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村民正在爱心公益超市选购生活用品。(人民网 李发兴 摄)
有这样一个超市,顾客“买”东西不扫微信,也不用现金。用什么呢?只要拿一张白色的公益爱心积分券,就能换取等额的商品。
咋赚积分券?房前屋后卫生整洁,可得到积分;个人衣着干净整洁,不蓬头垢面,可换取积分;建档立卡贫困户熟悉“明白卡”上填写的信息内容,可换取积分;主动打扫村里路面,可换取积分……总之,只要你心态积极,精气神足,主动付出,奔着好日子过,积分不难赚。
这样的爱心公益超市在哪儿?云岭大地的不少村寨都有,仅位于滇东地区的曲靖市,目前为止就有爱心公益超市网点1181个。今天要说的这个,位于曲靖宣威羊场镇兔场村村委会内。
这家爱心公益超市不大,仅20平米左右,和农村常见的小卖部无异,里面洗衣液、卫生纸、牙刷、毛巾等生活用品摆满货架。
段春林“买”了5袋盐。供图
拿着10分的公益爱心积分券,35岁的段春林来超市“买”东西,来之前她就想好了,10个积分就是10块钱,专门来“买”5袋盐。
她家的积分咋得的呢?“我们定期检查村民家里的人居环境、脱贫动力、对政策的知晓度,她表现不错,家里干净,脱贫动力足,积累了10个积分。”昆明理工大学驻兔场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刘磊解释说。
段春林家的脱贫动力确实足,家里3个孩子,为养活一家人,丈夫在附近工地打工,段春林闲不住,想摆早点摊做生意。驻村工作队听说后,请来厨师上门教段春林炸油条、做杂粮饭。
手艺差不多了,段春林在羊场镇农贸市场支起小摊炸油条,别说,生意还真不错,每天早晨摆两三个小时,毛收入就有一两百块。摆了一年多,直到最小的孩子出生,她才暂停营业。“等孩子大一点儿,我再去摆!”有了手艺的段春林,说话声音也敞亮了。
说回到爱心公益超市,这家去年10月开业的小超市,部分商品由帮扶羊场镇3个行政村的昆明理工大学捐赠,另有部分商品来自社会爱心人士捐赠,还有少部分由政府购置,目的是以“爱心公益超市”为纽带,让“输血式”帮扶向“自助式”帮扶转变,提升村民的内生动力。
一名村民正在爱心公益超市兑换生活用品。供图
一年来“生意”咋样?“已兑了3万多分!”这一数字比预想的要多。
数字背后,贫困户在主动脱贫上变得更加积极,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观,原先“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的思想,很难感受到了。
不止兔场村,在昆明理工大学帮扶的普瓦村和茨营村,爱心公益超市也正常“营业”。刘磊介绍,2019年以来,昆明理工大学提供专项经费30万元,支持3个村的爱心公益超市运行。
对于超市的未来,刘磊希望能有更多爱心人士关注和参与,这样的话,“即使全面脱贫工作完成,超市也能保留,长久地为村民提供便利。”
记者手记:
一个农村贫困妇女,主动提出摆摊做生意,这样的精神面貌,令人赞叹。
是什么动力让她这样?生活所迫,是她最原始的动力。而当地党委政府、昆明理工大学建立的爱心公益超市,则能激发她的自强精神,且效果立竿见影。
再穷不能没志气。基层扶贫工作中,如何让贫困户在物质脱贫的基础上实现“精神脱贫”,昆明理工大学和当地党委政府找准贫困户“痛点”,起到很好的作用。我们乐于见到更多为贫困户“扶志”的办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全面奔小康的道路上步子迈得更稳,走得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