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年,也是故宫博物院成立95周年。十周甲子、九五至尊,于古于今,可谓千年难遇。
太和殿丹陛
紫禁城
古人认为位居九天之中的紫微垣为天帝所居,人间天子所居大内禁中即对应为紫禁城。明太祖开国,本来是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其间曾经营安徽凤阳作为中都,也做过迁都西安的打算,但终洪武之世都以应天府为京师。后来“靖难之役”,燕王朱棣进据南京称帝,很快把旧封地北平提升为北京。永乐四年(1406年),命修缮北京宫殿以备巡幸,这次工程主要是对原燕王府的提升改造。永乐十四年(1416年)十一月,明成祖下诏营造北京,在元朝大内的基础上,略向西、北偏移,建立新的宫城。经过将近四年的集中营造,永乐十八年(1420年)秋,建成皇宫大内,这就是北京紫禁城,距今刚好600年。
紫禁城的正式名称是宫城,也称“大内”,平面呈长方形,东西宽750米,南北长960米,城高10米,内外包砌细料城砖。城周环以护城河(筒子河)。四面辟门,南墙正中为午门,北墙正中为玄武门(清代改名为神武门),东墙和西墙偏南分别设东华门、西华门。
宫城以内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
外朝位于宫城南部,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午门内过金水河为奉天门,穿堂屋宇式,面阔九间,进深五间,是明朝皇帝御门听政“日理万机”之处,俗称“大朝门”。门内为三大殿,建于“工”字形三重台基(亦名三垣、三台)之上,初名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分别改名为皇极殿、中极殿、建极殿,清顺治二年(1645年)再改名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相沿至今。奉天殿原制面阔九间、进深五间,重檐庑殿顶,殿高约27米,是皇宫中最高大的建筑,俗称“金銮殿”,是皇权法统的象征;明清两代皇帝登基、重大朝会等都在此举行。谨身殿是举行宫廷大宴的地方,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以后也是最高级科举考试——殿试的场所。在奉天门和三大殿的东西两侧,东有文华殿,西有武英殿,原是皇帝的外朝便殿。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在文华殿后仿宁波范氏天一阁式样建文渊阁,收贮《四库全书》。武英殿在明初用于斋戒,康熙八年(1669年)后成为印书处,所刊刻书籍称为“殿版”。
内廷为生活区,是皇帝后妃的日常居住地,分为中路、东路、西路、外东路、外西路五组。乾清门为穿堂屋宇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是内廷的起点,清朝皇帝在此“御门听政”。乾清门内为中路主体建筑,在“工”字形台基上建有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三座殿宇。乾清宫是皇帝正寝,在内廷中地位最高,也是举行内廷典礼之处。交泰殿位于乾清宫北,乾隆十三年(1748年)起用于收贮陈设清朝皇帝的25颗宝玺。交泰殿北为坤宁宫,明代是皇后的寝宫,正门朝北开;清代仿盛京清宁宫之制改建为祭神之地,仅留东二、东三两间做为皇帝大婚时的洞房,殿门亦由正中改至东四间,南向。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号称“后三宫”,其中乾清宫、坤宁宫均始建于永乐年间,交泰殿约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后三宫后为御花园。内东路、内西路在内廷中路的东西两侧,各建六组宫殿以居妃嫔,号称“东西六宫”。自乾清门前广场东出景运门、西出隆宗门,分别为外东路和外西路,是皇太后和先朝妃嫔的居所,有慈宁宫等主体建筑,另有佛堂、花园等布列其间。乾隆三十六年至四十一年(1771-1776年),清高宗亲自督促在外东路兴建宁寿宫,以备退位后居住。宁寿全宫亦分为前朝、后寝、花园等几部分,建筑格局小却精致。
明清皇宫
根据明成祖诏令,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底以前,皇帝皇太子等人来到北京新宫;下诏迁都北京,而以原来京师应天府为南京。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在新紫禁城的奉天殿上举行了盛大的元旦朝会仪式,以此为标志,正式完成了明王朝统治中心的北移,北京也成为汉人建立的王朝中位置最北的都城。此后直到明末,明朝的14位皇帝都居住,乃至出生、死亡在这座宫城里。
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九,大顺军攻破北京,大明天子朱由检在煤山自尽殉国,紫禁城首次易姓。只是永昌皇帝李自成占据宫禁仅仅40天,就被宁远总兵吴三桂联合清兵打跑。
这一年,清摄政睿亲王多尔衮进入北京,江山再度易主。十月初一,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大祀天坛,返皇极门(太和门)升座受表,宣告了清朝对全国统治的开始,紫禁城便归新主。此后,便是耳熟能详的清朝十帝相继成为这座皇宫的主人。慈禧太后是晚清同治、光绪两朝的实际统治者,待到她落葬普陀峪定东陵,清宫大戏也将谢幕。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1912年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6岁的宣统皇帝在养心殿颁布了皇帝逊位诏书,清朝就此宣告收场;而此前40多天,南京已经成立了以孙中山为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正是因为隆裕太后、摄政醇亲王载沣的了无雄才,使得中国历史上少了一次血流漂橹。
经历了500年的风风雨雨,见证了两次王朝易主,陪伴了24位皇帝,巍峨庄严的紫禁城终于成为了历史文化遗产,以“故宫”的名义保留在北京市中心;这座皇宫里的收藏品也基本完整地保存下来。
博物院
按照民国和清朝皇室达成的优待条件,溥仪退位后暂居皇宫,日后移居颐和园。于是紫禁城乾清门以内仍然住着前朝皇帝并且被待以外国元首之礼,太和殿等外朝部分则收归民国。1914年,以皇宫外朝为基本场地,成立了第一座带有国家博物馆性质的收藏机构“古物陈列所”,展出奉天故宫(盛京宫殿)、热河行宫(避暑山庄)等处的皇室文物。1924年,冯玉祥发动“首都革命”,将逊帝溥仪逐出紫禁城,皇宫内廷部分收归民国,并筹组博物馆。次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正式对外开放;至此,紫禁城全部完成了功能转变,从皇帝宸居成为公众文化场所。1948年3月,古物陈列所与故宫博物院合并,仍名故宫博物院,相沿至今。
中国历代皇宫都有收藏先代遗物和艺术品的传统,易代之际这些收藏通常也成为新朝的战利品,经过多年人为的、自然的破坏,“集-散”的怪圈不断重复,真正自远古传下来的物件所剩无几。确切可考的是经历了唐末五代的战乱,一部分先朝的礼器法物分别流入辽或宋朝宫廷;金灭北宋,这些物件被席卷北去,宋金对峙成定局以后,原北宋宫廷的一部分藏品又通过“榷场”等方式回流到南宋。元朝统一全国,兵燹之余,宋、金等王朝的藏品大部分进入到元大都宫廷。此后经过元末、明末两次社会动荡,部分皇宫收藏品被破坏或者流出到民间,另有一部分幸存者最终被清皇室接收。清朝统治稳定以后,每逢皇帝、皇太后万寿节等重大节庆,不少臣民将收藏品贡入宫廷,至乾隆时期达到极盛;这些清宫旧藏奠定了后来故宫博物院藏品的基础。日中则昃,乾隆朝以后,皇宫收藏和清朝国运一样开始走下坡路。
全面抗战爆发前,故宫博物院等单位收藏的文物精品有序安全南迁,辗转山河险阻,最后暂存于四川南溪等处,得以免遭日寇破坏劫掠。抗战胜利后,南迁文物集中到南京,其中一部分又因随即爆发的国共内战而运到台湾;1965年,以运台文物为基础,建成了台北故宫博物院。1949年以后,北京故宫通过购买、调拨等方式补充了不少藏品,总数达到186万余件,其中九成以上为珍贵文物(台北故宫藏品数约69万余件)。
从紫禁城到博物院,皇宫藏品由私家走向公众,是一次社会进步、大道之行。
(作者:刘 毅 单位:南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