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行李的古今异义

2020-11-04新闻89

行李古今同义,是指出行时所带的衣箱、铺盖等。也作行理。使者。行李是一个古老的词汇,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沿用,通常指行旅人出门时所带的衣物、生活日用品等,并将其打包好能轻易携带。

“行李”本来应该写作“行理”。《左传·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无月不至。”杜预注:“行理,使人通聘问者。”出使的使者被称为“行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均设有“行人”一职,乃是掌管朝觐聘问的官员,后来就和“行理”一样用作使者的通称。《国语·周语》:“敌国宾至,关尹以告,行理以节逆之。”韦昭注:“理,吏也;逆,迎也,执瑞节为信而迎之。行理,小行人也。”按照韦昭的解释,“理”应该是“吏”字,“行理”应该写作“行吏”,这样一来就好理解了:“行吏”即出使的官吏。但是还有人认为“理”和“李”是通假字,章炳麟的《官制索隐》就持此说。唐人李济翁的《资暇集》认为“李”是“使”的讹误,“行李”本来应该写作“行使”,即出行的使者。

《左传·僖公三十年》最早使用“行李”一词:“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杜预注:“行李,使人。”清人郝懿行在《证俗文》中解释得最为明白:“古者行人谓之‘行李’,本当作‘行理’,理,治也。作‘李’者,古字假借通用。”

除了使者的意思,“行李”还可以用作动词,即出使。《魏书·宗钦传》:“顷因行李,承足下高问,延伫之劳,为日久矣。”宋人叶适《送戴料院》:“世路岂云极,念子行李频。”这里的“行李”都是出使的意思。

汉唐以后,“行李”开始指行旅,有时也指行旅之人。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写道:“追思往日兮行李难,六拍悲来兮欲罢弹。”杜甫《赠苏四徯》:“别离已五年,尚在行李中。”这里的“行李”指行旅。元人傅若金《送张秀才北上时将赴海》:“身逐征帆赴海涯,道逢行李问京华。”惕微《光复汤邑小史》:“舟行两日,遂抵兰溪,行李往还,此为通道。”这里的“行李”则指行旅之人。

大约从明朝起,“行李”开始演变为出门旅行所携带的东西,这个义项就此固定了下来,一直到今天还在使用。

#行李#指行#行理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