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草船借箭:曹操为啥宁可射光十万支箭,也不愿射火箭?傻子才会射

2020-11-04新闻20

《三国演义》之中最为经典,也是最精彩的一段实际上就是《草船借箭》这一回。这个故事到了如今可谓是家喻户晓,也最能表现诸葛亮的智慧。说的就是诸葛亮受到周瑜的刁难,要在十天之内造出十万只箭。

但是诸葛亮凭着超高的智慧,在一个雾蒙蒙的天气发出数十艘草船前往曹营水寨“借箭”。曹操在大雾之中看不清是否有敌军来袭,为保稳妥便命令手下的将士进攻。但是船上并未有士兵,全都是草而已,于是就这样,诸葛亮不到三天的时间就向周瑜拿出了十万只箭。

这个故事粗一看是诸葛亮神机妙算,智慧逼人。但实际上众人细想都会觉得有些不对。仅有一语可问,即曹操为何不直接用火箭攻击,而是非得浪费十万只箭呢?“火箭”这一词在当时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在战场之上,而为何曹操不用火箭攻击呢?

实际上我们先从原文来看一下,原文中说是诸葛亮是在大雾之中派遣出的草船。而我们都知道,大雾之时的空气能见度很低,实际上是一米之外不见人畜。这时候的曹操只能通过对方的雷鼓声判断大致的方位。

所以曹操是根本摸不清对方的底细,如若贸然使用火箭的话。对曹操来说,他又不知道对面有没有士兵埋伏,而火会明确的暴露己方位置,给予对方打击自己机会。出于谨慎,他自然不会轻易使用火箭。

而且火箭之上会附加可燃物品,至少易燃物与油是必须的。而大雾的天气,是即将变天的预兆,若是落雨的话,这花费了成本的火箭还没有尽到应有的作用便无用了。所以想当然的便也不会轻易动用。

罗贯中在这里写的诸葛亮神机妙算,算的就是曹操的心理,以及对天气的把握准确。是一环扣一环的算计,而不是仅仅只是一个简单的“草船借箭”的计谋。而在真正的历史上,草船借箭这件事情并不是这样的,甚至不是诸葛亮做的。

在《三国志·吴主传》中引《魏略》说到:“权乘大船来观军,(曹)公使弓弩乱发,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还。”

说的是汉时建安十八年(213年)曹蜀之间的濡须之战,孙权与曹操隔江相持月余之久,谁也没有打得过谁。孙权隔军相望觉得也不是一个事儿,于是就决定将自己去曹营之中亲自看看曹军的动向。

刚进曹军大营的时候孙权的船就糟了一顿猛箭乱射,箭太多也重了差点让船给弄翻了。于是孙权灵机一动把船给掉了一个头,让另一边也挨上一些箭,这样就平衡了。他继续晃晃悠悠的在曹营里面逛了一圈,看了看情况就回去了。

这孙权也没说是借箭,也没说是草船,就是单纯胆子大进去看看敌情。而著名的曹操口言“生子当如孙仲谋”也就是这里出来的。所以这也看的出来孙权是真的脑袋灵光,于是小说家们看到这一段之后就将其艺术加工了一下,套在了别人身上,但也整体是注意逻辑的。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