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梁何利基金2020年度科学与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
何梁何利基金是香港爱国金融实业家何善衡、梁銶琚、何添、利国伟先生于1994年3月30日捐资创立的、以奖励中华人民共和国杰出科技工作者为宗旨的科技奖励基金。依据《评选章程》规定的“公平、公正、公开”评选原则,经过提名推荐、专业评审、考察听证、终评审定的既定程序, 2020年8月28日评选委员会全体会议评选决定,2位为我国科技进步与创新作出卓越贡献的杰出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成就奖”,授予奖牌、奖金100万港元;30位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重大发明、发现和科技成果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授予奖牌、奖金各20万港元;20位具有高水平科技成就,通过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创造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优秀科技工作者,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授予奖牌、奖金各20万港元。
特此通告。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20年度获奖人名单
一、科学与技术成就奖(2名)
姓名 奖项类别 工作单位
钟南山 成就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樊锦诗(女) 成就奖 敦煌研究院
二、科学与技术进步奖(30名)
姓名 奖项类别 工作单位
叶向东 数学力学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汪卫华 物理学奖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颜学庆 物理学奖 北京大学
赵宇亮 化学奖 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胡 非 气象学奖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郭华东 地球科学奖 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程和平 生命科学奖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
陈 志 农学奖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
范国强 农学奖 河南农业大学
沈建忠 农学奖 中国农业大学
季加孚 医学药学奖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卢光明 医学药学奖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沈 锋 医学药学奖 海军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
吴德沛 医学药学奖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徐兵河 医学药学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朱 兰(女) 医学药学奖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何湘宁 机械电力技术奖 浙江大学
宋永华 机械电力技术奖 澳门大学
王国庆 机械电力技术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樊邦奎 电子信息技术奖 北京市信息技术研究所
刘泽金 电子信息技术奖 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
吴 枫 电子信息技术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杨德仁 电子信息技术奖 浙江大学
冯吉才 冶金材料技术奖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朱 荣 冶金材料技术奖 北京科技大学
张锁江 化学工程技术奖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刘清友 资源能源技术奖 成都理工大学
罗 琦 工程建设技术奖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谭家华 工程建设技术奖 上海交通大学
周绪红 工程建设技术奖 重庆大学
三、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名)
姓名 奖项类别 工作单位
常 超 青年创新奖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陈小前 青年创新奖 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鲁军勇 青年创新奖 海军工程大学
麦立强 青年创新奖 武汉理工大学
张 澄 青年创新奖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赵永生 青年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程博闻 产业创新奖 天津科技大学
贾振华 产业创新奖 河北以岭医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李晋闽 产业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凌 祥 产业创新奖 南京工业大学
路建美(女) 产业创新奖 苏州大学
王 琪(女) 产业创新奖 四川大学
魏世忠 产业创新奖 河南科技大学
曾 毅 产业创新奖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赵元富 产业创新奖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朱衍波 产业创新奖 民航数据通信有限责任公司
何 黎(女) 区域创新奖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刘国道 区域创新奖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
王爱勤 区域创新奖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宗亮 区域创新奖 中国电建集团
成就奖获奖人简介
钟南山,男,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省南京市。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病学教授。1996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钟南山从事重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防治的研究工作。牵头建立了国际先进的新发特发呼吸道重大传染病“防—监—治—控”链式周期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全国的完善的流感监测哨点,创立呼吸病毒滴度预警技术,全病程纵向动态监测,建设粤港澳传染病联合实验室,充分发挥了大湾区卫生联合体的中心作用。在抗击2003年非典型肺炎和2020年新冠肺炎两场战疫中,在疫情形势研判、临床救治、重症抢救、流行病学研究、药物筛选、疫苗研发等多个方面,领导团队成员攻关,取得丰硕成果。钟南山率领团队进行长达9年的研究,提出慢阻肺早防早诊早治新策略,取得里程碑式进展,首创适合中国患者的价廉治疗方案,通过大样本量多中心临床试验,证实治疗方案能够显著降低慢阻肺患者的急性加重频率,有助于解决我国众多慢阻肺患者疾病管理的重大实际问题。
樊锦诗,女,1938年7月出生于北京市。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研究馆员。在敦煌从事石窟考古、保护、研究、弘扬与管理实践,在西北偏远的敦煌小镇打造和培养出了一支在石窟考古、保护、研究、弘扬和管理方面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综合团队。樊锦诗带领团队,通过57年不断探索与实践,创建了基于价值和系统论的世界遗产综合保护管理体系;突破传统石窟考古学方法和手段,构建了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的石窟考古新模式;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创立了我国石窟科学保护方法体系;提出数字敦煌构想,研发了石窟文物数字化成套关键技术,实现了敦煌石窟文物数字化永久保存和永续利用;首次在国内开展遗产地游客承载量研究,建成我国首个石窟高科技数字展示中心,创建了“总量控制+线上预约+数字展示+实体参观”的世界遗产展示利用新模式,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6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