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孩子做家务就给钱?家长得警惕:你的奖励或许在慢慢摧毁孩子

2020-11-04新闻23

给孩子奖励到底有没有用?

有粉丝留言说,“我起初为了鼓励孩子做家务,她每次帮我做了事,我就给她记一个小红花,十个小红花可以换一个小蛋糕。”

结果后来让孩子收拾玩具、整理衣服时,孩子却说,“妈,你要是不给奖励,我就不帮你做家务了。”

家长听了特别难过,觉得不应该这样给孩子奖励。

但另外有粉丝说,奖励挺好用。

她家孩子想买一个洋娃娃,于是她跟孩子约定,表现好的那一天可以给一朵小红花,集齐30朵小红花就可以换个洋娃娃。结果她孩子每天都表现挺好的,后来也真的就得到了洋娃娃。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会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给以奖励或者惩罚,但效果却不尽相同,那到底应该怎么给孩子奖励呢?多大的孩子适合呢?

心理学专家怎么说

心理学上的行为主义,就是专门讨论外在的刺激,也就是奖励或惩罚,对行为的影响。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做了这样一个实验,他发明了一种箱子,箱内有一个操纵杆,连接着一个供应食物的装置。

实验时,把饥饿的小白鼠放在箱子里面,它会在箱子里面乱蹦乱跳,偶然触到了杠杆,供应食物的装置就会自动落下食物。白鼠经过几次尝试之后,就“学会”去碰那个杠杆,不断按压直到吃饱为止。

就是依据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原理。听起来挺简单的,像前面我们提到的给孩子小红花做奖励,为什么效果不一定好呢?

在孩子做任务之前,就告诉他完成后能得到什么,其实这叫“贿赂”;而在孩子完成任务后才及时给出的奖励,这才能叫“强化”。

而用奖励来强化的使用非常复杂,要考虑很多因素,稍不留神就可能强化到错误行为上,或者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那我们来看看奖励的正确打开方式到底是什么样。奖励,是不是真正孩子所需要的

斯金纳的小白鼠,之所以能够被食物强化,有一个基本前提:它们当时很饿。这是行为的最基本的动力来源。

所以,当我们去强化孩子的某个学习行为时,不要忘记了,孩子究竟有没有对强化物产生需要。

正如小白鼠吃饱的状态下,即使知道杠杆按下去有食物,它也不会特意去按。

很多家长发现给物质奖励不好使了,究其原因,就是孩子平时的物质需要,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满足,他们并没有产生这方面的需要,这时候用物质去奖励的效果就不太好。比奖励更重要的,是内驱力

强化也是分等级的。

在孩子0~3岁阶段,我们家长用糖果奖励,或许能收获一枚超级听话的“天使宝宝”。但这样做并不持久,要逐渐从物质强化提升到口头强化,到孩子自己内心自我强化。

在斯金纳之后,另一位心理学家德西,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他让两组孩子分别去做题,第一阶段先是都无偿做题;第二阶段,一组孩子在做完题之后会得到奖励,而另一组则继续无偿做题。

第三阶段,他又让这两组孩子自己选择无偿做题,之前有偿做题的孩子不愿意无偿做题,而另一组本来就无偿做题的孩子,则更乐意选择解题。

结果发现,奖励组的学生在第二阶段确实十分努力,但第三阶段由于奖励取消,继续解题的人数就很少了,兴趣和努力程度都在减弱。

而无奖励组的学生,在第三阶段却仍有更多人继续解题,兴趣和努力程度都在增强。

「德西效应」表明,适度的奖励有利于巩固个体的内在动机,但过多的奖励却有可能降低个体对事情本身的兴趣,降低其内在动机。正确引导,发挥孩子内在驱动力

正如文章一开始提到的那个孩子,起初奖励政策还奏效,后来变得功利至极,对于家务完全不想承担一点责任。

所以,比起给孩子提前许诺物质奖励,还有一种更好的奖励方式,那就是去奖励孩子的内部动机。

从小多让孩子做做简单的家务,带孩子去超市时,让他帮着一起采购食材等,从一件件日常小事中让孩子获得成功的经验,让孩子的胜任感逐渐增强。

同时家长要学会赞美和鼓励的技巧,例如“你可以做到的”“肯定能行”。而当孩子做成一件事时,给到孩子行为本身的表扬和认可,让孩子明白自己哪里做得好,激励他的后续行为。

通过出色地完成一件件难度适当的事情,孩子的自信心得以提升,胜任感就会得到满足。这些才是高级的奖励和回报。

你们家的家务是怎么分派呢,小朋友几岁开始参与呢?欢迎来评论区一起分享吧!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