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绵竹这个村厉害了,当地村民感觉倍有面子

2020-11-05新闻19

绵 竹

深秋时节,走进九龙镇棚花村,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民房错落有致,一条条乡村景观路蜿蜒曲折,村民或围坐在村头枝繁叶茂的树下喝茶、聊天,或热情地招呼远道而来的游人.......一幅景美民乐的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近年来,

九龙镇棚花村按照“1+1+6”思路,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基础,实施德治、法治、自治和治脏、治乱、治违,积极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通过不断创新多方参与治理的平台和渠道,积极引导村民共建共治共享,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法治为本

村民获得幸福感

翻开棚花村两委会议记录本,上面记载着这样一起调解案例。

今年9月,

村党支部副书记万兴萍带着调解员对17组村民杨大哥两兄弟土地纠纷进行调解,两人持续已久的矛盾终于顺利化解。

万兴萍说,为促进农村和谐稳定,棚花村进一步健全完善了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综合机制,打造了一支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队伍,实现了“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

村民法治意识淡薄,要想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矛盾纠纷,最根本的是建设法治乡村。

近年来,

?棚花村组织党员利用“三会一课”、远程教育、学习强国等载体,开展集中学法,带头尊法守法用法;

?完善“一乡村一律师”法律顾问制度,成立法制宣传队伍,将法律服务触角延伸到村民家门口。

?其次,以“清涟池”廉政文化教育基地为核心,修建打造清风亭、廉洁道、清泉池、清涟池等景观景点,将法治元素与本村文化相融合,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强化法治意识。

加强教育 文明乡风入户来

走进棚花村,只见德治广场公告栏里张贴着“优秀家庭”“优秀个人”“道德模范”等系列评选活动名单以及孝善、崇德等故事,村民在耳濡目染中沐浴着文明新风。

据了解,

近年来,棚花村以乡风文明为根本,通过村民坝坝会、农民夜校邀请老师们分批对村民进行健康、卫生等知识培训,并积极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最美家庭”“孝老爱亲”和“文明示范户”等先进评选活动,让老百姓争相参与其中。

除了破陋习、树榜样,棚花村还把人居环境整治与乡村德治相融合,动员村民投身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强化村民主人翁意识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该村还成立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站,组建了志愿者队伍,开展以“文明旅游”“环境整治”等为主要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真正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村民自治 激活治理“神经末梢”

今年9月下旬,

棚花村村民代表齐聚村两委会议室,针对村庄怎么整治、留守儿童如何关爱、空巢老人怎么帮助、村上环境如何爱护等难题展开了详细讨论,并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我们每个村民都有发言权,《村规民约》《民宿管理办法》就是经过大家充分讨论协商制定出来的。”

农家乐业主张文文告诉我们,村民人人都觉得“有面子”,这种“面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村里的事情都有发言权的平等感。

基层治理之难,

不仅难在“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

更难在如何有效调动村民的

积极性、创造性。

为更好发挥村民自治的作用,

?棚花村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吸引致富能手、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优秀人才作为后备人才,不断完善村级人才梯队队伍建设,切实为基层治理注入“新鲜血液”;

?强化“村规民约”作用发挥,从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制定“四字句”村规民约,确保村规民约人人遵守,以规立德;

?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法,以“有事来协商”——院坝协商为平台,建“开放式”村民议事厅,重要事项由村协商议事会成员协商,激发起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真正实现了乡村治理从“单打独斗”向“多元共治”转变。

党建引领 产业发展现活力

在棚花村精品民宿区,成群结队的游人穿行其间怡然自得。

走进“祥泉苑”民宿,屋外鸟语花香,屋内窗明几净,抬头望去,整片猕猴桃产业园区尽收眼中。

@祥泉苑老板张祥富

当初听到村上发展民宿,作为党员,我立即和几个兄弟商量,大家一拍即合,筹集好资金,修建起集食宿、娱乐为一体的大型民宿综合体,成为全村民宿业设施新颖、接待能力最大的“头羊”。

如今,

在党员干部的带领下,

棚花村共有40余户村民

搞起了民宿旅游。

近年来,

棚花村始终坚持以“支部领航、干部带头、党员示范”推动党建与民宿融合共建,着力打造民宿经济品牌。

通过农民夜校、村民议事厅、农民讲习堂等平台,组织党员干部以及民宿经营者多次召开以民宿发展为主题的学习会,通过概念引导、理论疏导、产业推导,积极布局“民宿+文创产业、民宿+乡村旅游、民宿+农业体验”等方式,帮助民宿经营者理清发展思路,做好发展规划。

为了加强管理,在村党支部的牵头下,棚花村成立了“花棚子民宿乡村旅游合作社”,采取统一接待、统一定价、统一服务、统一管理的“四个统一”运行模式,不断提升服务水平,让游客乘兴而来满意而归。

该村还紧紧抓住林地资源丰富的优势,盘活土地资源,发展猕猴桃、梨树、枣树等生态农业,并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的模式,建成猕猴桃种植基地3000余亩,果树2500余亩,银柳种植500余亩、花卉50余亩。

而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过程中,棚花村始终坚持以产业发展助推新村建设,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产业支撑。

如今,

在不断探索创新乡村

基层治理格局下,

棚花村处处洋溢着勃勃生机,

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跃然呈现。

#环境整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