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希勒米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米春泽、刘素云):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制定“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引起海外人士广泛关注。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希勒米女士认为,“十四五”规划建议是确保中国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有效手段,并使中国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动力。
埃及贝尼苏韦夫大学政治学教授纳迪娅·希勒米女士认为,制订“五年计划”是中国规划未来发展的一个机制框架。第一个五年计划帮助中国从零开始建立了工业,而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五年计划的重要性在于其连续性。坚持一项能够实现长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国家计划,例如,减贫是一项国家计划,被纳入中国新的五年计划作为一项延伸政策。”
希勒米女士说,中国稳定、持续的经济增长,使其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稳定动力。
她特别提到,中国在未来经济定位上,强调了实现“高质量发展”而非追求快速增长的重要性。未来五年,中国预计将进行更大规模的改革,“十四五”规划建议将为中国实现这些目标指出一条清晰的道路。“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越来越重视技术创新,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的主要创新者。‘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了一个愿景,使中国发展成为一个致力于自主研发科技的国家。”
另外一个让希勒米女士印象深刻的目标是,“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加强促进低碳发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并优先保护自然。“中国在‘十四五’规划建议中,科学地建立了指标体系,并设定了与提高发展质量和人民福祉相关的具体目标,既具有引领性又具有实用性,并且能够经受历史和实践的考验。‘十四五’规划建议还呼吁努力为人民,特别是在教育、保健和老幼看护领域启动一套新的创新福利项目。”
希勒米说,随着中国踏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现代化道路,中国的“十四五”规划建议将标志着一个重要节点。中国在未来的创新与发展构想中也表明,中国随时准备与世界分享机遇与成就,而全世界都期待着中国的发展经验。“2035年是中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年。实际上,中国对技术创新的追求不仅是中国‘十四五’规划建议的内容,也是未来的长期发展趋势。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建议包括实现关键基础技术方面的重大突破,并成为创新国家的先锋。因此,相信中国将继续创新和探索新的发展领域,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同时扩大开放的科技合作,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