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厨余垃圾“养”出生态花园

2020-11-05新闻12

早报11月4日讯4日下午,市城市管理局在城阳区召开全市第二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观摩会。据记者了解,截至10月份,城阳区4534个居民小区及2059个公共机构已实现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在此基础上完成标准化“四分类”投放桶点升级改造2656个,撤除桶点3952处;现有垃圾分类收运线路731条,其中厨余垃圾(含餐厨)收运线路279条,分类收运基本覆盖市区;厨余垃圾处理能力510吨/日,焚烧处理能力8700吨/日,分类处理体系基本建立,提前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的规划目标。

智能垃圾收集房功能全

当天下午,市城市管理局局长周科、副局长孙炜及相关负责人第一站来到城阳区经贸中心集中办公区域。据了解,今年8月,城阳区在区经贸中心建设公共机构首批标准化智能四分类垃圾收集房,率先开启公共机构“撤桶并点、定时投放”分类收集模式。

记者现场看到,在办公楼南侧建有一座智能四分类垃圾收集房,具备分类称重、线上APP、数据采集、多媒体宣传、清洁防雨、照明监控等多种功能,内置四分类垃圾桶。为充分取得驻地办公职工的认可和支持,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向各办公单位发放“垃圾分类撤桶并点、定时定点”的函及征求意见书。城阳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充分发挥党政机关表率作用,对驻区行政中心、区经贸中心所有单位统一开展垃圾分类培训,并配备分类指导员开展精准指导服务,目前已经撤掉经贸中心办公区原有分散布置的16个垃圾桶点,初步启用每天早晚两个时间段定时定点收集,全面开启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2.0模式。

分类处理厨余垃圾资源化

随后,观摩组来到城阳区西田社区,该社区制定了“集中时间投放、集中地点精拣、集中收集清运”的“三集中”工作法,引导居民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投放生活垃圾,并集中分拣清运,让垃圾不落地、社区“无桶化”。据记者了解,今年6月社区开展“大手拉小手,邻里壹起分”垃圾分类宣传大作战活动,将生活垃圾分类知识纳入“爱心西田,同心志愿”服务的周末行动中,持续组织党员带头“周末守桶”。

城阳宁城路街道级厨余垃圾处置中心,这是一个能让居民看得见、摸得着的厨余垃圾分类成果资源化处置设施。处置中心包含预处理系统、高温发酵系统、除臭系统,厨余垃圾经处理后在阳光房中自然发酵20天左右,最终腐熟为有机肥。厨余垃圾经处理后垃圾减重量达到80%以上,目前已处理厨余垃圾300余吨,腐熟有机肥料40余吨,初步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减量、厨余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

小区里打造“绿循环花园”

今年8月,城阳区顺德居小区建成3座垃圾智能分类收集房,并在小区西南角位置打造了一处智能四分类垃圾收集房与厨余垃圾堆肥无缝对接的“绿循环花园”。相关负责人徐进表示:“每天早晚时间段,居民在垃圾智能分类收集房分类投放生活垃圾并在积分卡片上盖章,集齐30枚印章可以到小区物业换取大桶水等奖励。堆肥工作人员每天将收集房中的厨余垃圾无缝转移至旁边的厨余垃圾堆肥池进行发酵,产生的生态有机肥料可用于居民家庭花卉栽培和小区园林绿化栽植。”

为加大垃圾分类工作宣传力度,向广大市民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城阳区还在盈园广场建成第二个智能化、普惠化的垃圾分类宣教中心。该中心分为智能设备、视频介绍、互动体验、模拟投放、环保课堂五大功能区域,进一步促进了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常态化发展,成为全区践行垃圾分类的又一道独特风景线。

(观海新闻/青岛早报记者 钟尚蕾 摄影报道)

#垃圾分类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