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变“废”为“宝”?宝宝的脐带您是怎么处理的?

2020-11-05新闻6

伤口自愈、组织再生、重生……

科幻片中高超的技术,令人惊叹不已!

现代人能明显的体会到科技的快速发展:克隆的猴子活灵活现,AI机器人击败围棋高手,AR让我们足不出户却能亲眼看尽天下,大数据让我们知道这一秒有多少人吃着同一款午餐……除了人工智能,还有生物医学。从前的绝症,或许现在随时将被攻破。

说到生物科技,不得不提的就是干细胞技术,其中以脐带间充质为代表的干细胞临床应用研究,已经取得了多项突破,曾经被丢弃的脐带和胎盘,如今被科学家们视如珍宝。

来源于新生儿出生时的脐带组织,是通过对脐带组织的培养、提取获得的一类干细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属于多能干细胞,可根据需要诱导分化成神经干细胞、肝细胞、血管干细胞等。其增殖能力强,可通过扩增技术增加细胞的数量,因此能实现一次储存,多次使用。

间充质干细胞用途广泛

可用于多种因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主要以难治、高发疾病为主,如白血病、糖尿病、肝硬化、心脑血管疾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并能配合造血干细胞大幅度提高血液疾病的疗效。截止目前,覆盖的疾病种类高达180多种,因此,具有更加广阔的临床应用价值。

ClinicalTrials数据分析:间充质干细胞治疗不同种类疾病临床试验分布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具有较高的分化潜能,可向多个方向分化。它在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内皮和心肌等组织工程方面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据报道,从人脐带中分离出的间充质干细胞(MSCs),其细胞含量、增殖能力优于骨髓来源的MSCs,免疫原性比骨髓来源的MSCs低 ,并且具有取材方便,无伦理学争议等优点,因此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

糖尿病足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救部采用创面修复中一种先进的“干细胞治疗术”救治了一名年近七旬患有糖尿病足的老人。溃疡创面采取的一系列包括清创、干细胞治疗术等治疗,老人指关节处的创面在28天后得到了很好的愈合,半年后随访拍片发现,右脚溃疡附近原本已经消失的血管又重新显露出来,在这半年中,原来的创面也没有再复发。

卵巢早衰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孙海翔教授临床团队与中科院遗传与发育所戴建武教授团队合作,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技术破解妇女卵巢早衰难题,世界首例健康宝宝在南京诞生!鼓楼医院“卵巢早衰合并不孕症患者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干预的临床研究”正式通过国家卫计委干细胞临床研究项目备案。

放射性肺纤维化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发布了其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专项项目“8例临床级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的观察”的临床研究结果,证实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放射性肺纤维化(RPF)对患者的肝肾等主要脏器无损害,且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降低肺纤维化密度。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广东省中医院招远祺博士为29位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患者进行了4次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治疗后第14 天,患者的穿衣、卫生和上肢肌群肌力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治疗后第28天,言语、穿衣和卫生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前,上肢肌群肌力评分进一步增加,且言语功能评分明显高于治疗后第14 天,由此证实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ALS短期效果好且安全。

脑瘫

在我国医疗专家的努力下,已有多篇文献报道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于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恢复有很好的疗效。最近,北京武警总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武警医院》刊发的一篇研究文章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以显著改善脑瘫患儿流涎症,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心肌病与心力衰竭

河南省人民医院与河南省心血管医院发表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 的研究文章,文章称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改善慢性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帮助心室重构,降低短期病死率。

一生只有一次机会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资源不应废弃!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一直被视作医疗废弃物抛弃。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医学知识的普及,已有不少人知道从脐带血中提取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可用于以血液系统疾病为主的多种疾病的治疗,而采集血液后的脐带仍然被当作医疗废弃物处理。

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巨大医疗价值不断显现,无疑将为更多患者带来全新的医疗希望,但另一方面,作为治疗“种子”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却在医疗废弃物的厄运中不断流失,令人扼腕叹息。

毕竟一个人一生中只有一次采集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机会,与其轻易废弃,不如交给专业机构储存起来,无论对社会还是对个人和家庭都是巨大的福祉。

#小儿健康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