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王正伟搬家

2020-11-05新闻13

王正伟家的新房(邓楚瑜摄)

原计划,王正伟打算今年10月中旬就搬进新家,但时间却一再往后推迟。家里的活计多是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挂念着那间将要搬离的已居住了21年的老屋。

王正伟的新家和老屋均建在自家的宅基地上,中间只隔着一道6米多长的低矮土墙。老屋是当地农村几十年前常见的“一正房、两耳房”的土坯墙瓦顶房。这几年,村里的许多人家拆了旧屋建新房,像这样的土坯房已不多见了。

这所老屋是王正伟和妻子舒菊萍在1999年的时候花了4万元向村里的一户人家购买的。

刚结婚时,王正伟和妻子与父母及大哥一家同住,七八口人挤在不足80平方米的土坯墙瓦顶房的房子里,生活起居很不方便。王正伟在家里排行老四,结婚的时候父母已年近古稀,在经济上已无能为力帮助他。

小两口咬咬牙,拿出结婚前攒下的2万元积蓄,又找亲戚朋友借了2万元,买下了这所已建好20多年的老屋当新房。房子虽旧,但小两口的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并未抱怨日子怎么这么穷,只想着两个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家。”舒菊萍说。

王正伟家的旧屋(邓楚瑜摄)

王正伟一家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普雄乡普雄村委会中街村。在那个年代,一家人在田地里辛苦劳作一年只有一两千元的收入。这个小家庭的拮据,是当时村里乡亲们总体生活条件的缩影。

种植其他作物一年微薄的收入,已远远不能满足这个小家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04年,看到村里的一些乡亲种植烤烟能带来稳定的收入,王正伟向当地烟草部门提出了烤烟种植申请。

头一年种植烤烟,王正伟啥技术都不懂不会。当地烟草部门派出技术员,并通过工效挂钩的方式加强考核,确保像王正伟这样的新烟农在较短时间内掌握烤烟种植管理技术。

这年快到烤烟成熟采烤的时候,一场冰雹让王正伟种下的4亩烤烟受了灾。所幸当地烟草为他们购买了农业灾害保险,减轻了一些损失。这些政策和利好,让王正伟和妻子坚定了继续种植烤烟的决心。由于家里的耕地面积不多,2014年,王正伟向村里人租地种植烤烟,此后每年的种烟面积稳定在10亩以上。

因租来的土地分散,这让王正伟在管理烤烟时很不方便,无形中增加了生产成本。2020年,当地烟草部门为了进一步稳定和恢复核心烟区、推动烟农增收转型升级,在普雄乡打造了烟区产业综合体,即发展和推行集规模化、机械化、安全化、数字化为一体的“烤烟 其他经济作物”的烤烟种植新模式。

今年,王正伟在普雄乡烟区产业综合体内以成本价租了16亩地种烤烟,仅在机械化起烟墒打烟塘、无人机飞防植保等方面,每亩就节省了300多元的成本。目前烤烟已采烤结束,王正伟计划于本月底在租来的16亩地里种甜脆豌豆,按目前市场行情来看,能有5万多元收入。连同今年种植烤烟的收入,到明年3月豌豆成熟时,王正伟一家能有11余万元收入。

手中有了余钱,2019年,王正伟花了40万元在老屋一侧建起了一幢3层、总建筑面积超过300平方米的砖混结构的新房。烟青色的地砖,铝合金双开大门、窗户,独立卫生间、厨房,每一层均配置了漂亮的布艺转角沙发、漆面茶几……这样的新房,瞧多少眼都不够。

“本来早就可以搬过来住了,但心里总是舍不得老房子。”舒菊萍说,再怎么舍不得,在明年新年以前一定搬家。

大伙儿提出到三楼的露台参观,王正伟爽快地答应了。在露台凭栏环望,村里一幢幢造型各异的小楼,反映了乡亲们蒸蒸日上的生活。“这些新房子,基本都是种烤烟的人家盖的。”王正伟说。(邓楚瑜)

#王正伟#烤烟#老屋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