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广饶县非遗传承人徐高义:坚守初心,老技艺重焕青春

2020-11-05新闻22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永兴

9岁习武,19岁开始跟随第四代舞狮传人徐汉奎研习舞狮技艺的徐高义,已经与武术相伴近50载、与狮子相伴近40载。如今,他是广饶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南徐楼舞狮第五代、南徐楼行功拳第六代传承人。2019年8月南徐楼舞狮、2020年9月南徐楼行功拳分别被列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肩挑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57岁的徐高义用他的坚持和初心践行着传承大义。

人生转折,传统技艺不能断

南徐楼舞狮的起源至少可以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民国时期达到高潮。上世纪60年代,舞狮活动曾一度中断,舞狮的器具狮装、获奖锦旗证书等都被付之一炬,影响了舞狮技艺的传承与发展。

徐高义9岁时便跟着师父徐春新学习行功拳,19岁研习舞狮。1989年,徐高义重新组织村内习练行功拳的武术爱好者组建了舞狮队,逢年过节,除了在当地村庄演出外,还去过临淄、寿光、青州等地演出。此外,还参加了广饶县民间艺术展演,代表广饶县参加东营市民间艺术展演,表演所到之处,场场爆满,引得群众争相观看。

对于徐高义来说,30岁是他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1994年,徐高义的师爷来到他家里,对他说:“你抓紧时间跟着我学东西,你如果再不学,我就要把它们带进棺材里了。没人学也就没法教,你再传承不下去,积攒了好几辈子的手艺怎么办?”看着身体不好的师爷,徐高义有些于心不忍。但那时,他并没有危机感,直到1995年,师爷去世了,徐高义才感觉还有些东西确实没有传承下来。“不能再等了!”

早些年,每天都要赶集的徐高义,趁着下午和周末的空闲时间教人舞狮。“那时候也就十几个人跟着学,都是亲戚和朋友家的孩子。”自小喜爱武术及舞狮的徐高义,说起舞狮,眼里闪耀着光芒。

成立武术馆,全身心传授技艺

2013年,徐高义在自家的院子里新建了140平方米的训练场,创立了“高义武术馆”,并挑选了20名身体素质好的学员成立了少年舞狮队,还专门购买了儿童版的舞狮装备和服装,在教授行功拳的同时开展舞狮培训,让更多的孩子热爱舞狮这项技艺并传承下去。

2014年武术馆开始招生,第一年只招收了11个队员。随后面向社会公开传授行功拳拳法和舞狮技艺,大批的孩子慕名而来。也就是这时,徐高义全身心投入到了舞狮和武术的传承中。“有些孩子刚来的时候很调皮,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后,变得有纪律性和团队意识,也更加吃苦耐劳了。”徐高义说,一招一式他都要亲自传授,希望学员们都能成为舞狮高手,把南徐楼舞狮技艺发扬光大。“舞狮还是比较有趣的,但有些动作难度比较大,每天都要蹲马步、练眼神,喜怒哀乐各种神态都得学,还要练习跳跃,每一个动作都要经历无数次反复训练。”担当狮头的学员徐轶磊表示:“训练的日子并不轻松,碰伤胳膊、腿都是常有的事。”

徐高义所教的南徐楼舞狮属于南北派混合型,既注重形态姿势,又体现武功之强势,形神兼备,别具一格。“北派舞狮大多注重走场,如领球,需要靠球童引领,而南方舞狮注重武功。”他在日常的教学中,将武术动作融入到北狮当中,更加具有精气神,也保留了北狮的主要特色。

如今,这支少年舞狮队已经舞出名堂,多次参加广饶县的民间艺术展演活动,并受邀到周边地区进行演出。

开拓创新,将“非遗”传进校园

目前,徐高义除了负责队员们的日常训练以外,还担任着实验中学等好几所学校的特聘武术教练。今年9月,稻庄镇实验中学正式给徐高义发放聘书,徐高义成了学校的武术教练。每周他都会到学校教学生们学习武术、练习舞狮,让传统文化和非遗传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

徐高义常说:“舞狮和武术互相借鉴,相辅相成。”在训练过程中,徐高义逐步给学生们增加训练难度,让他们慢慢适应,“有的动作需要力量,现在孩子们还小,等他们长大后,力量自然而然也就增强了。”

日常的教学中,徐高义坚持以孩子们的兴趣为主,“传统文化还是要讲究师徒传承,这样才有使命感,接下来我还要收徒弟,好好培养,让他们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他希望徒弟能够多花时间磨练自己的技艺,并能够坚持下去。徐高义说:“带徒弟不能过于着急,要一步一步,有条理、有计划地帮助他们成长成材。”

徐高义说此生最大的心愿就是让这些璀灿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他也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