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古代所说的东夷、南蛮、西戎、北狄指什么?他们都是谁?

2020-11-05新闻13

中国从三皇五代开始,以今河南和山西部分及周边一带为统治区,成为广义上的中原地区。由这里开始,以炎帝和黄帝部落融合为主,向四周拓展,到周朝时,统治区内的各个民族与部落不断融合,形成了广义上的华夏族。汉朝后,统称为汉族。

华夏族统治区的周边,还有夷、蛮、越、戎狄、肃慎、东胡等诸多少数民族,周朝人把周边的部落统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

小的民族被不断汉化,也有一些在荒无人烟、或是原始森林中一直独立存在,这里只说在历史上具有一定影响或建立过政权的少数民族。

首先是南蛮,秦以前南方少数民族,大体上分为百越、百濮与巴蜀三大族系,经过民族整合,较早地进入华夏版图。

西边的西戎,主要生活在西北的大片地区,大约有个7个族群,如己氏之戎、允姓之戎、伊洛之戎、犬戎、骊戎、义渠戎、大荔戎等。

周朝的先祖不窋,是后稷的孩子,在夏朝太康失政时,带领本族人到了现在的甘肃庆阳定居,与当地的犬戎杂居,后来周人不堪戎狄的侵扰,从不窋的孙子公刘开始举族迁徙,直到古公亶父时定居在陕西周原,通过在周原的发展,到周武王时建立了周朝。

西周就是被犬戎所灭,周平王东迁,历史进入东周。西戎的势力进一步扩大,主要分布在镐京与岐周地区、伊洛地区、鲁西及豫北地区、晋国周围地区、陇山与陇以西地区。陇东的义渠戎,芈月还给生过孩子,给秦国带来了很多麻烦。

秦统一六国后,基本灭了诸戎,到汉代,西戎大体融入到了汉族。

西边还有两个非常古老的民族:羌族和氐族,在商代就已经有了记载。这两个民族基本上是邻居,主要活动于现在的甘肃、青海的黄河、湟水、洮河、大通河和四川岷江上游一带,羌族被长期保留了下来,直到现在,可谓民族的活化石,主要生活在川西北地区。

古羌族的一些部落,如发羌、迷唐等部,后来迁移到今西藏地区,与当地的民族融合,成为吐蕃族,后来建立了吐蕃王朝,到宋朝时,吐蕃政权在青藏高原独立存在。

北边的北狄,实质上与西戎常常混称,戎狄其实是个统称,从地域上严格区分,匈奴应该是北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东夷,主要是吴越和闽一带的少数民族,早早就汉化了。而在东北有两个民族非常活跃,也非常顽强,更具有生命力,他就是东胡和肃慎。

秦统一六国后,匈奴和东胡在北方崛起。这两个民族由于是邻居,经常干架,最后匈奴把东胡灭了,残存的东胡人分化成了鲜卑和乌桓两个部分。

灭了东胡的匈奴非常得瑟,没事就揍汉朝,结果汉朝出了个爱打仗的主——汉武帝,凭借他爷爷和他爸爸两代人留下的积蓄,用其一生的精力,终于打服了匈奴。

被打服的匈奴分解成了北匈奴和南匈奴两部分。北匈奴跑了,向欧洲发展,据说匈牙利就是他们建立的。南匈奴臣服于汉朝,被汉朝赐了国姓刘。南匈奴在西晋末年成为五胡乱华的始作俑者,南匈奴人刘渊建立了“汉”,后改为“赵”,史称前赵。

前赵有一帮奴隶,人数比较多,后来胳臂腿硬了,团结起来闹革命,并有了自己的族名——羯族。他们灭了自己的主人前赵,建立了后赵。对于这个民族,骂它是什么,都脏什么。它们把汉族少女称为“两脚羊”,行军不带军粮,就地掳掠汉族少数,夜间奸淫,白天宰杀烹食。后赵兴盛时,北朝汉族几乎到了灭亡的边缘。

后赵的武帝石虎有个汉族养子叫冉闵,改名石瞻。在后赵内乱中,冉闵杀了石虎子孙,将石氏家族全部消灭,同时下达杀胡令,斩一个胡人首级文官进位三等,武职都任牙门,一天之内,就杀了几万胡人,并亲自率军诛杀胡羯,只要是胡人一律杀头,死者达二十余万,一些高鼻多须的人也被滥杀。至此,这个吃人的魔族,基本被消灭。

从冉闵杀胡令中逃离的一小部分羯族归入鲜卑,后在鲜卑部叛乱,被鲜卑基本消灭,最后的一小部分逃到南朝,被梁朝接纳,又在梁朝叛乱,仅在建康城就杀了20万汉人,最后被梁朝彻底扑灭,羯族便在历史上彻底消失。

由东胡分化出来的两个民族,其中乌桓在三国时被曹操灭了。另一支鲜卑,后来很风光,也变得非常强大,到西晋时分为东、西、北三部。东鲜卑为宇文氏、段氏组成,北鲜卑为拓跋氏,西鲜卑为慕容氏。

鲜卑分为东、西、北三部。西鲜卑后来举族到了青海高原,在那里发展壮大,后来成为吐谷浑,终被吐蕃吞并。

北鲜卑拓跋氏最厉害,五胡乱中华时统一了中国北方,建立了北魏,成了南北朝时的那个北朝。他们的汉化程度最高,到唐朝时融入汉族,李世民就有鲜卑血统。

拓跋氏手下也有一帮奴隶,发展强大后独立为柔然,拓跋氏入主中原后,柔然留在东北部,时常与老东家拓跋氏对着干。

东部鲜卑分为宇文部、慕容部和段部三个族群,而宇文部和慕容部一直干架,但宇文部从未赢过,最后被彻底击败,部众被迁移后散灭,基本被汉化,据说,北周皇族宇文氏系宇文部鲜卑的后裔。

东部鲜卑的段氏,一度很强大,但一直依附于西晋、后赵等政权,后被前燕所灭。

东部鲜卑慕容氏,是东部鲜卑最牛的一支,五胡十六国中的“四燕”,都是慕容氏所建,最后被东晋刘裕北伐所灭。

北边留下一个从鲜卑拓跋分出来的柔然,越来越强大,而在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一直默默生存的肃慎,由于引不起人家的注意,在悄悄地发展,蓄积力量,不过它有很多名字,周朝前叫肃慎,战国后叫挹娄,南北朝时称勿吉,隋唐时称靺鞨,五代十国时有了个响当当的名字——女真,后来建立了金朝和清朝。

女真还在默默地生活,北方大佬只剩柔然,它很牛很大,而它的奴隶更牛更强大,团结起来叫突厥,把东家柔然咔嚓了。

柔然政权被灭,大部分人群归突厥,还有一小部分在东北地区保留下来独立生活,它叫室韦,而在室韦的内部,还有一小部分也在独立生活,它叫契丹。

突厥一下子强大的不得了,它的面积相当于现在的蒙古国、内蒙古、甘肃、陕西、宁夏一部分、新疆大部分、俄罗斯一部分、哈萨克斯坦大部分、还有吉尔吉斯坦全部、乌兹别克斯坦部分,以及周边一些国家的一部分。

唐朝在早期也要看突厥的眼色,但最后突厥还是被大唐灭了,大唐是真正的牛叉,灭了突厥,征服了东北的少数民族,还打服了隋炀帝三征高丽都没拿下的高句丽。

唐朝在原突厥西半边建立了安西都护府,东半边建立了安北都护府,在室韦、契丹那一块建立了室韦都护府,靺鞨那一块建立了黑水都护府,朝鲜半岛高句丽那一块建立了安东都护府,实现有效统治。后来鞭长莫及,这些地方又重新割据了。

被唐朝征服的突厥很快又独立,史称后突厥。当时在突厥的西北方有个铁勒部落,是匈奴的苗裔,其中有一支叫回纥,臣服于突厥,但在唐玄宗的支持下发展强大,建立了回鹘汗国,最后干掉突厥,回鹘在原突厥的地盘上,向现在的俄罗斯又延伸了一块,所以回鹘的统治区也很大。

约一百多年后,契丹崛起,回鹘被赶走,到现在的新疆一带立足,后来的名称叫畏护、畏兀儿,是不是有点像维吾尔?对了,就是现在的维吾尔族。

崛起的契丹在蒙古草原上驰骋,追根溯源,它的祖先从柔然到鲜卑再到东胡。契丹从柔然分出来后,一直是个听话的小绵羊,听突厥的话,也听回鹘的话,更听大唐的话,有时候给唐朝送点礼,顺便跟汉人做点小生意,有时候也在唐朝边境搞个小骚扰,抢点日用品。

刚开始他们分为别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匹吉、黎、土六于、日连八个小部落,到唐初时,形成联盟,联盟长一直从大贺氏贵族中选举,这个大贺氏是新的部落还是这八部中的一支,不得而知。

到了唐末,大贺氏发生内乱,遥辇氏取代大贺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遥辇氏也不清楚是出自那一支。遥辇氏的阻午可汗改组了原有的契丹八部,设立了新八部,分别为迭剌部、乙室部、品部、楮特部、乌隗部、突吕不部、涅剌部、突举部。

金庸写契丹人乔峰的那个武侠小说,取名字时,估计以契丹八部联想到佛教用语“天龙八部”,给书起名为《天龙八部》。

新八部中的迭刺部最为强大,所部耶律氏的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于907年即可汗位,先后镇压了契丹贵族的叛乱,征服了室韦等部落,基本统一了北方和东北地区。

契丹人在唐朝时就善于学习汉文化,汉化程度很高,契丹内部本来是在各部三年推选一次可汗,可耶律阿保机想仿照汉人搞世袭制,当了可汗就不想交权,其它各部自然不同意,发生了“诸弟之乱”,阿保机只好杀了各部首领,于916年仿汉制称帝,国号“契丹”,他后来被追尊为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在政权内部用了不少汉人,并在临潢府,今天的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建立了都城,创建了契丹文字,尝试定居生活,学习农耕。到他的二儿子耶律德光继位,发展更加强大,一度灭了后晋,在开封称帝,将国号契丹改为“辽”。

此后出现了强大的蒙古族,但后朝很少称胡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的称号也基本停止。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