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手机如何保护电池?快充和边充边玩会损伤电池吗?看完这篇就懂了

2020-11-05新闻20

手机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得设备之一。手机的构造如同人体一般,CPU如同大脑,外壳如同身躯,电池如同心脏。随着智能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性能越来越强,手机应用和游戏越来越丰富,对于手机电池的考验也越来越严苛。而手机电池一直是限制手机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瓶颈,也是最难攻克的问题之一。要知道,我们现在用的手机锂电池,最早诞生于1912年!也就是说,这个技术已经存在超过了100年!即便如今的锂电池与当初有了很大的优化和革新,但是若不能使用新型材料的电池替换锂电池,瓶颈依旧无法攻破。那么在科学家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如何保护好手机电池,让手机电池寿命更加长久呢?

先说如何保护电池,不废话,就两点:

1.扔掉所谓的"新机器需要完全充放电XX小时"的说法,这是几十年前镍镉电池的使用方式,现在是2020年底。

2.谨记:锂电池最舒适的使用/存放环境是温度不高不低,电量在20%以上,80%以下。超过这个范围,包括温度和电池容量,都会对电池产生损伤。

没错,锂电池充到100%其实也会损伤电池。

边充边玩会损伤电池吗?

不会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告诉我们," 假设进入某节点的电流为正值,离开这节点的电流为负值,则所有涉及这节点h的电流的代数和等于零。"

这意思就是说,手机电池要么是放电状态,要么是充电状态,是不会存在同时充电又放电的状态的。

那为什么有些设备比如笔记本比较常见到充电时玩游戏电池反而继续消耗呢?那是因为此时设备功率很高,是处于充电器+电池共同供电的状态,电池此时继续放电,充电器全部电力都给设备供电也并没有未电池充电。

不过充电时由于电池温度会升高,玩游戏的话SOC发热也会让电池温度更高,这样边充边用如果不做好SOC部分的散热,还是会从温度方面对锂电池有损伤。

所以最好的使用方式就是:随用随充,需要用手机就随时拔下电源停止充电,充满电池马上就开始使用,不要让电池长时间低电量也不要让电池长时间满电量,两者同样十分损伤电池。

如果要边充边玩,别让SOC的发热影响的电池温度。如果使用散热设备,要注意贴紧SOC位置给SOC降温,而不是给电池降温,给电池局部降温会导致电池"一边热另一边凉,也是有损伤电池的(而且SOC热着降频呢。。。)。

快充是如何充电的,伤电池吗

要说充电,首先应该谈谈涓流充电

一般来说锂电池的充电模式是这样的:

涓流充电(trickle charge)预充电(pre charge)恒流充电(const current charge)恒压充电(const voltage charge)充电终止(charge termination)

其中涓流充电是第一步,是在电池过度放电时(如2.8V以下)先进行恢复性的充电,防止过高电流损坏电池。其实就是一些人讲的"电池耗尽后充电自动激活电池"的过程。

预充电:

当电池电压偏低时(如3.5V以下),由软件控制,用小电流充电,目的依旧是防止过高的电流损坏电池。

恒流充电(CC):

此时各项传感器开始正常工作,电池可以进行大电流充电。因此会以恒定电流进行充电,使电池电压不断地提高。

恒压充电(CV):

当电池电压达到满电电压(如4.4V)后,但此时电池其实还并未充满,充电电流会逐渐降低继续充电,而电池电压维持在满电电压不再升高。

充电终止:

充电电流继续降至截止电流时正式停止充电。

而我们一般所说的涓流充电,其实并不是这里的涓流充电(实在有点绕),而是指这其中最后的恒压充电过程。但为了避免混淆,本文中提到的涓流充电,就是指大众意义上的涓流充电(恒压充电)。

充电做出这么多阶段,届时起来的话就比如电池就好像一个水桶,在完全空掉时要防止过猛的水流把桶底充击损坏,在水位较低位时可以大流量充入,不用担心水桶被充坏掉。而当水位到达高位时又要小心流速,防止把水桶冲的涨裂了。所以充电过程就一个 先慢再快再慢 的过程。

而这个"水桶",显然是保存不多不少的水量时候最为稳固。

关于快充

快充主要有两种方案:高压快充和低压大电流

这与P=UI这一基本物理公式有关(P=功率、U=电压、I=电流)。要想提高充电功率,要么提高电压,要么提高电流。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充电电压是5V,如果是选择提高电压,那么就需要在手机内部加入额外的降压电路,否则发热问题就会很严重。针对这一问题,高压快充方案里一般会采取电荷泵技术来解决发热问题。

而跟高压快充相比,低压快充就要复杂一些,成本也更高。

低压快充需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提高输入/输出电流来提高充电功率,大电流对USB接口和设备都有一定要求,因此就需要使用特制加强的充电器。数据线也需要支持大电流,手机内部的充电电路模块也都需要重新设计。但好处就是因为电压不高,并不需要额外的降压电路,发热会低一些。

不过现在快充动辄100W的功率,其实电压和电流都要有提高才行了,哪种方案更好的说法也就不重要了。而且如此大的充电功率其实还需要有比如多电芯并联充电,更高效的散热和电路设计,内阻更小的电池等设计才可以达到的。不同的厂家也都会有一些独有的动态调节功率,电压的技术,所以倒也无需特别在意厂商的快充方案的。

充电太快必然会令电池损耗加大,其实目前厂商大电流快充的解决方案,其实也可以说是用更好的电池和芯片,使电池在大电流下的损失后仍能通过原本的安规要求。快充必然对电池有损伤但电池可承受的电流也在逐渐增长,一加一减,其实还是平衡的。

况且充电时在电量80%~90%之后改成涓流充电的,这样中途的大电流充电对电池的损耗并不大。只是最后这个涓流充电环节其实是很慢的,甚至可以有半小时甚至更久,可以说是整个充电过程中最漫长的一部分了。

如果厂商不"砍涓流"的话,那么只有在80%~90%电以前会用到快充,实际上60W,80W,100W这些功率除了数字上的区别外,充到涓流充电之前的速度也差不了几分钟,并不建议作为选购机器的重要参考数据吧,也没必要跟着厂商的节奏走,互相比来比去的,不论60W还是100W其实都够用了。

但因为涓流充电实在时间太久,对快充的成绩不太好看,想要好的快充成绩,就必须在涓流充电上来解决了,也就是"砍涓流"。

这样会有厂商在电池充到80%以上时仍会保持大功率一直充满的设计,少了动辄十几二十几分钟的涓流充电的过程,全程使用快充充满。这样当然充电比其他品牌老老实实用涓流恒压充电的速度快好多了,但对电池的损耗也是加大了,这就需要更多的改进来进行弥补了。

这需要使用承受更大电流的更高品质电池,改进散热和充电电路设计等方式,让手机可以尽量缩短甚至取消涓流充电的过程,这样全程快充到100%也能保证电池的循环性能符合安规,损耗虽然会有但因为电池电路更先进,一加一减损耗也能和旧型号有涓流充电的电池相当(当然使用涓流充电的话显然这些高品质电池的循环损耗就会比旧型号更好)。

也希望今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如果电池能发展到使用全程快充,损耗也和最后使用涓流充电充满的电池一样小就更好了,这样也就没有"快充伤电池"的说法了。

不过也有两种很"聪明"的做法也出现过,并不需要做那么多改进来取消涓流充电,只需要在系统UI中,当电池进入涓流充电时显示已经充满100%不就可以了?

1.系统UI显示为100%后如果不拔掉电源,后台其实还在继续进行小电流的涓流充电直到真正充满。这就会让发现显示充满就拔掉电源的用户产生"充虚电"的错觉,认为电池需要显示充满后再继续冲几十分钟才行否则就会有"虚电"

2.在电池没充满,刚要进入涓流充电时,系统UI显示为100%,直接就可以节省了几十分钟的恒压充电时间。这相当于充到90%左右时就不充电了,对电池寿命到没有任何损害,反而我们前面一开始就提到了浅充浅放,不充满电是有利于电池健康的。缺点就是电池其实一直不会充满,但因为电池从来也没有充满过,用户倒也用不出什么区别,反而不会察觉到"虚电"。

这两种做法不做任何评价,只能说真的很会玩。

最后也有一些"不会玩"的厂商会在很早就降低充电功率比如80%开始就开始降低充电功率,并且后面涓流充电阶段会一直充满,系统UI也不会提前显示充满,这样80%冲到100%充电速度甚至比0%充到80%还慢,因此0~100%的充电时间就会很慢了。

理想的快充是使用PD协议来获得最大的兼容性,这样随便买一个支持PD的充电设备就可以使用,快充场景就灵活多了。然后在发热和速度方面有一个平衡就好了,最后真的感觉不需要为了成绩而取消涓流充电,15~20分钟充到90%然后再过20分钟后才能涓流充电充满的充电速度并不丢人,90%一样可以拿起来就用,不一定非要20分钟就要充到100%的。。。

无线充电

无线充电的原理其实很简单,电磁炉大家也都有用过,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显而易见这种充电方式会造成大量的能耗损失,损失的能耗必然会转化为热能,所以无线充电的发热要比有线充电大很多的。加大无线充电的功率并不难,难的是如果控制发热。

显然要控制发热一方面是需要减少能耗损失,另一方面就是采用风扇等被动散热了。有线快充发展到现在,发热已经可以很好的控制了,或者哪怕有发热,因为充电速度很快发热时间也不会太长。

但无线充电毕竟速度比有线快充要慢很多,所以发热时间也要更久,不管是主动散热还是被动散热,大家选择无线充电器时,还是建议把发热控制的优先级高于充电功率吧,再快的无线充电也没有相应品牌的有线充电快的。

苹果的MagSafe

MagSafe是内置在手机中的模组,包括了一圈磁铁和一个NFC芯片,除了固定的无线充电器以及可以提升充电功率外,还能和其他支持的磁吸配件产生联动。

没错,MagSafe就是新的MFi认证,其包含的NFC芯片其实就是为此存在的,认证系统"Made for MagSafe"也已经就绪。

这样一套下来,不单是只买一个MagSafe充电器:如果想戴壳又想要MagSafe的功率和磁吸效果,需要再花钱买MagSafe保护套;如果想在汽车里充电,也有支持MagSafe车载无线充电器。

和MFi一样,MFM(Made for MagSafe)yeq有一套类似的申请苹果账号成为会员,获得MF M认证再到上市销售的流程,目前一个MagSafe保护壳需要用到的磁吸模组价格在3.4美元左右。可以预见在未来也会有大量符合MFM的配件出现,这可以为苹果在配件领域分一杯羹,但也和MFI认证一样保证了配件的品质下限。

MagSafe算是另辟蹊径的给无线充电提供了更多的"玩法"。优点有很多,比如有磁吸设计自动对准,磁力很强的对齐也可以提高充电效率,降低充电损耗也就是降低发热。比如还可以利用磁吸做到让手机吸附在充电器上。

甚至还可以做到让手机无线充电的时候边充边玩。

不过毕竟是超薄的被动散热设计方案,在发热方面还是要有一些的,充电速度15W也不是很快,半个小时只能充电40%不到,实测表明搭配20W PD充电器,且iPhone 12表面温度较低,且电量在20%以下时,MagSafe功率倒是可以达到18W。在常温状态下时功率在11-14W之间,而温热时功率则变为9-10W,等稍微发烫的时候功率就只有5-7W了,充电速度并不是很快。

可见苹果对于无线充电的看法是"方便随意地随时摆放充电,长时间充电"。经过机器学习,iOS14的iPhone如果夜晚放在无线充电器时会在充电到80%后暂停充电,等到预测用户快起床前再把电量充到100%,这都说明了苹果对无线充电的方向并不是"无线飞速充电"。

而且由于发热问题,单独充电15W是没问题的但像这种边充边玩就还是不要尝试了。

总结

最后梳理一下就是:手机浅充浅放,随用随充最保护电池,"反直觉"的地方就是不要长时间充满电。边充边玩理论上不会损伤电池不过手机如果发热很大还是会损伤电池。快充结合现在的电路和电池并不会比以前的手机电池差,但也没必要把这个比来比去的能买100W不买80W的思路并不提倡,另外涓流充电(恒压充电)的玩法也可以关注下。无线充电首先看散热,MagSafe就别用来玩游戏啦。

#手机使用技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