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前一天的傍晚,气温骤降,落叶又多一层。夜幕初上,街道上汇聚起车灯人流,城市生活开启了“下半场”。
在行色匆匆的人群里,季红海毫不起眼——对于他来说,一天工作的“重头戏”才刚开始。
“猫抓老鼠”也需耐心技巧
案值可大可小,户外、室内和交通工具上皆可实施,人流高峰期可扒窃拐带、夜深人静时能溜门撬锁,可团伙配合也可单人作案……这些因素排列组合,为盗窃案件提供了数不清的发案类型与场景。如此棘手问题,在季红海眼中竟成为了公安工作的“迷人之处”。
“抓小偷会上瘾。”8年来,季红海亲手抓住的盗窃嫌疑人就有三百余人次之多。平均每周抓一个,最多时一天抓4个,还有几个“惯偷”和季红海成了老相识。“老相识”们后来也不得不“转了行”,因为季红海对于惯犯一定要“斩草除根”。
2016年8月份,季红海接到线索,市长途汽车总站附近公交站牌附近发生多起扒窃类案件。扒手行动极为敏捷,扒窃动作甚至能和眨眼速度同步,且有意识背向监控;尽管接二连三有人被窃,但却极少有受害者能够回忆出准确的被窃时间地点。在反复回看了海量的现场监控、比对了超过500个人的背影之后,季红海认出了一个似曾相识的矮胖男子背影。
矮胖男子付某,曾在东北有扒窃案底,是一个盗窃团伙的头目。该团伙骨干成员多地作案、与警方交过手,反侦查套路熟练。季红海和战友们设下包围圈,8月30日上午,顺利将团伙中的两名新成员李某、杨某收入法网。季红海并不作罢,带领战友们又继续埋伏了5个小时,终于等到团伙头子付某和骨干成员关某出现,将其一举抓获。经检方认定,该团伙前后共作案达17起之多,涉案金额6万余元。一个长期困扰公交车站的扒窃团伙就此全部落网。该案之后,这个曾经扒窃高发的车站几乎再未发生过集中性的类似案件。
“确认过眼神” 我不是孤军奋战
要想“天下无贼”,不可“单刀赴会”。靠着传帮带,季红海已经拉起一支信得过、打的赢的反扒队伍。
2015年夏天,某步行商业街一到傍晚便总有电动车电瓶失窃的警情,季红海和2名反扒民警在附近布控。傍晚时分,逛街的市民逐渐多了起来,一个抱着大纸箱的男子穿行在人群中。凭借经验,季红海判定该男子很可能是嫌疑人。由于担心嫌疑人作案时携带凶器,在密集的人群中可能产生误伤,季红海便用眼神示意埋伏在其余两个方向的战友暂时等待。男子盗窃得逞,开始向商业街后侧的住宅区转移。无须交流,三人默契地一同跟踪男子离开。当男子步行到一处光线昏暗的理发店时,无须更多信号,三人心灵感应般向前冲去,合力将嫌疑人按倒在理发店门前的泥水里。
这支团队的默契不仅来自实战历练,更出于日久弥坚。季红海努力让团队成员做到“五同”:上班同吃、值班同宿、出警同组、案件同处,最后一同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也要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季红海相信功夫在平时,生活中以心交心,抓捕中才能心有灵犀。“我们都能‘眉目传情’。”
有了一支过硬团队,季红海又接着物建出一批群防力量。他与商场、医院、车站、农贸市场、公交、出租车公司、旅游景点等社会单位安保部门建立合作关系,第一时间联动,争取快速抓获现行。2016年12月17日下午,某商圈物业反扒qq群中出现一条留言“胶州路某商场停车场里有个人像是在偷电动车”,消息框还在闪动,季红海和战友们已经飞奔出门。14分钟后,嫌疑人高某已经被季红海当场擒获。现在,季红海要求反扒民警们定期为几个社区、商圈、单位的物业开设反扒技巧讲座,将群防战线真正延伸到群众身边。
群众的认可让我感觉一切都值得
尽管执行过许多次重大外派任务,但每次回到最平凡的反扒战场,季红海从来是热情不退。除了脑力角逐,季红海还有一系列的硬招实招。“跑”是他的看家本领。2018年3月,开发区发生多起网吧内财物被盗案件。夜间是网吧运营的高峰时段,尽管客流密集,但大家分别沉浸于各自的虚拟世界,对外界环境的关注度反而不高。这名盗贼趁客人离开座位或打瞌睡时大胆行窃,“灯下黑”中屡屡得逞。季红海和战友们在网吧门口蹲守五晚,一日凌晨,盗贼终于现身。民警立即出击,盗贼撒腿冲进夜幕里。季红海愣是追着盗贼狂奔过两条街,盗贼最终放弃了逃跑:“你们那个季队长太能跑了,我跑不动了,只好等着你们抓!”盗贼不知,季红海是长跑爱好者,“警马”比赛里的常客。即便今年疫情期间,他仍集齐了“警马”线上跑的奖牌大满贯。经审讯,民警们又串破盗窃类案件4起,涉案金额高达14000余元。
反扒8年,季红海积累的经验和身上的伤病同步增长。战友们用篮球迷圈子里“玻璃人”的诨语来形容他。2016年,季红海带领队员们总结出便衣反扒“研跟证捕并防”六字技战法,从窃贼体貌辨识到案件串并技巧,从人海盯防到大数据运用方法无一不包,目前成为了每名东营反扒民警的“入门课”。
季红海的朋友圈里,一条条排列的都是战果。两个可爱的女儿、独自支撑家庭的妻子、患病的父母,他只字未提。曾有嫌疑人在接受审讯时准确报出季红海女儿就读的学校和班级以示威胁。记者问季红海,在反扒一线还想干多久?“干到我干不动为止。被害人领回被盗财物时感激的眼神,现场抓捕时群众称赞的眼神和掌声,让我感觉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无论是否在工作,季红海的包里总带着一副手铐。在这个被网民戏称为“最贵手镯”的圆环里,锁住的是危险,串联起的是群众们最触手可及的安全感。
图文:解朋龙 陈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