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支教之路|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故事
2020年11月5日下午3时许,河北大学第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述职工作会议在五四路校区主楼302报告厅隆重举行。
出席本次活动的校领导有:校团委书记李卫森,团委副书记白金,党委办公室主任李亚林,团委老师武文硕、梁浩及十四届研究生支教团全体成员和十六届新成员。
鸿影翩至,大爱无疆。一届又一届河大学子为爱行千里,倾囊相授,薪火相传;一代又一代藏家孩童为学克千难,收获希望,茁壮成长。
一部温暖感人的支教纪录片带我们走进他们的支教生活:十五年,一个个乐符谱写了青藏高原上最动人的歌曲,一个又一个的精彩瞬间绚烂了雪山之巅的灿烂苍穹;十五年,河北大学志愿团累计帮助3000多名儿童,所获奖项若干。他们跋涉千里,抵达最纯净的土地,刚到达时语言不通,交通不便,但过脚踝的大雪挡不住前行的脚步,刺骨的寒风抵不过孩子的笑颜。他们一步一步慢慢摸索,尽己所能,弘扬“弘文励教,薪火相传”的河北大学志愿者精神。
活动伊始,校团委书记李卫森为青海分队代表和贵州分队代表颁发证书并合影留念。
首先是支教团团长张梦迪做工作总结。她表示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要传扬贡献,友爱,互助的志愿者精神。他们在保证基础教育的同时,全面开展第二课堂,开展捐资助学活动。疫情期间开展云课堂,秉持停课不停学的宗旨,在抗疫一线筑起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倡导:要用肩膀扛起中国青年的责任,传扬雷锋精神,不断拼搏,不断进取!
青海支教团四位成员张梦迪,赵鑫,高梦琳,宋亚南依次进行述职报告,对于他们来说,这一年是一次灵魂净化的过程。一年虽不长,但一生受益。宋亚南学姐是他们的电子琴辅导老师,她通过视频记录孩子们的成长,他们的眼眸像极了青海湖清澈的湖水。离开之前孩子们的一首《再见》唤起了赵鑫学长的回忆,勾起了志愿者们的泪水。在烟波浩渺的纯净之地,又一支蓬勃力量在缓缓地蓄力升起。
张东帅,王禄宪,马宏石和张震四位成员支教于倒淌河镇民族寄宿制小学。他们跨越1700公里抵达海拔3300米的牧区学校。向我们讲述了多姿多彩的支教生活,带我们看到了充满活力的倒淌河。
贵州支教分队队长杨玉泽,用相声的方式向我们讲述了支教的有趣生活。孩子们的纯真与善良,调皮与可爱,都深深地印在了我们每一个人心底。徐泽华学长分享了一位当地老师写给他的告别信,读信过程中一度哽咽,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与思念,无一不让我们动容。张博学长和刘美学姐亦分享了支教过程中的点滴美好。
“送教上门,希冀的梦想,我们祝你飞翔”层层叠叠的山脉,环绕着一户人家,这里孕育着画家梦。跨过山脉,一名孩子没有接到上帝的礼物,生来带着不完美的身体,却也有快乐的梦想。盘州市红果街道沙陀小学的支教成员崔光英、陈一翰、杜昕桐、张力丹、吴淑堃,他们充当了天使的角色,填充了孩子们梦想的颜色,为孩子们带去了快乐和希望。他们说:“我们跨越千山万水,是希望有一天,你们也能跨越万水千山”,这便是支教的意义。
志愿者们的支教故事打动着我们每一个人,孩子们纯净清澈的眼睛充满了希望,稚嫩又真诚的言语表达着对世界的渴望,在感动和温暖中,活动迎来最后一项,全体成员大合影。本次活动圆满结束。
一腔热血,点亮求知心灵的火苗;一根粉笔,绘出藏区孩子的梦想;一滴汗水,浇灌贫瘠之地的种子;一串文字,启迪睿智思辨的大脑。纵入藏的脚印会消匿在高原的寒风中,可希望的种子已然在草原上生根发芽,种下的太阳总会如梦般绚烂!那一双双充满求知欲的大眼睛,一双双渴望着表达而高高举起的小手,一声声稚嫩甜美的“老师好!”,都将化成高原上最炙热的暖阳。温暖的不只是你我,更是千千万万同他们一样的奋力向上生长的孩子们!志愿者们将希望的种子播下,终将成长为参天大树,为他们保驾护航,为中国孕育未来!
END
文案|红色战线记者团
排版|张力给
图片|红色战线记者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