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实战化训练在全军深入推进,各部队不断创新训法战法,最大限度贴近实战,由此也带来各种风险和挑战。如何管控训练中出现的风险和挑战?我们既不能牺牲战斗力保安全,也不能因安全问题影响战斗力建设。
任何事物都存在两面性,对于任何矛盾或风险,要辩证地分析看待,要用科学方法论解决。
作为海上应急救援部队,南部战区海军某防险救生支队担负着援潜救生、远洋拖带、水下救援等任务使命。他们枕戈待旦,时刻准备为救援抢险而出动。
该支队官兵面临的是危险的工作环境,遂行的是险中求胜的高风险任务,救援的是万分紧急的应急情况。因此,他们的训练课目亦是风险极高、难度极大。
训练越实,风险越大,挑战越多,战时制胜能力越强。近年来,这个支队在紧贴实战组织训练过程中,加强分析研判,搞好风险评估,科学组织实施,不断强化遏制、驾驭、化解风险的能力,有效促进了部队战斗力的提升。
潜水员水下作业。袁盛国 摄
与险相伴,要有不惧风险的胆识魄力、战斗精神,更要有科学可靠的方法
——敢潜、能潜、会潜,一等功臣屡破纪录立新功
近年来,海军南海方向许多重大救援行动,都少不了李刚的身影。
李刚是谁?
南部战区海军某防险救生支队副参谋长,“全军优秀指挥军官”。他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至今保持着480米模拟氦氧饱和潜水的亚洲纪录。
对于该支队潜水员来说,李刚是他们追赶的目标;对李刚而言,征服深不见底且充满危险的水下世界,没有尽头。
“每次潜水作业必须有针对性地做好风险评估、行动方案、应急处置‘三部曲’,任何一点不符合科学,都不能下水。”这既是李刚自己屡破纪录的不二法宝,更是该支队潜水员训练时的铁律。
2008年,时任潜水分队长的李刚接到带队参加北京奥运会安保任务。临行前,他们接到通报:有人在凤凰岛大桥附近海域投掷一枚可疑物品,上级命令李刚带队前出打捞。
在开阔水域搜索巴掌大的物品,潜水员要在高低起伏的礁石中用磁力探测仪,甚至徒手搜索,其难度犹如大海捞针。
李刚将队员2人一组分至7个方向,同时搜索5平方公里的水域。几经查找,一个铁丝包裹起来的红色塑料块在事发地3公里外被发现。李刚快速游至现场拆包检查:一只普通的手表。
原来,这是临行前的一次“实战”考验。
虽然“圆满”通过考验,但在总结复盘中,李刚语出惊人:“如果当时是真的炸弹,我们恐怕会伤亡惨重。以当时简单的处置方式,一旦引发爆炸,周围所有潜水员都会受到不同程度伤害!”
有了此次考验作为基础,李刚一行人的奥运会安保之旅更加谨慎、细致。最终,他们出色完成任务,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胜利归来,他们并未止步不前,而是在潜水员队伍中持续展开一场“头脑风暴”。
大家围绕如何管控化解水下作业风险集思广益。一次次座谈、一场场讨论、一份份报告,让潜水员们在灵魂深处和思想根源,深刻认识到水下作业的风险、实战化训练的难点、科学训练的重点。
从此,每一次组织潜水员下水作业,无论是组织者还是潜水员,都必须经过三次拷问:有哪些潜在风险明白吗?应急处置流程清楚吗?操作规程熟悉吗?
一次次拷问、一次次实践,让潜水员们的安全意识越来越牢固,“救命救难救险救急”的思路越来越清晰,训练流程越来越科学规范。
“以前总觉得自己胆子大、敢操作就能完成任务,经过具体的分析评估之后才知道,自己之前的行为是对自身、战友和任务的不负责任。”潜水员李亮回忆起以前的作业情形仍记忆犹新。如今,作为潜水班班长,在带新同志下水前,李亮给大家讲的第一课就是训练要有科学方法,脑子里要有危机意识。
2010年,李刚圆满完成480米模拟氦氧饱和潜水实验,成为中国海军潜水第一人。
实验中,李刚成功刷新了模拟氦氧饱和潜水载人实验的亚洲纪录。实验数据被用于完善潜水员减压治疗方案,为执行大深度潜水提供技术保障。
经过重重选拔,李刚和另外3名潜水员突出重围,开启了长达19天的冲击亚洲纪录之旅。
“生活起居在5平方米舱内,每一寸皮肤都承载着几十个单位压力,难以进食入睡,承载着难以想象的生死煎熬……经过不断适应调整,最终模拟纪录定格在480米处。”
正如那次载入支队历史的氦氧饱和潜水实验活动代号“潜龙”一样,作为支队潜水指挥队伍中的“70后”,李刚如今依然身体力行,奋战在防救一线,保持着10年前参加实验时的巅峰状态,保持着“下头水”的习惯。
“培养一名优秀的潜水员不容易,不能因为训练方法不科学,造成人才流失。”李刚说,精确找准每组训练数据,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形成最优训练方案,这样才能使潜水员的训练有成效。
多年来,李刚始终保持一个习惯:记录每一次潜水数据,观察每一名潜水员作业状态,找出不同水深、不同环境下最优作业流程、减压时间,最终形成行之有效的作业规程。
如今,该支队建立完善了潜水员训练数据库,配发了心理测评系统,开展了潜水员分层分级训练……一份份依据数据分析得来的训练方案,得到潜水员一致好评。
2015年,“东方之星”失事游轮援救任务是李刚第一次带队进行夜间实际作业。他与全军抽调的200名潜水员一起,顶着湍急的江水昼夜连续作业。
“那次救援对我影响很大,整夜睡不着觉。遇难者模糊的影像会浮现在眼前,经常在想是不是自己搜得不够准、救得不够快。”李刚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执行任务对他带来的巨大冲击。“如果带着这种心态和情绪下水作业,不仅难以完成任务,潜水员自身安全也有风险。”
经过深思熟虑,李刚将自己的想法与支队领导进行沟通,并提出要建立一套科学机制,对潜水员的健康状态进行管理。李刚带领课题组进行多方论证,最终形成了《潜水员健康管理档案》。如今,这已成为他们选派潜水员执行任务的一项指标。
任务前,指挥员依据《档案》数据调兵遣将;任务归来,潜水员将自己的“潜迹”载入《档案》。这部永不封页的《档案》,不仅成为他们完成各种急难险重任务的重要依据,而且成为执行任务安全风险评估的数据库。
同时,他们还制订出一套潜水员“专属”体能训练计划。体能强弱成为潜水员进入任务“首发队员”的重要参考。
这些做法被推广运用到该支队其他专业。他们制订实施了船副长、值更官、涉外人才等“六支队伍”的建设措施,开展了多项岗位实践活动,不断形成合理、科学、实用的机制措施,为支队圆满完成各项使命任务保驾护航。
训练归来,新老潜水员相互交流经验。张东杰 摄
每一次都有章可循、有迹可查,向险而行、危中求胜有法宝
——遵章守纪、量体裁衣、依法依规,风险再大也能坦然处置
“1号已到底,深度显示95.7米,感觉良好。”前不久,该支队某船副潜水长贾春光在南海某海域留下了下潜的足迹。
按照《潜水员管理细则》下潜,面对复杂陌生且有几分恐惧的大海深处,进行深度潜水训练的贾春光底气十足。
多年以前,支队部分潜水员出国进行国际潜水交流。身在异国他乡,潜水员们目睹了潜水技术先进国家的潜水员深海训练,也学到了许多先进的潜水理念和知识。回国后,他们将见闻整理分享给大家。
一年后,吸纳先进经验,同时总结过往的一些教训,支队《潜水员管理细则》落地。贾春光成为第一批受到系统化管理的潜水员,一条成长的路径在他面前铺开——
经过评估,贾春光初步具备50米水深潜水作业能力,但在水下电焊切割等技能上还有欠缺。遵照《潜水员管理细则》,他还要到集训队里去淬炼。也正是从那时开始,贾春光踏上了潜水生涯中艰难的“考级”之旅。
谈到自己考级之初的时光,贾春光向记者展示了他从当学员起便随身携带的《潜水规则》。该“规则”第一课便是教会所有潜水员如何保护自己。这个特殊的“战友”,陪伴他平安度过了淬炼过程。
贾春光最近又准备参加潜水员等级评定,他要在考试前时刻保持最佳状态。“眼前的目标一个是完成四级潜水员能力认证,可以执行更多种类的任务;另一个就是督促大家学好各项规定,在顺利完成任务的同时,延长职业生命。”他说。
如今,经过几次等级评定,贾春光已经成为一名初级潜水指挥干部,培养出10余名等级潜水员。
像贾春光这样的干部,该支队还有很多。他们在各自的管理岗位上,能力素质得到稳步提升的同时,依规依法的意识愈发坚定。
正如该支队一位领导所言:“规定是血的教训积累下来的经验,是防范风险确保安全的法宝。依规依矩,风险可控;无视规矩,头破血流。”
空中直升机大面积探扫,水面舰船紧急前出,水下声呐精准捕捉,一连串搜索动作赢得了指挥室内阵阵掌声。
两个月前,在一场背靠背、全流程、全要素的援潜救生项目检验中,该支队防救技术室徐俊平工程师的援救方案得到了考核组一致认可。令考核组没想到的是,这套高分方案竟脱胎于一本“行动指南”。
徐俊平所在的防救技术室收集了大量救援数据、国内外救援案例和学术上的技术突破,形成了针对不同作业环境、不同作业对象、不同作业方式的若干套流程,记录了险情判断、处置方式、各步骤要点。这本厚厚的汇编被任务官兵们亲切称之为“行动指南”。徐俊平此次成功的方案正是脱胎于“指南”中收录的一组成功处置的经验。
“救援无定法,但目标就是使潜艇成功脱险。险情不可预测,但我们可以用最基本的方法,给出最实用最管用最好用的措施。”徐俊平说出了参与编写“行动指南”的初衷。看着这本“指南”成为该支队援潜救生的重要参考“母法”,他倍感自豪。
“带着方案预案下水底气足,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全部了然于胸。”某次任务现场,潜水员单峥首次独自下水就按照要求顺利完成任务。
来源实战,反哺训练。徐俊平通过经验总结、实战检验、逐步优化战法训法,让援潜救生行动有据可循,有据可查。
吃别人的堑,长自己的智。翻看过“行动指南”后,考核组为该支队的做法点赞。
舰载小艇与母船配合开展营救演练。张东杰 摄
前人趟路有秘籍,后人传承有借鉴,危急关头有担当,新人抢险不畏难
——开拓进取,总结经验,形成经验,防救人屡屡化险为夷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一级潜水员周永生是该支队潜水专业的宝。
讲起自己26年潜水生涯一次次面对的危险,周永生表情异常淡定。其中,有一次潜艇救援行动让他记忆犹新。
几年前,周永生在援救某潜艇的关键时刻突发险情:潜艇与救生母船连接的管道发生故障,造成潜艇与母船通信不畅,氧气供应也被掐断。
此时,周永生的水下作业时间也到达规定的最大时限,必须立即出水。就在他游向船尾准备检查螺旋桨情况时,通信中传来了结束作业、立即上浮的指令。
危急时刻,周永生临危不惧。根据经验判断,此时上浮,意味着要派应急潜水员进行重新摸排。新下来的潜水员要重新熟悉水下情况,不仅存在作业风险,而且耽误了黄金救援时间。没有犹豫,周永生请示继续作业。
幸运的是周永生花费不多时间就找到了故障,进行了有效排除。待周永生出水时,他在水下作业时间几乎接近规定时间上限,再在水下多停留几秒钟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那一次,周永生灵活处置、勇敢细心的作业案例,成为该支队所有潜水员援潜救生项目的实操教范。
“水下作业的每一个步骤必须清清楚楚,存储在潜意识里,这是一代代潜水兵传承下来的经验。”周永生说,他的每一点进步成长,特别是临危不惧的实操作业,都离不开老班长们的言传身教,离不开潜水工作数十年来的经验总结。
“支队定期组织的‘潜水员论坛’,新老潜水员‘一对一’结对子等活动,将以往执行任务的经验、口口相传的惯例、国际潜水先进理念等形成规定,并规范操作程序,这对潜水训练来讲意义重大。”周永生说,“不管是老潜水员还是新同志,大家都受益匪浅。”
在该支队,有一条铁的规定:风险评估必须扎实做到位,各项应急措施必须管用到位,任何时候不允许有半点折扣。
“这条铁规,是我们防救兵在实践中,用血的教训总结的经验。”该支队领导介绍,做好风险评估,既是对任务中可能出现风险的全方位扫描,更是对防救历史经验的传承和发扬。
去年某平台在海上失去动力,该支队某新型拖船奉命前出救援。航渡中,船长黄伦带领全体干部,认真学习兄弟单位的先进拖带经验,仔细分析现场可能出现的风险点,形成了一份针对性极强的拖带方案。
到了现场,黄伦发现几乎每一个预想的风险点都出现了。这场救援难度超过了他遇到的任何一场救援。现场的援救惊心动魄:15个小时内6次带缆失败,甲板上操作官兵一次次被海浪击倒,海水倒灌漫入机舱……
关键时刻,黄伦想起风险评估时的一套应急拖带办法。他立即召集官兵,对第7次带缆进行紧急评估,并采取更加科学更具针对性的部署。终于,第7次成功带缆,风险瞬间化解。
“直面风险,就要做最了解风险的人,一名船长应该懂得如何运用自己丰富的经验,在危险中把握住化解风险的机会。”黄伦说。
如今,记者再度采访参与那次任务的官兵,他们大部分已经成为带兵练兵的骨干。“每一名现场指挥员,都应该具备研判风险、应对风险的能力。”这是他们在无数次成功施救的经验中形成的默契传承。
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刘公岛船刚刚靠岸便吸引了当地人的目光。这个巴基斯坦最繁华的港口鲜有援潜救生船到来。
实战背景、陌生海域、复杂环境,刘公岛船此次国际远航风险重重。作为中巴“海洋卫士-2020”海上联演的任务兵力,刘公岛船在风险与挑战中突出重围,创下了该型船海外任务总航程首次突破10000海里等多个纪录。
谈起这次联演的成功,船长罗翔自信地说:“刘公岛船官兵们积累了丰富的航行、处置、涉外等经验。这次联演,不仅学到了别人救援的成功经验,也是我们对前人经验的一次迭代升级。”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巴联演出发前,刘公岛船多次组织召开“诸葛会”,开展针对性训练。他们与保障目标多次碰头,逐个计划论证推敲,逐个备件配齐补充;广泛学习海外先进援潜救生成功经验,细化完善方案预案……
今年3月,刘公岛船结束了和平之旅,在高等级的疫情防控措施下平安返航。他们带着经验出发,带回了更多在实践中产生的思考。
“100个昼夜的航行,10余次演练的遂行,顺利完成陌生海域实兵演练、外交接待交流等任务。刘公岛船在异域的碧波间接受了严峻考验,获得了应对各种陌生风险的体验。”船政委陈胜奇说,“站在历史的肩膀上,刘公岛船俯身成为阶梯,让后续的行路人能站得更高、望得更远,增强了规避风险的底气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