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石头可以用来做枕头。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石头还可以变成建筑所用的石灰。
石头这东西在大自然中无处不在,纵使人类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要超越石头,估计就若水中捞月,终是不会发生的事情。
石头在普通人手中可以如前所述有各种用途,这无关紧要,你用不用他,石头都在那儿。而当帝王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他,石头也就会用他的眼睛看到不同的历史了,如果石头也有眼睛的话。
当杰出的文艺青年赵佶登上大宋的龙座时,一开始他还是上进的。但没多少年后,他开始迷信道教,并开始了他的审美事业,其中之一就是玩石头,就这样,产生了“花石纲”。
臣子们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服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而拆毁桥梁凿坏城郭。故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宋史》记载花石纲对宋朝的伤害:“流毒州县者达二十年”。
宋徽宗本人对此事的痴迷尤其令后人惊叹!史料记载,有一安徽灵璧县产的巨石,用大船运往首都汴梁,需拆毁城门方能进入,上千人都搬不动,入城之后,徽宗大喜之余,御笔赐名“卿云万态奇峰”,并悬金带于其上。更有甚者,宣和五年,太湖所产一石,高六仞,百人不能合抱,徽宗得石喜极,竟封石为侯——曰“盘固侯”。他果然是文艺青年,如此称奇的行为展示了他的想象力。
宋徽宗为了运太湖的巨石,载以巨舰,役夫数千人,所经州县,有拆水门桥梁,凿城垣以过者。应奉局原准备的船只不能应付,就将几千艘运送粮食的船只强行充用,甚至波及商船,对民力造成了极大危害。
这样的胡闹前后延续二十多年,而以政和年间 (1111—1117)为最盛。官吏一伙则乘机敲诈勒索,大发横财,给东南人民造成巨大灾难,最终点燃了方腊起义。
方腊起义虽然被镇压下去,但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北宋朝的国力受到极大损害,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军南下进攻北宋。第二年初,首都陷落,金兵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宫女、皇亲国戚、官员、工匠、艺伎等1.4万人,作为人质和俘虏像牲口一样押解北归,建成未到五年的放置无数奇花异石的艮岳,也毁于这场战乱。一夜之间,当时世界上唯一人口超亿、最富裕和最具文化内涵的北宋王朝至此灭亡。
靖康之耻即便是八百多年后的今天,你也能感受到他的悲凉,这是对传统华夏文明最沉重的打击之一。
几个世纪后,同北宋的灭亡不同,在当时的西欧人看来有些“土”的俄罗斯,在17、18世纪开始不断领土扩张。主导扩张进程的主要是两位俄罗斯历史上最出名的皇帝,彼得一世和叶卡捷琳娜二世。
1703年5月27日,俄罗斯举行了隆重的圣彼得堡奠基仪式,彼得一世首先在涅瓦河三角洲的兔子岛上用石头垒建了彼得保罗要塞,驻重兵把守,以防御瑞典军队的进攻,后扩建为城。至此,波罗的海出海口从此纳入俄罗斯版图,彼得一世还在圣彼得堡创建了波罗的海舰队,使俄罗斯在历史上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海军。
1712年,俄罗斯将首都从莫斯科迁到圣彼得堡定都长达200多年,这座光荣的城市也是现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故乡。
在今天的圣彼得堡涅瓦河南岸屹立着一座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它是这座城市的象征。正是以武力夺取沙皇宝座的德国女人叶卡捷琳娜二世,为了证明她是彼得一世正统的继承人,才修建了这座铜像。
1782年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法尔科耐在这里做出了它一生中最完美的杰作,铜像完工。1834年在彼得青铜骑士像的周围开辟了一个巨型广场,由于它靠近参政院,所以命名为参政院广场。
铜像安置在一块造型自然的巨石上,骏马前腿腾空,彼得一世安坐在马上,两眼炯炯有神,目视前方。这个底座是一块40吨重的完整花岗石,在花岗石上面刻着“叶卡捷林娜二世纪念彼得大帝一世于1782年8月”。
彼得一世所骑的马代表俄罗斯,它双脚腾空,好像要冲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马掌下有一个踏死的大蛇,它代表了一切阻止改革维新的守旧派,正如雕塑展示的一样,彼得大帝冲破了重重阻力,在这片沼泽地建起了这座英雄且美丽的城市圣彼得堡,并建都于此,把落后、封建、贫穷的俄罗斯,带向了海洋与繁荣,赢得了西欧和世界的尊重。
那么这块重达40吨的巨石在几百年前是怎么运到此地的呢?要知道这块花岗石虽然看上去相对自然,但也明显是再加工过的,也就是说当初他的重量肯定不止40吨。在现代,这样的巨石会通过各种大型机械来搬运,虽然不容易,但总能有办法,但在以前还没有这么多现代工具的时候,人们想要搬运一块巨石就只能靠比较古老的工具以及人力来完成了。
这块石头其实还有一个传说,据说这块石头原本要更大一些,后来却被雷劈开了,所以人们把他叫雷石。或许叶卡捷林娜二世也正是因为看中了它与雷电有关的因素,所以才选了这块石头作为铜像基座吧。
当年人们在圣彼得堡芬兰湾找到了雷石,据说负责运送这块巨石的人非常苦恼,因为它有一半埋在了地下,而且所在地区大部分是沼泽地,所以得通过一些技巧来挖掘并运输。
后来他找到了一位工程师用尽浑身解数,使用大量人力才将其挖掘出来,等到冬天地面结冰的时候开始运输,并设计了一个大型金属雪橇,打算把巨石放在这个雪橇上拖动来运输。最终人们花费了5个月的时间在陆地上拖动了6公里,然后顺着涅瓦河走水路运到了今天的参政院广场。
6公里,5个月时间,可见当年运输的难度。而如果没有俄罗斯漫长的冬季,地面没有长久的结冰期,估计这次运输就要跨年了。
雷石所承载的彼得一世和主持这场建设的叶卡捷林娜二世,成为俄罗斯历史上仅有的两位被冠以大帝称呼的皇帝。
而故事还没有完,后来,俄罗斯文学的“大帝”,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的普希金有感于历史的恢宏沧桑,写下了叙事长诗《青铜骑士》。
普希金从小就崇拜彼得大帝。他清楚地记得这位雄才大略的君王的名言:我们要打开瞭望欧洲的窗户。
当诗人注视那矗立在涅瓦河岸边的彼得大帝青铜雕像时,一种敬畏之感油然而生。历史的变迁像戏剧般一幕幕闪过他的脑海,而涅瓦河的浪涛声又把他拉回到现实之中。于是,一个神秘而凄惊的传说在普希金笔下出现。这便是诗人后期的力作——叙事长诗《青铜骑士》。
这篇长诗分“序诗”和“正文”两部分。序诗颂扬了彼得大帝和圣彼得堡城,正文讲述涅瓦河泛滥和小公务员的遭遇。
它是一首气势恢宏的颂诗。普希金怀着敬仰的心情,以最庄重的诗句,肯定了彼得大帝对俄罗斯的巨大历史作用。但这只是长诗《青铜骑士》的一个题旨之一。
而它更重要的意义,是对历史与小人物命运相互关系的冷峻思考。彼得大帝是俄罗斯统治者中最突出的代表,不过他的成功是以牺牲百姓的利益换来的。彼得大帝只考虑他自己的一世霸业,而不顾人民的死活。诗人真实地描绘出圣彼得堡水灾中城市贫民的悲惨境遇,无情地批判了专制制度。
普希金成功塑造了双重性格的彼得大帝形象。他既有雄才大略,却也冷面无情。诗人在历数他珍贵遗产的同时,丝毫也不掩饰他手中高悬的皮鞭。这正是普希金文学的历史客观性。
石头还是那个石头!一块石头承载了彼得一世、叶卡捷琳娜二世和普希金三大传奇。
同样是皇帝,彼得大帝用他垒起了圣彼得堡最初的轮廓,叶卡捷琳娜大帝把他变成了彼得大帝青铜骑士像的基座,并成为广场上的公共产品,供百姓瞻仰。而宋徽宗却把他从全国各地运来的奇石,锁入自己的私家园林,成为一己的玩物。
同样是艺术家,普希金在他的文学中道尽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生活,从皇帝到百姓,从城市到乡村,他的眼界,是全部的俄罗斯人。而赵佶在他的画中品味着花鸟虫鱼,在他未失国时前期的词中玩弄风花雪月。
于是,俄罗斯扩张了,而北宋灭亡了。
终于有一天,在做俘虏的岁月时,宋徽宗赵佶写下了如今《宋词三百首》开篇的第一首,《燕山亭·北行见杏花》:
“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
“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
只这其中几句,足见他彼时内心的悲凉和后悔。但石头还是石头,徽宗赵佶一生或许画了不少石头,但不管是画中的石头,还是艮岳中的石头,都帮不了他。他更不知,那个曾经只在欧洲的小国,居然早已和古老的中国有了漫长的国境线。
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有时间时,别忘了顺手点个赞,点个收藏,加个关注!——这是对笔者最好的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