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韩女士在某电商平台购物时,中途错用另一部手机结账,竟然意外发现同一商家的同一件商品价格不同。在她注册约12年、且经常使用、总计消费金额近26万元的一个高级会员账号上显示的价格,反而比仅注册5年、很少使用、总消费不过 2400多元的一个普通账号贵了25块钱。
图片来源:东方IC
韩女士坚定地认为这是大数据“杀熟”,但电商辩称:这是因为普通账号可领一张“满69减25”的优惠券,系统会为“新用户”跟进账号信息,自动发送优惠券,因此并不是每一个账号都能收到。在促销期或者营销阶段乘混作乱,对价格不太敏感的就不打折,这种“区别对待”,从性质上来讲,就是“杀熟”。电商商品明码标价,有区别就说得明明白白。规则不清,难有公平合理,这也是“价格歧视”。
电商促销“杀熟”,年年都在说,年年都还有。类似大数据“杀熟”现象,在酒店业、机票销售等领域被曝光后,也已为公众所普遍诟病。由此引发的消费焦虑,事实上已经严重影响到公众享受服务的质量。公众的焦虑情绪倒逼相关部门有所作为,这还因为消费中的“杀熟”行为严重地伤害到消费者的感情。
商家的“杀熟”手法日新月异,各种设计后的小心思令人防不胜防。一波又一波的算法算计忠诚的“粉丝”,要么定价,要么控制商品的可见性,由此导致的电商伦理缺陷,对社会经济秩序和环境的伤害,恐怕更令人忧心。
其实只要说清楚,企业(平台)利用优惠券或更低的价格拉拢新用户,也没有什么太不合理。如果有些老客户有想法,可以选择把APP或者平台客户端卸载了,再下一下,成为新用户。但不能用各种不透明伤害客户的知情权。
当下,解决大数据杀熟无法根治的问题,最终还得靠监管。因为信息不对等,消费者个人很难因为“警惕”而免于被算计。所以,解决“杀熟”问题,一方面要提高监管和惩处力度。另一方面,还需在定价权的立法中予以关注。各个电商平台也应渐渐意识到,“杀熟”行为最终会牺牲客户的良好体验,有背商业伦理,理应立足长远自我约束,合理化规避。
秦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