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宁静想做艺人而非演员,她的“叛逆”很帅气,却也是无奈之选

2020-11-05新闻27

《爱乐之程》宁静再出金句:想做一个艺人,而不是演员。

不愧是静女王,事业slogan都要逆势而行。

要知道,在当下的娱乐圈,大众心照不宣的价值观是演员>明星/艺人/偶像,意思相近的称呼,却有不同的逼格。

老一辈演员很少会排斥明星、艺人、偶像的称呼,但随着流量时代的到来,艺人门槛越来越低,称谓也变得微妙起来。

娱乐圈台前人员都可以称之为艺人,但需要靠作品、演技撑起来的演员标签,便随着群体平均水准的下滑变得越来越难拿,变得更有含金量。

已经有大爆剧《陈情令》在手的王一博,仍旧在努力夯实自己的演员标签,曾是男团成员的陈宥维,则下意识回避偶像称谓。

成为演员而非艺人,似乎变成娱乐圈人人倡导的主流价值观,但宁静为何反其道行之?答案很帅气,让人敬佩,同时也夹杂着一份无奈。

帅气在于姐姐非凡的成就。

如果是年轻演员想要“做艺人而非演员”,必定是群嘲黑点,但想跳出演员圈子做艺人的宁静,却无人会质疑,因为她有足够的成绩打底。

23岁成为姜文经典《阳光灿烂的日子》女主角,27岁拿金鸡影后,30岁塑造一代女神大玉儿,宁静每一项成绩都让80、90后的小花们望尘莫及。

而且,宁静的演技在同年龄段演员里也处于“顶流”状态,出道以来几乎没有演技差评,既能驾驭文艺片,也能胜任商业片的个性需求。

即使进入2010年后浮躁小荧屏,她在《大秦帝国》经得起现场收音的古风台词功底,也让年轻观众感受到了实力派演员的冲击力。

有实力,有作品,有成绩,便有自由选择发展方向的资本。

如果本职工作成绩不温不火选择做多栖艺人,在大众眼里是不务正业,但当一个人早早地在专业领域拿到顶峰成就时,跨界便锦上添花。

凭借30岁前便在娱乐圈顶层徜徉过的成就,宁静才能将“做艺人而非演员”说得如此自信,让观众毫无抵触情绪。

敬佩在于不断前行的步伐。

宁静对姐姐团魅力理解的很透彻:我们带来了超级有精神力量的东西。

公众对《浪姐》的喜爱不仅仅因为她们给舞台带来千般光彩,更因熟龄姐姐们勇敢前行的姿态太具感染力,给观众带来了精神力量。

C位成团的宁静,恰巧也是姐姐团里把这种能量展现最淋漓尽致的一个,48岁且已经拿过演员生涯辉煌成绩的她,一直在不断突破自己的职业边界。

她从大银幕走红,又在小荧屏大放异彩,随后跨界用歌声圈了一波粉丝,人到中年又成为国内第一波真人秀综艺成员。

她对艺人的理解很务实,没有参考过当下娱乐圈的鄙视链,纯粹是从“多才多艺”这个角度出发,想做艺人,即是想拥有更多技能。

人到中年仍不失弄潮态度,这样的宁静与她理解中的姐姐团精神格外契合,也是她打动观众的个人魅力之一,即使追求佛性的年轻人,也会被她感染。

然而,宁静的帅气选择背后,却隐藏着中年女演员的无奈。

早早的拿到突出职业成就后,宁静开始出现迷茫“不知道要什么”,这份迷茫促使她想要拥有更多技能,不断拓宽自己的事业版图。

但客观来说,宁静之于演员这个职业,达到最高成熟了吗?并没有。她的成绩在国内同期女演员里是拔尖,但离演员的至高境界,还差很远。

仅从影后头衔来说,金鸡之外还有戛纳、柏林,还有金球、奥斯卡,即使国内影视奖项,三金大满贯宁静也仍旧缺了两金。

在演员这条路上,她还有太多可探索的空间,但,为何她不选择深耕演员之路,而是转向选择拓宽职业领域呢?

宁静感叹的“坐着演”,或许便是答案。

坐着演=等待+运气。

市场好的作品实在太少,需要演员花费大量时间与一定运气加持才能等来好角色,有时候十年的等待都不一定迎来一部好戏。

这种等待之于中年女演员,会更加漫长。

90年代的宁静在大银幕很璀璨,2000年初的宁静在小荧屏也很耀眼,但到了2010年后,宁静的演技功底在成长,作品与角色影响力却在衰退。

十年之间,能够与她实力相匹配的角色,基本只有《大秦帝国》中的芈八子,其余作品基本上都是“重复”,重复她成功过的题材、角色。

在不断的重复下,宁静那句“不知道要什么”的困惑便很能被理解了,行业已经把中年女演员的成长框了起来,一眼能望到尽头。

早早临近“尽头”的女演员,往往会更早面临迷茫,宁静大抵便属于这一类。

事业生涯相对坎坷的演员,探索的心态反而能持续更久,中年逆袭的刘敏涛便是典型,44岁的她一直坚守着成为梅丽尔·斯特里普般百色鸟演员的梦。

她拥有做中国版梅姨的决心与潜力,但在当下的影视环境下,她的梦想显得那么“不切实际”,因为并没有相应成长环境辅助她的梦想。

梅姨40多岁的时能够在《狂野之河》诠释勇敢机智的女探险家,在《廊桥遗梦》用主妇的爱情故事感染观众,银幕不缺中年女演员的施展空间。

即使迈入老年时代,欧美影视圈仍旧拥有与梅姨相匹配的角色,不用重复自己,也不用成为供后辈瞻仰的吉祥物式老牌艺人。

但同样的年代段,刘敏涛面临的职场环境却大不相同,通过《伪装者》成名之后,她的角色只有三类主角妈妈、女强人、小三。

其中,女强人与小三已经算是刘敏涛难得有张力的角色了,大部分情况下,她一直在重复大同小异的妈妈形象,这便是国内一线中年女演员的处境。

很无奈,却又是现实。

国内影视行业在创作空间上局限性太多,题材需要百花齐放,角色也需要更加多元化,不能总是原地踏步,维持诟病不断的“热门”题材与角色。

否则,不仅观众会审美疲劳,如宁静、刘敏涛般的好演员们,也会被环境“浪费”,影视行业想要前进,更不切实际了。

#大秦帝国#王志飞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