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志和:趣说《石渠宝笈》二事
清朝乾嘉年间,宫廷编纂的《石渠宝笈》是一部的大型书画文献著录书。初编成书于乾隆十年(1745年),共编44卷。著录清廷内府所藏历代书画作品,内容分为卷、轴、册等九类,收录魏晋至清初近两千年间的书画名家名作12000余种。关于书画作品的介绍,相关资料已经不少,兹不赘述。谈点大家也许不留意的事儿,以期有益于诸君。
一、《石渠宝笈》名字的由来
紫禁城里并没有一个叫作"石渠"的建筑,这名字是从汉代借来的。
刘邦得天下后,他最初并不懂得文化的重要,史书上曾记载他拿儒冠当溺器。但他的臣下萧何知道治理天下没有文化不行。刘邦率兵打到咸阳后,萧何就将秦朝宫廷所藏图书文献全部收集起来了。待汉朝建立,便在长安皇宫内修建天禄阁和石渠阁,以保存这些档案文献。其中"石渠阁"因建在皇宫内一条流水的石渠旁,因此而得名。当时这里既是存放档案的库房,又是修史著书、校勘典籍和学术交流的场所。汉代著名学者刘歆、刘向父子就是在这里著述和编辑《别录》和《七略》等书。汉朝有大约四百年的历史,又特别重视文教,这两处藏书阁因此也极为有名。到了后人回望汉朝,"石渠阁"和"天禄阁"便成了皇家藏书之所的代名词。
石渠阁遗址
乾隆帝生性好古,更喜风雅,编书、藏书便借了汉代这两阁的名字。他在"石渠"后加"宝笈"二字,是编辑书画著录之书所用的名字;在"天禄"之后也加了两个字,曰"天禄琳琅",那是乾隆帝亲书匾额的藏书之所。藏书的地点在乾清宫"昭仁殿",乾隆题室名为"天禄琳琅"。而"石渠宝笈"则仅仅是个书名,清宫里并没有一座叫"石渠阁"的建筑。这是因为书画不同于图书,需要集中存放。清宫的书画不仅要收藏,更是装饰,所以分散在各处,前期并没有一个固定的库房来储藏,如乾清宫、养心殿、三希堂、重华宫、御书房等皆有书画,避暑山庄也都有,所以,张挂之所也就是收藏存放之所。但多了,就要造册登记,《石渠宝笈》就是这样一部著录书画作品的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展示的《石渠宝笈》
《石渠宝笈》还有一个名字叫《秘殿珠林石渠宝笈》。这是怎么回事呢?乾隆皇帝喜好书画,即位不久,即命文臣张照、梁诗正、励宗万、张若霭等编录内府各宫殿所藏有关道教和佛教题材的书画,至乾隆九年(1744)编成,名之为《秘殿珠林》。随后又编录内府所藏非宗教题材的书画,名之为《石渠宝笈》,这就是今天所能看到的《石渠宝笈》初编24卷,其成书时间在乾隆十年,编纂方法和编纂者大体同《秘殿珠林》。此后,又有增补编录,但不再分宗教与非宗教题材,就干脆叫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和《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三编》。"续编"成书于乾隆五十八年,由王杰、董诰、彭元瑞、金士松等奉敕编。"三编"是在嘉庆年间完成的,由英和、黄钺、姚文田、吴其彦等奉敕编,收初、续编后入藏内府的2000余件作品。因《石渠宝笈初编》所收作品内容既多、品味亦高,所以,到后来人们大多都只提及《石渠宝笈》,而不大在意《秘殿珠林》的存在了。
二、乾隆皇帝的鉴藏章
《石渠宝笈初编》所著录的书画原作上,最惹眼的除了书画作品本身,还有不少收藏鉴赏印章。古代的"印",本来是取信于人的凭据。所以是先有官印,后来又有私印。"印"本来与书画无关,所以早期的书画家并在自己的作品上押印,甚至连自己的名字也不署,例如王羲之的《兰亭序》,后面就没有他的署名,更没有钤印。只有所写信札,多有署名。信札署名是书信格式上的要求。印章的使用,大体在明代中期以前,都只是"印信",而未被当作艺术。到了明代中期,文彭、何震最早把篆刻印章当作艺术,把篆刻提升到了和书画艺术并列的高度,于是书画作品上加钤印章,也就渐渐地成了惯例,甚至是必不可少的艺术搭配。与此同时,收藏鉴赏用的印章,花样也逐渐多起来。收藏用印,最早的目的是为了保"真"或者防盗,比如唐代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上的"神龙"小印,其主要作用就是如此。
《冯摹兰亭序》卷,唐,冯承素摹,纸本,行书,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到了后世,官私收藏名家书画成为风气,于是,藏家在自己所收藏的名字、名画上加盖自己的印章,其目的就不仅是保真或防盗,而是要借在这些名家字画上加盖自己的印章让自己也留名千古。而把这件事做到极致的,应该就是乾隆皇帝。《石渠宝笈初编》所收的书画原作上一般都钤有篆刻精美的印章,且为数不少、很是耀眼。,如"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乾隆鉴赏"、"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太上皇帝"、"古稀天子之宝"和"八徵耄念之宝"等。嘉庆以后,直至末代皇帝宣统,无不效法先祖,都没有忘了在这些晋唐以来的名家书画上留下自己的"印"记。至于说这些收藏章是为书画"增"色还是"损"色,本文就不做评价了。
乾隆印章
应当说这些"印",因皆出自当时的篆刻名家之手,其本身都是有欣赏价值的。印文除了实际的名号之外,也多有意趣。但其中有些印文故弄玄虚,致使后人不知所云,如乾隆皇帝的"八徵耄念之宝"朱方大印印文,本来是说他八十岁了,可是,他用两个通假字,把观者搞晕:"八徵"本应是"八秩"。"秩"是量词,古时无纸,把竹简当作书写材料。所以有"一册"或"一卷"之说,竹简书打开看就是"一册",收起来就是"一卷"。那么要存放,就把"十卷"用布包成一捆。这一捆就叫做"一秩"。所以"一秩"就等于数量上的"十","八秩"就是八十。但是,乾隆觉得这个说法不雅,于是便找一个通假字,借"徵"代"秩"而为"八徵"。而"耄念"本应写作"耄年",即耄耋之年。他又认为"年"字太直白,而借"念"代"年"。他这么一搞,"雅"是"雅"了,却把不知就里的大众给"忽悠"晕了。
乾隆印章
《石渠宝笈》所录书画作品数量巨大,其中的趣事异闻也实在不少。至于书画艺术为后人所提供的精神营养,那就更是不必叙说了。如今,一卷《清明上河图》放在武英殿展出所引起的轰动效应,又足以写出一溜儿有趣的传奇故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