区别,唐宋时期汉族民间白话小说有相关记载,妇女相见行礼,往往是口称“万福”。这种礼节要求两手松松抱拳重叠(右手覆左手)在胸前右下侧上下移动,同时略作鞠躬的姿势。这种礼在京津地区,直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依然保存,在年节、祝寿等庄重场合使用。

清代学者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代女子也行作揖礼,即“左手在内,右手在外,是谓尚右手。女拜如是,女之吉拜如是,丧拜反是。”但是,根据唐宋以后白话小说,并不支持此种说法。以宋代小说《错斩崔宁》为例,男女相见,男方“深深作揖”,女方则“还了万福”。这就说明,当时的男女已经各行其礼了。

可以说,在我国古代没有任何一种礼节的恭敬程度能超过“叩首”,也就是磕头。叩首礼,最早可追溯到古人祭祀天地祖先的祭祀活动。在两周时期,诸侯以下的人在面见天子时,必须使用叩首礼。《东周列国志》中荆轲刺秦一折便写道:

“荆轲回顾舞阳而笑,上前叩首谢曰:‘一介秦舞阳,乃北番蛮夷之鄙人,生平未尝见天子,故不胜振慑悚息,易其常度。愿大王宽宥其罪,使得毕使于前。’”

当时,荆轲的身份虽为贵使,但在面见秦始皇嬴政时仍要行叩首礼,甚至,频繁到每说一句话都要叩首一次。

倘若凡夫俗子在面见君王时,使用了作揖礼,这显然是一种僭越的行为。

《汉书》收录了这样一则故事。

秦朝末年群雄并起,刘邦带着义军进攻到高阳一带。在当地,有个叫郦食其的名士颇有才学,但性格十分孤傲,所以,各路义军首领都不待见他。刘邦听说这奇人的事迹后,派人将他请到营帐中。当时的刘邦虽然还没有当皇帝,但他的身份亦十分尊贵。

然而,郦食其在见到刘邦以后,只是行了个长揖。刘邦比较擅长收买人心,所以不拘小节,没有因为此人的狂悖而发怒,反倒将郦食其留用。想来若是小肚鸡肠的统治者遇见了郦食其,没准会立马命人将他推出去剁了。

在1840年以前,作揖、拱手、抱拳仍是中国民间最常见的见面礼。然而,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在中原落脚,许多西方礼仪在中国流行开来,其中,便包括握手礼。握手的起源,可追溯到欧洲中世纪时期。

当时,欧洲地区骑士文化盛行,这些自诩高人一等的低等贵族每天穿着厚重的盔甲,全身上下仅有眼睛露出外面。因为甲胄又重又厚,行动不便,所以骑士们在行礼时自然无法作出大动作,只能脱下右手甲胄进行握手,此举还可表示自己的甲胄里没藏匕首之类的武器。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礼节流传到民间,发展成握手礼。民国时期,很多繁缛的旧礼节被废止,握手这种简单的见面礼逐渐取代了作揖礼、拱手礼。

时至今日,除年节晚辈向长辈作揖致敬时,已基本看不到作揖礼。近年来,有学者于《燕山夜话》发表文章,认为应该让古老的作揖礼复兴。该作者给出的理由是,人的手本来就很难保持清洁,频繁的握手会为传染病的蔓延提供机会,所以应该恢复作揖这种没有皮肤接触的见面礼。许多先进人士亦支持这一看法,认为作揖拥有许多握手无法替代的优点:不卑不亢、文明儒雅,而且十分卫生。

当然,这种传统礼节该不该重回日常生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只要能恰到好处地表达敬意,完全没必要拘泥于形式。

参考资料:

【《周礼》、《东周列国志》、《说文解字注》、《燕山夜话》】

#名著典籍#荆轲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