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松江医生划重点!身体出现这些表现要警惕脑卒中,这4条建议可预防

2020-11-05新闻28

中风向一阵风,吹完他不走,这样的节奏,谁都无可奈何……中风了怎么办?脑卒中能预防吗?松江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瑜走进松江电台,做客直播间,与广大市民朋友一起聊聊脑卒中这件事。

本期嘉宾:松江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张瑜

出诊时间:周二下午 13:00—16:00专家门诊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俗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脑部血管突然破裂或阻塞而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脑卒中是人民群众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脑卒中会导致什么后果?

肢体瘫痪、言语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死亡等。

什么人群容易中风?

(1)高龄、伴有脑卒中既往史或脑卒中家族史的人群;

(2)“三高”患者(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没有糖尿病病人的3.6倍);

(3)肥胖人群(肥胖者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危险是非肥胖者的2.2倍);

(4)生活不规律人群(熬夜、吸烟、嗜酒等)。

脑卒中有哪些明显症状?

脑卒中的症状主要包括突然出现的口眼歪斜、言语不利、一侧肢体无力或不灵活、行走不稳、剧烈头痛、头晕、恶心呕吐、意识障碍等。

“中风120”是一种适用于国内迅速识别脑卒中和即可行动的策略:

1代表看到一张脸不对称,嘴巴歪。

2代表查两只胳膊抬起是否有单侧无力。

0代表聆听讲话是否清晰。

如果通过这三步观察患者是中风,可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

脑卒中的最佳抢救时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的70%,其治疗时间窗窄,只有4.5小时,越早治疗效果越好,风险低,出血风险低,在时间窗内开展静脉溶栓治疗及血管内治疗(取栓)等方案是目前最有效的救治措施。

血压应控制在什么范围比较安全?

血压的控制也是因人而异。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冠心病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伴缺血性心脏病的患者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血糖应该控制在什么水平?

糖尿病患者发生脑卒中的危险是没有糖尿病病人的3.6倍。血糖的异常会加速脑血管病的发展,升高脑卒中的复发率。那么血糖应该控制在什么范围呢?空腹小于7.0mmol/L,餐后小于10.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在6.5-7.5之间。理想空腹空腹小于6.1mmol/L,餐后小于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小于6.5。

高脂血症对脑卒中有影响吗?

有研究表明,中度高胆固醇血症的有效治疗,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降低19%-31%。

脑卒中发病前有什么表现吗?

中风很多都是拖出来的,很多人在脑卒中发病前,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症状。比如手脚一过性的没力气,不听使唤,喝水容易呛,吃饭会咬到舌头,面部麻木等等,可能持续几分钟就会好转。但是确需要重视,这些可能都是卒中的先兆表现。

脑卒中的病人需要每年“通通血管”吗?

其实大部分患者期望的疏通血管,是指对血管狭窄的预防,而预防血管狭窄,最适应的治疗手段是口服药物治疗。有的人认为“输液可以营养脑细胞”,其实任何输液都比不上人体天然的营养摄入方式。是药三分毒,补液可能引起很多疾病,尤其对那些老年人,血管开始老化,补液过多更容易出现静脉炎,加重心脏和肾脏的负担、输液中的微粒会沉积在心、肝、肾等部位的毛细血管中,导致微血栓的形成。

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日常生活需要注意哪些?

脑卒中的预防分为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的是疾病发生前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积极控制。包括生活习惯控制和药物调整。生活习惯控制包括:1.加强体育锻炼。每周中等强度运动建议超过75分钟。低强度运动建议超过150分钟。2.合理饮食,限盐限糖限制高蛋白食物。3.禁烟限酒。4.药物调整包括对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房颤的药物干预。

二级预防是已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脑卒中的患者,预防再次发病。包括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防治脑卒中再发。

《健康智慧屋》由松江区融媒体中心和区卫健委联合推出。合作单位:松江区中心医院、松江区妇幼保健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南部)、上海市第五康复医院、松江区方塔中医医院。

如果市民朋友有任何有关健康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或咨询,欢迎您关注松江广播FM100.9《健康智慧屋》节目,节目的播出时间是每周一到周五中午11点到12点直播。欢迎拨打节目的直播热线37683768,与松江地区各大医院名医进行对话。

#心脑血管#中风#脑卒中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