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清朝9位“抚远大将军”都是谁,落得何种下场?年羹尧还不算最惨

2020-11-05新闻32

根据《清史稿·职官志》的记载,清初时期,“大将军”和“经略大臣”、“将军”等官职一样,均非常设官职。清朝入关以后,“经略大臣”逐渐取消,“将军”则逐渐成为专门的满员官缺,驻守各省、边塞,拱卫疆土。而“大将军”因为地位特殊、权力巨大依然未改变其“大征伐则置,毕乃省”的短暂设置特点,而且一般都是“简王、贝勒、贝子、公或都统、亲信大臣为之”。

“抚远大将军”作为清朝最为常见的“大将军”职位,在西北战事频繁的康雍两朝几乎成为了常设官职,有前后9人皇室宗亲、满洲勋贵或者皇帝近臣担任过这一职位。其中,康熙朝5位、雍正朝4位。清朝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年大将军,就是其中之一。

但在康雍年间,也是清朝中央集权快速发展的时期,手握重权、一呼百应的“抚远大将军”对于皇权稳固的潜在威胁,可想而知。所以,这9位“抚远大将军”都必须是皇帝极为信任、倍加倚重的所在。

只是,这些让皇帝信任又必会严密提防的9位“抚远大将军”都落得何种下场呢?

康熙朝的5位“抚远大将军”

第一位:爱新觉罗·鄂扎

鄂扎,第三代豫亲王,清初猛将、“开国诸王战功之最”之豫亲王多铎的孙子。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任命这个比自己小一岁的近支堂弟为“抚远大将军”,率军征讨察哈尔兵大获全胜。

康熙四十一年,鄂扎病逝,康熙皇帝下令将其追封为“和硕豫亲王”,并命其孙承袭亲王爵位,善终。

第二位:马佳·图海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图海将军”的历史原型,康熙朝初期威名赫赫的一代悍将,属于那种“上马可攻城略地,下马能治国安天下”的全能型人物。巅峰时期的图海,于朝堂之上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兼领礼部尚书”,属于绝对的内阁首辅;朝堂之外,拜“抚远大将军”,在平定“三藩之乱”尤其是降服王辅臣的过程中,军功赫赫、贡献巨大。

康熙二十年,常年于外征战的图海积劳成疾,康熙皇帝特特命其回京养老,并亲自与乾清门召见、以示恩宠。康熙二十年年底,图海病逝,康熙皇帝给予了一个国家功臣该享的各种待遇。雍正二年,雍正皇帝感念图海功勋,将其追封为“一等忠达公”并“配享太庙”。

图海剧照

第三位:爱新觉罗·福全

顺治皇帝实际上的皇长子,康熙皇帝唯一的亲哥哥,曾因一句“愿为贤王”而错失皇位。

康熙二十九年,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拜福全为“抚远大将军”,随军出征。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福全亦跟随征战。康熙四十二年,福全病重,康熙皇帝亲往探视;福全病逝,正于塞外出巡的康熙皇帝急忙赶回京城,亲自祭奠;出殡之日,康熙皇帝再临府邸,号啕痛哭。

正如《清史稿》所载,“福全畏远权势,上友爱綦笃,尝命画工写御容与并坐桐阴,示同老意也”,能让康熙皇帝动真感情的兄弟,仅此一位而已

福全剧照

第四位:董鄂·费扬古

顺治皇帝最为恩宠之孝献皇后董鄂氏的亲弟弟,安亲王岳乐的手下大将,曾在平定“三藩之乱”和康熙皇帝第一次亲征准噶尔时有过卓越表现,军功赫赫。康熙三十五年,康熙皇帝第二次亲征准噶尔时,拜西路大军统帅——费扬古为“抚远大将军”,并在昭莫多之战中大败噶尔丹主力部队。

康熙四十年,费扬古在陪同康熙皇帝出巡途中患病,被送回京城以后不久病逝。康熙皇帝下令“赐祭葬、赠谥号”;雍正年间,费扬古入祀贤良祠。

清军平定准噶尔

第五位:爱新觉罗·胤禵

康熙皇帝皇十四子,雍正皇帝的同母弟弟,也雍正皇帝在“九子夺嫡”晚期最为强劲的对手。直到现在,仍有不少清史学者认为,是雍正皇帝夺走了本该属于皇十四子胤禵的皇位。

康熙五十七年,西北战乱再起,已经65岁高龄的康熙皇帝想再亲征,已不现实,于是便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代天子亲征”并未保卫西藏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康熙皇帝驾崩于畅春园,接过康熙皇权的雍正皇帝立即下令剥夺胤禵兵权,并将其召回京城,圈禁于景陵。或许因为是一母同胞,或许是因为胤禵再无威胁,雍正皇帝并未对其痛下杀手,一直将圈禁到乾隆年间。雍正十三年,雍正皇帝驾崩,继位的乾隆皇帝下令将胤禵释放,并于乾隆二年将其封为“辅国公”、乾隆十二年封“贝勒”、乾隆十三年封“郡王”。

乾隆二十年,胤禵病逝,乾隆皇帝赏治丧银一万两,赐谥“勤”。

胤禵剧照雍正朝的4位“抚远大将军”

第一位:爱新觉罗·延信

延信,皇太极长子豪格的孙子,早在胤禵出征西北时就跟随在侧,雍正皇帝召回胤禵的同时,命其接任“抚远大将军”。

雍正五年,在雍正皇帝彻底肃清昔日夺嫡政敌之后,便开始对延信这个手握重权但政治站位却极不明确地“抚远大将军”下手。因延信“结党胤禩”、“亲近胤禵”、“偏袒年羹尧”、“贪污军饷”等二十款大罪,雍正皇帝下令将其终身圈禁,并将子孙降为“红带子”。

雍正六年,延信被圈禁半年以后,病逝于禁所。

?第二位:年羹尧

年羹尧,最为后世所熟知的“抚远大将军”,也是清朝唯一一位汉族出身的“抚远大将军”。雍正皇帝最为恩宠的年贵妃,乃系年羹尧的亲妹妹,也就是说,年羹尧还是雍正皇帝的大舅哥。

“九子夺嫡”期间,时为川陕总督的年羹尧有效钳制皇十四子胤禵的西北大军,为康雍皇权的平稳更迭做出了巨大贡献。雍正皇帝继位后,视其和隆科多为“左膀右臂”,甚为倚重。雍正元年十月,青海叛乱,雍正皇帝任命年羹尧为“抚远大将军”,前往平叛,一直打到罗卜藏丹津仅率百余人遁走。

拥立之功、西北战功,再加上同雍正皇帝的特殊亲属关系,备受恩宠的年羹尧很快成为实际上的“西北王”,大权在握、不可一世。只是,进士出身的年羹尧却没能吸取前朝历代“功高震主、恃宠而骄”的经验教训,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被雍正皇帝钦赐三尺白绫。

雍正三年十二月,背负九十二款大罪的年羹尧被雍正皇帝下令赐死。

年羹尧剧照

第三位:马佳·马尔赛

马尔赛,上文提及之图海的亲孙子,雍正七年便官至“武英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雍正八年,便同张廷玉、蒋廷锡等人入职军机,翊赞机务。

雍正九年,大将军傅尔丹兵败,雍正皇帝拜马尔赛为“抚远大将军”,前往西北征讨。只是马尔赛并未像其祖父那样逢战必胜,反而因为贻误战机而被雍正皇帝下令处斩。

第四位:爱新觉罗·崇安

崇安,“铁帽子王”——代善的重孙,第六任礼亲王家主,第三代康亲王。

根据《爱新觉罗宗谱》的记载,雍正十年,马尔赛被处斩后,崇安接任“抚远大将军”,但却仅在九个月以后猝然病逝,年仅29岁。崇安病逝后,雍正皇帝虽然给予了“照例遣官致祭二次造坟立碑,令宗人府议加谥号”的旨意,但因其死亡过程太过迅速,又身居显要官职,所以后世多认为其并非自然死亡。

后记

因为西北战乱频繁,康雍两朝的“抚远大将军”几乎成为了常设官职,但因其位高权重、手握重兵又必然成为了康熙、雍正两代帝王必须予以绝对防范的对象。在宽仁如康熙皇帝手下,“抚远大将军”能够落得善终;但在多疑如雍正皇帝的手下,“抚远大将军”想落得善终本就不易,更何况类似年羹尧这般挑衅和作死。

只是,被赐自尽的年羹尧还不是最为悲惨的“抚远大将军”;身为皇室宗亲,获封“贝勒”爵位的延信,不光被圈禁至死,子孙后代也从“黄带子”沦为了“红带子”。就此来看,祸及子孙后代的延信才是结局最为悲惨的“抚远大将军”。参考文献:《清史稿》、《清实录》、《啸亭杂录》

#清朝#雍正#康熙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