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当街打掉国舅牙,五次入狱又出狱,明中期文坛领袖李梦阳的书出了

2020-11-05新闻27

明成化帝的第八个年头,公元1473年,十二月初的一天,在今天甘肃庆城的一间里舍,一位待产的母亲梦见太阳坠入怀中,之后,这家人迎来了上天赐予的第二个男孩,这就是明代政坛上敢于叫板皇亲国戚乃至种种权贵,明代文坛上承上启下开一代风气的重要人物——李梦阳。

梦阳祖上家世寒微,本是河南扶沟人氏,曾祖入赘,以军籍徙庆阳。祖父学商,至其父李正转而习儒,从而让子弟有了更多读书晋身的机会。梦阳十岁,跟随任封丘温和王府教授一职的父亲,寓居开封,有了更好的学习环境。长至十九岁,这个家世并不显赫的年青人,以其雄豪之才被身任宗人府仪宾的岳丈左梦麟看中,劝服女儿的母亲广武郡君以及姥姥,成为了十六岁女儿的夫君。

初,李子妁婚,妁咸不之婚也。曰:“教授微而贫。”及妁左氏,仪宾则顾独喜,入白其母,并郡君氏母,郡君乃亦咸不之婚也。曰:“夫非李教授儿邪?微而贫。”仪宾曰:“李氏子才。”竟婚李氏。

——李梦阳《封宜人亡妻左氏墓志铭》

甘肃庆城县李梦阳亭

随后喜事接踵而来,梦阳先得子李枝,后取得陕西乡试第一的好成绩,二十岁这年中了进士,从此开始了入仕之路。功名先达、复得皇亲身份加持,人生开篇的一切都很美满,不出意外的话,这样的生活似乎会继续下去。然而,意外还是如期而至。

才高气盛、生性刚直的李梦阳,在皇权强势、时弊渐积的时代,注定要走一条不平坦的道路。弘治十四年,他二十八岁,奉命监督三关粮饷招商事。有利益的地方就有江湖。耳闻祖父从商之种种,梦阳自然明了其中关节。眼见国库虚耗,宦官外戚勾结,请托横行,侵吞公利,他选择制订制度,严厉执法,拒绝请托,从而被诬下狱。梦阳对此的反应是“指陈利病,辞气不挠”,真相大白,获释复职。这是他的第一次入狱。

复职后的李梦阳,仍旧决断如流、敢作敢为。弘治十八年,他三十二岁,皇帝下诏征求“事关军民利病、切于治体可行”的建议。梦阳作《上孝宗皇帝书稿》,指陈“二病、三害、六渐”之目,其中特别指出皇后弟寿宁侯张鹤龄“招纳无赖,罔利而贼民,白夺人田土,擅拆人房屋,强虏人子女,开张店房,要截商货,而又占种盐课,横行江河”。皇后及后母金夫人向皇帝哭诉,梦阳入锦衣卫狱,幸得孝宗保全,未从左右廷杖而实击毙的建议,罚俸释放。获释后的梦阳于街市夜遇张鹤龄,乘醉唾骂,挥铁鞭击落二齿,刚被皇帝约谈的张鹤龄只得隐忍而去。

明孝宗

武宗即位,宦官刘瑾等“八虎”把持朝政,李梦阳鼓动户部尚书韩文秘密上疏请诛刘瑾,并代为拟定奏疏。事未济,韩文等远谪,李梦阳也被矫旨外贬,并被要求提前退休。于是时年三十四岁的李梦阳回到开封。第二年,余恨未已的刘瑾罗织他事,再次矫旨,抓捕梦阳入京,他二进锦衣卫狱。后经康海等人营救获释。直至正德六年,刘瑾伏诛,三十八岁的李梦阳方复官,任江西提学副使,掌管江西学政。可是,复官的第三年,梦阳即以傲岸处事,开罪巡按御史江万实及其同僚,又被陷害,下刑部广信狱。梦阳在狱中有感于遭遇,作《广信狱前记》、《广信狱后记》、《惧问记》。这次梦阳经长兄孟和、妻弟左国玉多方设法,友朋何景明、师长杨一清等协助,方于次年获释。出狱后,梦阳携妻子回到开封,牢狱之灾似乎已远去,孰料正德十六年,李梦阳又被诬与叛乱的宁王宸濠交结而第五次入狱。幸得刑部尚书林俊纾解,才以削籍闲住处理。五次入狱复出狱,梦阳此后再未入仕,专心于文学创作,“治园池,招宾客,日纵侠少射猎繁台、晋丘间”。

梦阳天生雄豪之才与磊落不平之气,不愿与世浮沉容与,在官场中难免大起大落。然而也正是这非同流俗之才气,使他与同人意气相激,突破台阁文学藩篱,成就了名震海内的“前七子”领袖“空同子”。

[明]王谔《江阁远眺图》,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前期诗文创作的主流,是“纷芜靡曼”的台阁体、四平八稳的八股文。“前七子”捅破台阁体桎梏,尤以李梦阳为首。他认为诗文创作应当动情会心,文人学子之作情寡辞多,“真诗乃在民间”,因此应当向民间学习,向古人学习,追求“格古、调逸、气舒、句浑、音圆、思冲、情以发之”。梦阳以其才力之健,根性之强,对创作充满反思与改进的勇气,自称对于唐近体诸篇、李杜歌行、六朝诗、晋魏之作、赋骚之文、琴操古歌诗、入风出雅之四言,递习递以为非而继续上溯学习更早时代的作品。梦阳之文,也突破成规,充满灵动的性情,下逗性灵派之先声。

嘉靖元年九月十五日,梅山先生卒于汴邸。李子闻之,绕楹仿徨行,……擗踊号于棺侧。李子返也,食弗甘、寝弗安也数日焉,时自念曰:“梅山,梅山!”……正德十六年秋,梅山子来。李子见其体腴厚,喜握其手曰:“梅山肥邪?”梅山笑曰:“吾能医。”曰:“更奚能?”曰:“能形家者流。”曰:“更奚能?”曰:“能诗。”李子乃大诧喜,拳其背回:“汝吴下阿蒙邪?别数年而能诗,能医,能形家者流。”李子有贵客,邀梅山。客故豪酒,梅山亦豪酒。深觞细杯,穷日落月。梅山醉,每据床放歌,厥声悠扬而激烈。已,大笑,觞客。客亦大笑,和歌,醉欢。李子则又拳其背回:“久别汝,汝能酒,又善歌邪?”

——《梅山先生墓志铭》

梦阳深于情,实是入世颇深之人。对待社会之不平不公,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在生活中,却也有迟钝的一面,温和可爱的一面。李开先所撰《李崆峒传》记载:

簿书有暇,即招集名流为诗会。邻有同官素不能诗者,会即坚请其来,将分题赋诗,即有家童走报曰:“主母将就馆矣。”翌日,群僚相贺:“夜来必是得佳男!”邻乃颦眉应曰:“不能随众成诗,聊假此为逃计耳。”其恃长不体悉人情,以至于此。

[明] 沈周《魏园雅集图》,辽宁省博物馆藏。

梦阳处事往往从一己之情绪与思考出发,以己意揣想处理,虽于事理颇明,于人情却时有当时暗昧、事后了然处。其为亡妻左氏所撰之《封宜人亡妻左氏墓志铭》云:

李子哭语人曰:“妻亡而予然后知吾妻也。”人曰:“何也?”李子曰:往予学若官,不问家事,今事不问不举矣。留宾酒食,称宾至,今不至矣,即至,弗称矣。往予不见器处,用之具,今器弃掷弗收矣,然又善碎损。往酰酱盐豉弗乏也,今不继旧矣。鸡鸭羊豕时食,今食弗时,瘦矣。妻在内,无嘻嘻,门,予出,即夜弗扃也,门今扃,内嘻嘻矣。予往不识衣垢,今不命之澣,不澣矣。缝剪描刺,妻不假手,不袭巧,咸足师,今无足师者矣,然又假手人。往予有古今之忾,难友言,而言之妻,今入而无与言者。故曰:“妻亡而予然后知吾妻也。”

可见梦阳对亡妻拳拳之意,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梦阳诗文与台阁文人创作迥然有别,情郁于中,鲜活气息满满,一直被粉丝追捧,历代流传下来的刻本不少,最通行的是“四库全书”本,然而收录并不完备。今有西北大学教授郝润华先生,在底本66卷之外,广泛搜罗,补遗诗69首,文9篇,精加校勘,为每篇诗文力考创作背景所涉交游事,并辑录重要评论、酬唱之作,以及书信,乃至时人及后人所撰传记、墓志、序跋,而成为李梦阳集迄今最完善的整理本。

品李梦阳集诗文,观明代士人交游风华。

《李梦阳集校笺》(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全五册)

[明]李梦阳 撰 郝润华 校笺

繁体竖排

978-7-101-13667-8

260.00元

内容简介

李梦阳乃明代中期文坛领袖,文名早著,广交文友,对明代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李梦阳集校笺》收录其全部诗文作品,加以校勘、笺证、集评,采用全式标点,以明万历三十年邓云霄、潘之恒校刻本《空同子集》为底本,并补遗诗六十九首、文九篇。每篇诗文后附校勘记、笺证、集评。另撰前言对李梦阳文学创作及理论加以述评,详细考述李梦阳集的编纂、流传及版本情况。全书末附有关生平传记资料、历代序跋与版本题跋记,乃至书信及唱和酬答诗作。

作者简介

整理者郝润华先生,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副会长、杜甫研究会副会长、韩愈研究会副会长等。出版有《李益诗歌集评》《韩昌黎诗集编年笺注》《朝野佥载辑校》《五百家注韩昌黎集》等古籍整理作品,以及《古代文献研究论稿》《李梦阳生平与作品考论》《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等研究著作。

扫码进入中华书局伯鸿微店购买本书

#明朝#太监#李梦阳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