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曾说:“关于日本的浮世绘师,我年轻时喜欢的是北斋,现在则喜欢广重,其次则为歌麿的人物。”
接着他又说,“不过依我看,适合中国人一般眼光的,恐怕还是北斋”。
葛饰北斋《富士山与花》(局部)
提起葛饰北斋,人们立刻会想到众多关键词,浮世绘三杰之一、风景版画鼻祖、日本现代艺术之父、东洋达芬奇、日本漫画创始人……
最令人印象深刻,连他自己也认同的标签,非“狂人”莫属。他自称“画狂老人”、“狂人卍翁”,一生清贫坎坷,“痴狂”本性却从未改过。那么,他到底有多“狂”呢?
葛饰北斋《五百罗汉寺荣螺堂》
01
为人狂傲,多次被逐出师门
日本宝历十年(1760)九月,葛饰北斋出生于葛饰县,故以葛饰为姓。幼时名叫太郎,后更名为铁藏(或铁次郎)。
14 岁时,他开始在印刷店学习雕版印刷,也有人说他在租书铺当学徒,期间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插图书籍,使他对通俗绘画产生了兴趣。
葛饰北斋 《龙》
19 岁那年,铁藏离开印刷店,拜入胜川春章门下,开始学习浮世绘,改名胜川春朗。
两年后,他第一次为黄表纸《一生德兵卫三乃传》绘制插图,之后便一发不可收拾,陆续为黄表纸、两卷小说、传奇故事等绘制了大量插图。
葛饰北斋《两条鲤鱼》
享和末年之前,他出版了好几部黄表纸插图作品。也就在这一时期,他迷上了狩野派,秘密师从狩野融川学习绘画,因而被先前的老师胜川春章逐出师门。
不久之后,他受幕府将军之命,前往日光神社工作,途中因为在宇都宫一家客栈中批评老师的作品,冒犯了尊师,再次被逐出师门。
葛饰北斋《木马》
02
多方取经,多次改名
1787 年,他开始效仿俵屋宗理和菱川师宣的风格,自称菱川宗理。此后,他开始为讽刺诗集绘制插图,还学习了堤派画师堤等琳的风格,并从住吉广行那里学习了土佐派的画法。
他曾在司马江汉的指导下,学习欧洲绘画,还钻研过中国画法。多方取经的结果,使得他在各类主题创作中,不仅游刃有余,而且屡出精品。
葛饰北斋《凯风快晴》
宽政十年(1798),他把名号“宗理”让给门人,自己改名为“北斋辰政”。七年后,又改为“葛饰北斋”,这一年他 46 岁。
他一生之中,据说改了 30 次名字:“春朗”、“群马亭”、“北斋”、“宗理”、“辰斋”、“辰政”、“百琳”、“白山人”、“画狂人”、“雷斗”、“戴斗”、“不染居”、“锦袋舍”、“为一”、“雷辰”、“画狂老人”、“镜里庵梅年”、“月痴老人”、“狂人卍翁”、“是和斋”、“三浦屋八右卫门”、“百姓八右卫门”、“土持仁三郎”、“鱼佛”……
葛饰北斋《美浓国瀑布》选自《诸国瀑布揽胜》
对于北斋为什么会不断更改名字,日本学界认为北斋是为生活所迫,不得不把自己创出名堂的画号转让给他人,以换取一笔转让费,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甚至他为了躲债,不停搬家,居然多达 93 次。
可叹狂人纵有精深的艺术造诣,也不得不像普通人那样为生计奔波。
葛饰北斋《两只老鼠》
03
为画痴狂,万物皆可以入画
据说,他被胜川春章逐出师门后,生活极度贫困,没人要他的画作,他只能靠卖辣椒和挂历勉强维持生计。有一次,他在街上遇到了老师胜川春章和师母,感到非常羞愧。
后来,他在一面长方形旗子上,用红墨水画了一幅钟馗画像,卖得了二两银子,而且这幅画会在五月男孩节上展出。这激励他重新努力成为一名画师,于是他在柳岛的妙见北辰神社虔诚祈祷,其别号北斋,新政、新斋和戴斗都与这座神社有关。
葛饰北斋《红钟馗图》
他每日参拜,虔诚祷告。有次在去神社的途中,遇上了一场猛烈的雷雨,他认为这是一个好兆头,因为他相信这预示着他的名声,会像那隆隆的雷声一样威震四方,因此取笔名雷斗和雷震。
可以说,在这一时期,他把自己痴狂的风格发挥到了极致。
葛饰北斋《美人图》扇面绘
在宽政或享和时期,他突然想到要画两卷画,分别描绘日本男人和女人的人生经历。一位荷兰船长以一百五十两银子的价格,买下了那两卷画。
船上的外科医生也想要这样一幅画,但当画作完成后,他却只肯出一半的钱。葛饰北斋断然拒绝了他。他的妻子劝他接受半价,因为他们需要现钱。但这位艺术家解释说,他的唯一目的是让外国人知道,价格说了多少就是多少。
葛饰北斋《年轻女子读枕上书》
船长听说了这件事,很乐意再花一百五十两银子买下这幅画作。由于这笔交易,葛饰北斋的画作,在荷兰商人中很受欢迎,每年他的画作被大量运往长崎。后来因为数量太大,江户政府担心国家机密可能被外国知晓,于是禁止葛饰北斋的画作外销。
葛饰北斋常以创作巨幅画为乐。文化元年(1804)四月十三日,他在音羽町的护国寺,画了一幅菩提达摩巨幅画,宽约 110 米。
电影《百日红》截图“他(北斋)现场画了一幅百七十叠(约高 20 米,宽 14 米半)的佛像,(达摩的精神)仿佛越过了海洋……”
此外,他也擅长画巨幅骏马和巨幅布袋和尚。一幅是放在地上,用干燥油纸画的,另一幅挂在惠光院内。两幅画都是在本所完成的,让围观的群众极为震惊。
葛饰北斋《布袋和尚》
德川家齐将军听说葛饰北斋画技高超,便在外面打猎回来后,马上命令北斋当着自己的面,在浅草庵与谷文晁进行绘画比赛。
谷文晁先开始作画,葛饰北斋随后到达赛场,先画了几幅花鸟画和风景图,过了一会儿,他在一张长长的宣纸上画了一条浅绿色的宽条纹,然后在一只母鸡(提前装在笼子里带来)的脚爪涂上红墨水,让它从纸上跑过去。
纪录片《葛饰北斋:为画痴狂》截图
他以这样一种有趣的方式,画出了秋日红枫遍野的龙田河(一个著名的景点),并在掌声中敬礼退场。
每一个目睹了这一杰作的人,都不禁赞叹葛饰北斋的匠心独运,而在场的谷文晁却没有引起任何注意。
谷文晁《山水图》
下面这幅《小蛇绕竹图》,是他以笔名菱川宗理创作的(他当时在 28 岁到 38 岁之间)。严格说来,它并不属于所谓的浮世绘画派,但它很好地体现了那个时期特有的风格。
这幅画恰好表明葛饰北斋用心选择题材,不受当时以菱川派为代表的浮世绘画师的影响。因为葛饰北斋本就是个想法新奇、富有创意的人,与其他画师完全不同。
菱川宗理《小蛇绕竹图》
葛饰北斋画的美人图,也自成特色,《花丛下的美人》《七夕美人图》《落潮拾贝图》以及画在折扇上的《美人图》堪称其中的代表作。
葛饰北斋《花丛下的美人》
葛饰北斋 《七夕美人图》
画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温和而引人注目,笔法刚健有力,线条灵动流畅,由此很容易理解,为什么葛饰北斋在那个时候名声大噪。
从画面中也可以看出来,如果他没有仔细研究狩野派、土佐派、中国画派的杰作,没有研究荷兰的画艺并收集各方佳作,就不可能创作出如此出色的作品。
葛饰北斋 《落潮拾贝图》
的确,葛饰北斋是一位公认的大师,而且他这种水平在浮世绘画师中并不多见。他不仅擅长人物画、风景画、花鸟画,几乎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可以成为他的绘画主题。
而且,他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绘制每一棵树、每一块石头,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他对南方画派风景画的研究。
葛饰北斋《菊花和蜜蜂》选自《无题花卉图》
葛饰北斋画的鸟,总是大眼睛、大喙、短翅,显得异常凶恶,甚至他画的麻雀和夜莺,也缺乏它们天生的可爱,这大概是由于他想表达一些可怕的事物。
在人物形象上,葛饰北斋也同样坚持这种画法,因此,我们猜测他并不想呈现温和与美丽,而想表现出勇敢与邪恶。
葛饰北斋《鸡与紫露草》
他这么画,可能是受到当时文学潮流的影响。因为当时大众比较追捧历史传奇故事,这个主题起源于中国的古典文学。
这类题材的盛行,增加了世俗小说的需求,同时也边缘化了金平英雄这类武士题材。根据这个说法,我们也可以解释为什么葛饰北斋经常借鉴中国风来进行创作。
葛饰北斋《水浒传之花和尚鲁智深鲁达》
年过半百之后,葛饰北斋在绘画上的重头戏,是他 54 岁发表的《北斋漫画》。这部绘本画集约有四千幅图,题材广泛,想象力丰富,市井百态、山水鸟兽、神佛妖怪等各类题材无所不包。
画面中有趣的动作、夸张的神态,都令人叹为观止。万物诸相,栩栩如生。
选自《北斋漫画》
他对绘画的喜爱和认真钻研的态度,在他亲手撰写的传记中得以体现。如在《富岳百景》中有这样一段话——
“从 6 岁开始,我就懂得如何勾画自然之景。前半生中,我创作了很多绘画,但 70 岁以前,我都没有画过一幅佳作——只是能让人看懂而已。大约从 73 岁开始,我才在鸟、兽、虫、鱼的形态以及植物和树木的创作上,有了一些进步。因此,直到 80 岁,我的绘画才有所进展,90 岁时渐趋成熟,100 岁才会真正显示出艺术的真谛,110 岁时,我画的每一笔都会活灵活现。祈祷我的预言成真,愿诸位添福添寿!”
电影《眩:北斋之女》截图
他为自己不能再活十年而感到遗憾,并再次感慨,只要能再多活五年,自己就有可能成为一名出色的画师。
从少年时代起,他身体就很好,仅在文政末年患过一次病,但他服下自己配制的药物后,很快就痊愈了。除了最后的那场大病之外,他几乎没生过病。
葛饰北斋《渔夫自画像》
尽管成名后他的画曾被高价收购,但他对人际社交一窍不通,也没有理财能力,最终在穷困潦倒中结束了漫长的一生。
嘉永二年(1849),他身患重疾,于四月十八日去世,享年 90 岁。临终前,他留下一句简短的隽语:“现在我要开始愉快的夏季之旅了,我的灵魂将不再受这病躯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