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拿银安置区建设的党员先锋队。 覃楚钧/摄
江南乡上和村娅景屯家庭水柜。 韦 哲/摄
达吽小镇举办美食活动驱动消费扶贫。 覃楚钧/摄
2020年9月24日,搬迁移民在拿银安置区就业创业基地务工。
七百弄乡弄雄村上肥屯村民蓝云的七百弄羊养殖示范点。喻湘泉/摄
工人在烹饪包装盐焗鸡。
百马乡中和村盘山公路。 韦 哲/摄
拿银安置区。 黄秉祥/摄
韦 哲
仲秋的大化山村,漫山翠绿,田野一片金黄。
在大化瑶族自治县24个未脱贫村,脱贫双认定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开展。
“最后一批未脱贫的1.73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现已全部达到了脱贫标准。”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书记杨龙文坚定地说。
大化90.1%的县域面积为大石山区,自然条件恶劣,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滇桂黔石漠化片区县、广西4个极度贫困县之一。
2015年底,大化瑶族自治县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9890户135738人,贫困村92个(其中深度贫困村46个),贫困发生率25.8%。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48万各族人民,开展了艰苦卓绝的脱贫攻坚战,全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胜利。
2016—2019年,该县累计脱贫18802户87122人,68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28%。
1 战天斗地创奇迹 千山万弄变通途
要致富,先修路。大化瑶族自治县干部群众齐心协力破解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攻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使千山万弄变通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克服了挖掘难题。山里到处是悬崖绝壁,有些地方挖掘机无法直接作业,只能采取人工开凿、挖掘机配合跟进的方法艰难挺进。板升乡八好村弄研屯至下麻屯的砂石公路就是这样,耗时3年才修通。
克服了爆破难题。北景镇可考村弄棒屯悬崖爆破时,9位年轻力壮的爆破工人从山顶吊下悬空钻炮孔,奋战25天才钻出78个炮孔,炸药也是一包一包从崖底吊上来灌装。4年多来,在建设屯级道路过程中,共打钻60多万个炮孔,使用2292.28吨炸药。
克服了修路用水难题。采取车运一段肩挑一段的方式将水运抵相关路段。硬化1公里公路,仅水费就需1.2-1.8万元。
此外,还克服了砂石、水泥等材料运输难题。
4年多来,该县共投入8.35亿元修筑屯级道路1502条、2347.28公里,解决了6.15万户30.99万人行路难问题,推动了扶贫产业走上持续健康发展的道路。
2 筑得广厦千万间 瑶山百姓俱欢颜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住在危旧土坯房里奔小康。”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千山万弄间奋力开展农村危房改造攻坚战,帮助群众排除万难,破解建房瓶颈。
由于不通公路,在深山沟壑间为贫困群众改造危房成为一项极具挑战的工程。一包水泥20元,但运费要25元,有的甚至高达50元。为了修建新房,村民不得不养马驮运建筑材料。2018年初,板升乡八好村弄腊屯罗桂超凿山建房,仅半年时间就有三匹马在材料运输过程中活活累死。
针对存在的种种困难和问题,大化瑶族自治县积极探索创新举措,压实主体责任,对各乡镇、各后盾单位实行红黄牌管理制度,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整体推进,加快进度。据统计,2009年开展农村危房改造以来,该县已经完成危房改造37600多户,让15万余人住上安全房屋。
这是一次彻底的农村危房歼灭战,“危改”完成后,大化所有群众都将能住上安全住房。
3 劈山凿岩修水柜 滴滴甘露润民心
大化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群众居住的山弄多达3300多个。每一个山弄就是一个漏斗,缺水问题非常严重,“一水三用贵如油,洗菜洗脚又喂牛”是生活在喀斯特地貌地区群众的真实写照。
广西地球物理勘探院曾在大化山区钻探水源,打了20多个井,有些井甚至深达300米,仍然找不到水。山里人畜饮水十分困难,缺水问题严重影响了群众的生活秩序及学校师生的正常教学。
几年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建成家庭水柜11766座、集中供水工程608处,并安装净水器1万多个,使得25.48万人(贫困人口7.89万人)用上干净水、放心水。
据介绍,该县推行“委托代建·共建家园”模式,由经验丰富的建筑能人与贫困户劳动力搭配,组建村级劳务施工队,承建家庭水柜工程项目,解决因时间紧、机械少、人工缺导致的建设效率低、进度慢、成本高等问题。实行工程奖补政策,对不通道路的农户建设家庭水柜时给予建材物料运输补助:距离公路200-500米的,给予5000元/户补助;距离500米以上的,给予1万元/户补助。另外,对建设家庭水柜缺水浇筑混凝土的农户按每座2000元给予补助。这些政策的实施,激发了群众积极性,加快了水柜建设进度。
4 改天换地圆梦想 搬离穷窝迎新生
移民搬迁挪穷窝是脱贫攻坚重要抓手。大化瑶族自治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与城镇化、特色小镇结合起来,将古江安置区作为县城AAAA级景区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发展与康美美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点与基点加以建设。配套建设了120栋骑楼,融合了布努瑶建筑风格、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素,挖掘人文底蕴、铜鼓文化、长寿文化、生态食材、特色美食,建设美食广场、美食步行街、酒吧街、风情购物街、达吽阁及其他配套基础设施,促进“产、城、人、文、景”五位一体有机结合,打造中国康养旅游美食天堂、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区、布努瑶特色小镇。
该县还在都阳镇满江村、六也乡豆也村、贡川乡清坡村等建设乡镇扶贫安置点共14个,形成以城镇带乡村的梯度开发格局。截至目前,累计搬迁6387户2882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6115户27761人、同步搬迁对象272户1066人。
5 美食驱动助脱贫 风生水起夜经济
大化瑶族自治县实施“美食驱动”战略,成立了美食办及民族餐饮文化研究中心。
该县立足生态优势,打造“地标”产品,使七百弄鸡、七百弄山羊、白玉薯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截至目前,共创出“三品一标”农产品20多个,被誉为中国绿色食材基地县。
大化还通过举办创意厨艺大比拼等系列活动,举办全国民族特色美食大联展,参加广西民族地方特色美食大赛和全国烹饪技能竞赛,展示地方生态食材烹饪的长寿特色美食魅力。
“实际上,一切为了扶贫。”大化瑶族自治县县长蓝胜说:“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将白玉薯、七百弄鸡、山羊等绿色食材创意打造成美食菜品和美食宴席,从而实现美食驱动消费扶贫的目标。”
如今,大化已经成为“中国长寿特色美食之乡”“中国康养美食之乡”,美食名气不断提升,其中“壮瑶大席”还荣获“中国菜·全国省籍地域名宴”称号。该县餐饮市场主体从2015年的760家发展到1691家,增加就业人数达3500多人,相当于创建3家大型企业。康养美食撬动的餐饮市场壮大了,旅游消费升温了,生态食材销售也顺畅了。
值得一提的是,该县以美食为媒,建设达吽小镇,改变了夜间“无聊”“无趣”“无味”的现状,撬动生态食材产业、县域旅游业发展,解决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夜街、达吽小镇,成为大化与周边县域老百姓的深夜食堂,“康养福地·美食之乡”品牌效应日益凸显,“夜市”“夜食”等多业态夜经济风生水起。
6 联建联养破瓶颈 产业发展上正轨
2016年以来,大化瑶族自治县共整合财政涉农资金7.736亿元用于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奖补,促进产业发展,群众增收。
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1.2亿元,用于建设“党旗引领·联建联养”扶贫养殖场427个。探索推广“乡村组织、多户合作联建、共管轮值联养、效益分配联享”联建联养模式,解决大石山区产业发展无资金、无技术、无资源等困难,有效提高贫困户产业覆盖率,共带动贫困户10547户41679人参与扶贫养殖场发展产业。
截至目前,该县发展七百弄鸡养殖400多万羽、养殖七百弄山羊13.876万只、养殖肉牛3.66万头、养殖香猪1.66万头。其中,已实现七百弄鸡出栏近30万羽,肉牛出栏1.75万头,肉羊出栏17.75万只,香猪出栏4.31万头,已回收湖羊扶贫养殖场羔羊2809只。
结合大石山区石漠化踪合治理,发展种植核桃面积24.2万亩,建成高产示范基地3.79万亩,已挂果面积约6000亩;发展晚熟柑橘、山葡萄等水果种植面积3.5万亩;发展“双高”糖料蔗种植面积8.97万亩;发展油茶种植面积2.5万亩;桑园种植面积1.94万亩。
经过几年的努力,该县产业发展逐步走上正轨。贫困户“5+2”特色产业覆盖率由2017年的60.86%上升到2020年的97.06%。“十大百万”扶贫产业工程上档进位。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由大化瑶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提供)
来源: 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