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说,您是我们的帮扶责任人,是政府安排来帮助我们的。
我将信将疑:摇摇欲坠的房子、因脚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父亲、没有存款却即将面临升学的我……这一贫如洗的家要如何帮扶?
……
从此这个家,竟开始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最近,一封感谢信,送到了陈龙英手里。陈龙英是重庆市荣昌区安富街道的党工委书记,一直帮扶着贫困户李玉健一家,现在,李玉健的儿子李俊钚写下这封感谢信。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里行间却是表达着李俊钚对扶贫干部陈龙英最真实的感谢,它就像是冬日的暖阳,让正在奔走在脱贫攻坚路上的扶贫干部心里暖暖的。
陈龙英(右一)去李玉建家看望李俊钚(左一)并了解家里近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周小东 摄
最无助的时刻 家里来了个“陌生人”
2017年,李俊钚家成为建卡立档贫困户。同年3月起,陈龙英成为李俊钚家帮扶责任人。
第一次和陈龙英见面时的情景,李俊钚印象深刻,他在感谢信中写道:
“还记得当时,您一边询问情况,一边在厚厚的笔记本上记录,时而锁着眉头沉思,时而微笑鼓励父亲和我。接着,您又在房前屋后、房内各处转了转,然后便离开了。
父亲说,您是我们的帮扶责任人,是政府安排来帮助我们的。
我将信将疑:摇摇欲坠的房子、因脚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父亲、没有存款却即将面临升学的我……这一贫如洗的家要如何帮扶?
更何况在您来之前,我刚经历了迄今为止的人生中最无助的时刻:奶奶突发疾病住进ICU命悬一线,我把家里全部的钱凑了两千块交住院费,远在青海打工的父亲来不及赶回来,我独自焦灼地等在病房外,感到弱小而无助。
您不过是一个陌生人,又能如何帮助我?
然而没过多久,您又来了。从此这个家,竟开始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扶贫更扶人心 陌生人变“慈爱母亲”
“他跟我女儿差不多的大,看到他的无助我就觉得心疼。”陈龙英回忆说,成为帮扶责任人后,她也给自己定下目标,除了给予物质上的帮助,她还要给李俊钚带去家的温暖。
2018年,陈龙英帮俊钚家争取到3.5万元国家补贴,改建了房屋。“家里的好些东西,包括厨房里的抹布、保鲜膜都还是您帮忙购置的,还不忘嘱咐我一个人在家也要吃得健康,身体好了,生活、学习才有保障。如今居住环境变漂亮了,我身处其中神清气爽,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李俊钚说。
记者了解到,陈龙英还帮因腿伤旧疾无法外出打工的李玉建找到了份保安工作。2018年6月,李俊钚高中毕业,陈龙英又帮忙联系咨询高考志愿填报有关事宜,让俊钚如愿进入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养殖专业学习。同时,她指导俊钚申请享受教育扶贫政策,基本解决大学学费问题。今年年初,在陈龙英的帮助下,李俊钚家翻修了院坝,生活条件明显改善。
今年9月9日,得知李俊钚即将返回上海求学,陈龙英忙完工作后又赶去李俊钚家走访。“和往常一样,您又查看冰箱,唯恐家里没菜、我没有好好吃饭,还一直说着,要在我走之前带我去买两身新衣服。如果是更早以前,我肯定会受宠若惊。但如今,我早已习惯您的热情与善良,对此感恩却不惶恐。因为在我心里,您就是一位慈爱的母亲。”李俊钚在信中这样写道。
陈龙英(右一)在曾朝远家了看望曾强(左一)并了解家里近况。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周小东 摄
传递温暖 他们一起帮助更多人
一年一番大变化,李俊钚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在安富街道,渐渐过上好日子的其实不仅仅是李俊钚家。
曾朝远是古桥社区9组居民。2017年,因儿子曾强患尿毒症,每周都需要固定的医疗支出,他们一家纳入建卡立档贫困户。为了帮助曾朝远一家,陈龙英第一时间帮忙联系,为曾强办理了医保和大病保险,又帮忙申请民政救助。2017年至今,曾强医疗费用高达52.51万,通过统筹报销18.77万、大额报销26.78万、民政救助1.25万,基本解决医疗费用难题。
现在,曾朝远在外打工挣钱,妻子为照顾曾强在家中务农并兼职社区公益岗位,一家人又重拾信心,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除了自己帮扶的2户贫困户,陈龙英每年还坚持完成291户贫困户遍访工作。在她厚厚的笔记本上记载着所有贫困户家庭人员基本情况,产业发展及健康扶贫等方面的政策落实情况,甚至为每家每户梳理了问题清单。
2015年至今,安富街道新建农村人行便道100余公里,农村公路49.25公里,新建蓄水工程339处,铺设主管网224公里,完成4471户集中供水安装,实现291贫困户自来水全覆盖和安全饮水100%达标,完成农村旱厕改造1632口,农村C、D级危旧房改造404户,切实把脱贫攻坚这个最大的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被陈龙英的温暖帮助触动,李俊钚也正尽己所能,去帮助周围的人。2019年暑假,李俊钚加入了安富籍北大博士生成立的支教团,义务辅导辖区留守儿童学业。今年暑假,因疫情影响,支教团未能成行,李俊钚就召集周边儿童义务辅导,每天到课近10人。
“我很幸运,因为陈阿姨的帮扶,我的人生有了改变。这种幸运,我想通过支教传递给更多的人。”李俊钚满怀感恩。
(文/阙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