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市界 曾嘉艺
编辑 | 朗明
谁将夺得“人工智能第一股”的悬念越来越近了。
11月4日,已经完成上市辅导的依图科技,向上交所递交了招股书,开启科创板冲刺之路。
2012年,依图科技由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统计学博士朱珑和联合创始人、前阿里云资深专家、技术总监林晨曦共同创立。创立之初,两位联合创始人朱珑和林晨曦分别持股63.83%、36.17%。
依图科技主要以人工智能芯片技术和算法技术为核心,研发及销售包含人工智能算力硬件和软件在内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涉及智能城市、智能医疗、智能商业等。
过去几年,在AI风口上催生了一批独角兽,诸如优必选、地平线、科沃斯机器人等等,这些资本的宠儿在一轮又一轮融资后估值百亿,依图科技也不例外。
根据天眼查数据显示,依图科技共获得9轮融资,红杉、真格基金、云峰基金都是其股东。关于融资,依图科技创始人兼CEO朱珑曾对媒体表示,“我们第一天就准备长跑,没有想短期的事情,长跑的意思是说,我做这个企业,就是十年后见。”
毫无疑问,这是一门“烧钱”的生意。根据招股书,依图科技目前尚未实现盈利,从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依图科技净亏损分别为11.65亿、11.61亿、36.42亿及12.99亿,累计亏损达72.67亿元。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告诉市界:“AI企业亏损是全行业的,但是他们涉及到用户隐私问题一日不解决,一日就不应该上市”。
张孝荣提到了今年浙江理工大学副教授郭兵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了法庭。该案也成为国内消费者起诉商家的“人脸识别第一案”。
在“刷脸”应用场景盛行的当下,“人脸”与“个人信息安全”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不过张孝荣表示,人脸是否属于个人隐私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规定。2017年6月1日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虽然在信息收集使用、网络运营者应尽的保护义务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但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条款较少,且多为原则性条款,缺乏可操作性。
截至目前,“CV(计算机视觉)四小龙”包括商汤科技、依图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已经有3家已启动IPO计划,虽然商汤科技尚未公布相关上市计划,但近年来已多次被传有上市计划。
既然同为人工智能赛道,除了落地之外,保持核心技术的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根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旷视科技与依图科技曾因商业秘密纠纷打过一场官司。
2018年,旷视科技上诉称,马原、马沁系旷视公司负有保密义务的高管,其二人在职期间设立创视公司,并向依图公司、致庸公司、创视公司披露旷视科技的商业秘密并允许上述三公司使用,从事与旷视科技竞争的业务,给旷视科技造成巨额损失,马原、马沁、依图公司、致庸公司、创视公司构成共同侵权。不过最终,旷视科技选择了撤诉。
上市是一柄“照妖镜”,也是一个分水岭,依图科技上市后能否继续讲“好故事”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