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文社100来谈谈火漆印章的发展历史吧

2020-11-06新闻22

文社100:火涂印章是火涂印章封条形成的基本条件,而火涂印章封条是防止火涂印章拆毁的重要保证。有些人认为是法国人在1626年发明的火漆印章,另一些人则认为是中国人在公元11世纪发明的,经印度传入欧洲,并迅速成为欧洲人保密通信的法宝。另一些人则认为,汉高祖刘邦(前206—前195)在香港的一场拍卖会上,用高达四十万港币(《维基百科·火漆印章起源》)拍下了这幅画。有很多说法有待证实。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火漆印章封代替了竹简封、本牍封,是相对于“粘土封”的扩展和发展,在简封之后才应使用。这就是说,火漆封印应该在公元2、3世纪的晋后时期,显然是说法国人在1626年发明的封印太过迟缓。中国发明通过印度传入欧洲,当然可以查证;但汉武帝使用过火漆印文,应该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为在火漆印文之前,“泥封”也同样要盖印。区别在于前者盖泥印,后者印火漆印章,久而久之,又称其为“火漆印章”也无不可。事实上,回顾火漆印章存在的形式,关键还在于认识其在传递机要信件和保护信息权益方面的历史功绩。

自晋代以来,纸帛盛行,火漆封印,沿用至今,历史悠久,并在各种重要文献、珍品、文物出境和鉴定保护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开办全国邮局,规定信封应以红条密封,并用毛笔规则书写,盖印印文,贵重之用火漆印文密封。虽然民国有变法,但继旧制之后,还广泛用于政府机要文件。法国式火漆加封,火漆封口颜色区分内容,红漆为官方文件,棕漆为宴请宾客,白漆为婚礼喜庆。令人关切的是,在万国邮联还采用了火漆封封,规定了用于各国有价信件和贵重文物包装的封封。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及学校对个人档案及重要文件的传递,也曾用火漆封印。但是,随着邮政经营体制的完善和发展,又为改革机要封封形式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虽然“火漆印章”具有形似密封件的保密形式,但强调火漆印章封口,实际上是“见物不见人”,人品不好,(火漆印章)封口有什么用?尤其是用火漆封缄的明信片标明书信性质,未免过分暴露。与此同时,火漆印章粘封烦人,点火熔化,滴水成金,早则模糊不清,晚则淡漠,也导致火漆印章封的逐渐消失。

#文物收藏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