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芯”环境!“芯”人才!“芯”实力!

2020-11-04新闻8

11月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创新发展部副部长戴建军一行深入新区,调研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陈潺嵋参加调研。市政府研究室、市发改委、市工信局等单位参加座谈和实地考察。

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调研座谈会上,调研组一行详细了解了南京市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情况和江北新区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上的规划和具体实践,分析面临问题,听取意见建议,研究对策措施。

座谈会后,调研组一行深入企业现场考察,调研阿斯麦(上海)光刻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和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了解行业动态,并听取了企业对完善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的政策建议。

据了解,集成电路是国民经济领域的重要产业,作为南京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核心区,江北新区把握新一轮国家支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通过打造“芯”环境、汇聚“芯”人才、串联“芯”链条,加速“芯片之城”产业上下游企业集聚发展,举全力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芯片之城”。

早在2018年,江北新区就提出“两城一中心”的发展目标,即“芯片之城”、“基因之城”、“新金融中心”。“芯片之城”怎么做?如何做?从产业生态开始。

制度先行、大胆革新。江北新区充分发挥双区叠加的优势,通过政策的“精准滴灌”,全力打造等高国际规则的一流营商环境。

作为自主创新先导区,新区着力打造以“121”创新社区为代表的高端创新平台,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强化科技与经济对接、创新成果与产业对接、创新项目与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与其利益收入对接,充分释放各类创新资源的潜力与活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可以说,在‘121’创新社区这个物理空间内,创新有主体、产业有方向,孵化有生态、生活有品质,极大地激发了创新的动力和活力。”陈潺嵋说。

集成电路产业中涉及知识产权的部分较多,如何保障创新活力?新区也出招无数。依托中国(南京)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仲裁院等专业机构,构建知识产权大保护体系,缩短集成电路领域发明专利审查周期,积极鼓励集成电路企业申请国内外专利,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实施最严格的产权保护,为集成电路技术创新披上“护身符”。

围绕研发机构建设、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等方面,新区出台了创新创业“十条政策”、灵雀计划等大力度的扶持政策,围绕产业发展,又出台了《南京江北新区打造“芯片之城”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若干实施意见》、自贸区支持集成电路发展政策等相关政策,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水。

“筑巢引凤”,良好的营商环境自然也吸引了优质企业的入驻。

2016年,新区抓住台积电落户的机遇,以台积电为发力点,联合Synopsys、Cadence、ARM、GUC等优质企业,将全区集成电路产业资源配置提升至国际级领先水平,这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来自荷兰的阿斯麦(ASML)。光刻机是制造芯片最为重要的设备,几乎每一颗芯片都离不开高端EUV光刻机设备,而ASML是全球唯一能生产EUV光刻机设备的厂商。

目前,新区以IC设计为核心,着眼光电芯片、车联网、CPU/MCU、人工智能和 EDA 五大领域,集聚芯驰半导体、诺领科技、希烽光电等集成电路设计企业100 多家。中国 EDA 创新中心落户新区,华为鲲鹏、龙芯两大产业园在新区的建设正在加快。通过串联设计、制造、封测和原材料、设备等产业链上下游的全部环节,构建起“芯片之城”的“全流程”产业链。

在金融支持上,积极对接国家大基金等各级各类政府引导基金,组建新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集聚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基金20余只,为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投融资环境。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最重要的就是人才。新区先后引进2名诺贝尔奖获得者、56名中外院士团队,集聚各类高层次人才及留学归国人员超过5000 人。率先在南信大开展“双聘制”试点工作,推动新区产学研融合发展,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创办集成电路大学,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新区也将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规模超3000亿元,吸引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超3万人,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集成电路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人才引进和培养后,如何留下来?新区在落户安居、子女教育、健康医疗、个人所得税等方面对集成电路人才给予更大力度扶持,建立起从集成电路人才金字塔尖到塔基的全方位人才体系。

在公共服务上,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简称ICisC)是全国首批获得国家级“芯火”计划的项目之一,也是全国首个涵盖全方位产业要素的集成电路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市场化运营,为新区乃至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提供所需人才和技术支撑。

“新区专注集成电路发展,前景越来越广,道路也会越走越宽。”陈潺嵋说。

(来源|南京江北新区 编辑|郑好 江北新区融媒体中心出品)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