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鹏在野外观测。
本报记者 窦瀚洋摄
核心阅读
中华凤头燕鸥是极危物种,其活动一定程度上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标。为让韭山列岛成为中华凤头燕鸥种群的繁殖地,丁鹏等人扛起了招引、观测和保护的重任。
天边泛起鱼肚白,海面波光粼粼。一早,记者随丁鹏从浙江象山龙洞码头登船,目的地是20公里外的象山韭山列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些年,中华凤头燕鸥招引与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白嘴端凤头燕鸥、小凤头燕鸥等其他鸟类也会跟着过来。如今,保护区里已有154种鸟类。”丁鹏说。今年31岁的他是保护区管理局工作人员,也是中华凤头燕鸥招引工作的主要执行人之一。
“尽量不破坏岛上的原生态”
韭山列岛的中铁墩屿上,有成群的中华凤头燕鸥,那里的监测与保护研究基地建设得初具规模。
一年里绝大多数的时间漂在海上,丁鹏是名副其实的“海漂”。岛上,中华凤头燕鸥的鸣叫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这里植被繁茂,礁石遍布。为了创造更好的栖息环境、尽量不破坏海岛的原始风貌,除了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用于生活、观测的活动板房,岛上没有太多的建筑。
“路是多年来踩出来的,尽量不破坏岛上的原生态,也能把钱更多地用在栖息地改造上。”丁鹏指着脚下的路说。
中华凤头燕鸥习惯在裸岩上繁殖。丁鹏等工作人员将地势改造为梯田状,形成平坦地块,并铺设地毯、碎石子,定期除草,人工筑巢,为燕鸥群营造出安全舒适的栖息场所。
丁鹏介绍,中华凤头燕鸥繁殖种群招引和恢复项目启动以来,保护区已成功孵化出至少90只中华凤头燕鸥,占世界各繁殖地总量的60%—70%,是世界上最大的中华凤头燕鸥孵化繁殖基地。
现在,保护区在中铁墩屿上设置有3个观鸟木屋和2个监控点,实现24小时全程监控。
“要让燕鸥在更多的地方生活”
中华凤头燕鸥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危物种,是海洋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它们的捕食成功率、食物丰富度、繁殖成功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海洋表层鱼类种群的繁殖情况,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指标。
中华凤头燕鸥原在我国东部沿海岛屿繁殖,越冬时飞往南太平洋地区。1937年,曾有人在青岛海域的沫官岛发现21只中华凤头燕鸥。此后几十年,没有人再在我国海域发现过中华凤头燕鸥的踪迹。2000年,中华凤头燕鸥现身福建。2004年8月,浙江自然博物馆研究人员又在浙江韭山列岛附近的将军帽岛发现其踪迹。2007年,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华凤头燕鸥成鸟在将军帽岛弃巢,标志着自然繁殖的失败。
有专家提议用人工招引的方法帮助中华凤头燕鸥在我国东部海域的岛屿繁衍。
“相对集中的繁殖地不利于壮大种群,一旦因为天气等原因导致自然繁衍失败,成鸟就很有可能弃巢。”丁鹏介绍,“分散种群很有必要,我们要让燕鸥在更多的地方生活。”
韭山列岛成了中华凤头燕鸥人工招引地的适宜之选,保护区随即将这项工作提上日程,丁鹏的任务便是配合专家负责招引、观测燕鸥。
“坚守几个月,至少两对中华凤头燕鸥成功繁殖”
2013年4月1日,招引项目启动。
中华凤头燕鸥原先栖息的将军帽岛在韭山列岛外侧,风浪大,地势陡,不适宜中华凤头燕鸥及雏鸟生存。丁鹏说,相比之下,中铁墩屿风浪小,地势较平坦,船舶方便停靠,与该岛隔海相望的积谷山岛是驻扎观测的好地方。经过一番精心筛选,最终把招引地选在中铁墩屿。此后,招引工作随之开始,通过创造适宜的生存环境、摆放假鸟、播放燕鸥求偶声吸引燕鸥来栖息、繁殖。
住在村民遗留的简陋房屋,搭起简易床,吃喝都在岛上……回想那段岁月,丁鹏直说难忘:“那时候条件确实艰苦,岛上没有自来水,只能用破旧的水窖收集雨水,用的时候撒些漂白粉。”每隔十几天才有人上岛送补给,每顿饭都要精打细算。
2013年,从5月一直等到7月,迟迟观测不到中华凤头燕鸥,丁鹏心中满是失落。7月下旬,一行人打算撤离。没想到就在此时,中华凤头燕鸥来了!
“看到它们,一下子又有了干劲,随后我们一直在岛上观测到10月初。”丁鹏万分感慨,“坚守几个月,至少两对中华凤头燕鸥成功繁殖,也算是为招引工作开了个好头。”
如今,保护区团队的规模逐渐壮大,工作的条件越来越好。今年3月,来自广东的谢勇东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保护区的护鸟志愿者。他颇为自豪:“这份最诗意的志愿工作要求也相当严格,要有丰富的观鸟经验,还要有相当的野外生存技能。”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5日 14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