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脱贫故事:小笼包里的“大幸福”

2020-11-06新闻20

天还未亮,王宗其就在店里揉面、剁馅儿、蒸起了新鲜的包子,熬起了热气腾腾的稀饭,这就是他每天辛勤劳动的开始。

“阿姨,你要买点什么哇?”8点多钟,随着赶场的人越来越多,王宗其的小笼包店忙的热火朝天。

王宗其是桐梓县小水乡合理村安全组的贫困户,家里有6口人,父母年迈,两个妹妹正在读大学,仅凭几亩薄田难以维持妹妹的学费及家庭的各项生活开支。2014年,他家被识别为精准贫困户,2015年实现了脱贫。

“在帮扶责任人的帮助下,我爸爸目前是政府聘请的公益性岗位护林员,一年有10000块钱的收入,另外在煤厂做临工,一年也有 15000左右的务工收入。”王宗其说。

年仅25岁的王宗其已在外务工多年,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返乡后没有办法到外面务工。想到自己以前一直在酒店帮厨,也学到了一些技术,他便想自己创业,但创业资金是难题。在帮扶责任人帮助下,他申请到了创业贷款,解决了燃眉之急,还免费参与了人事劳动部门组织的SYB创业培训班。培训结束后,王宗其在松坎镇松江新城开了一家包子铺早餐店。他的小笼包个大馅多,材料丰富,早餐生意也越做越好。

“我妈妈跟我说,来这里赶场的农村人居多,我是做早餐卖包子的,就要实在一点。”王宗其感慨的说,“相比务工时期收入有所增加,每个月大概可以赚到4000元左右。通过创业,收入有所增加,盈利的钱可以补贴家用,资助两位妹妹上学,从而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在帮扶他们近几年来,他们自身在发展生产上和创业过程中有很大的进步,没有那种等侯的思想,作为他们的帮扶干部,我觉得也很有成就感,也为我们全面脱贫攻坚的胜利奠定了信心,也对他们今后的生活充满了希望。”王宗其的帮扶干部——小水乡纪委副书记周世刚介绍。

创业初期,王宗其也遇到过各种各样的困难。中秋节期间,王宗其购入了一台烘烤机,想着自己做月饼来售卖。由于没有经验,月饼销售情况一般,但他没有气馁。“在这个过程中,通过边看边学边做,也积累了一些知识和经验,这是作为打工仔所不能体会到的,这也算是一一种经历和成长。”

创业难,守业更难,对于今后的发展,王宗其心里早已有了规划,并充满了信心。“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改善现有的经营模式,增加收入,提高家庭的生活水平。另外,我也希望我能在创业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能够有所成就,从而回报社会,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文/图 杜瑶 娄臣)

#小笼包#妹妹#收入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