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特写 | 新规划春风起,小牛、新日将成又一波造车新势力?

2020-11-04新闻13

文:懂车的原创 李德喆

[懂车帝原创 行业] 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印发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规划中明确,未来五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要达到汽车新车销量的20%左右,也就是说,以当前我国汽车市场平均年销2500万辆新车计算,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要达到500万辆。

销量当然是政策最直观的体现。从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来看,新能源汽车年销量近几年都维持在100万辆上下。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疫情以来,全国各地陆续推出刺激新能源汽车的优惠举措,包括政府层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等等。巨大的增长空间也让其他行业企业开始跑步入场,像是近两年来,以小牛、新日为代表的传统两轮电动车企业纷纷放言要造新能源车,他们究竟能否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波新势力呢?不同的发展路径

提起小牛和新日这两家两轮电动车企业,相信很多人都不会陌生,也有很多消费者是他们的“忠实用户”。资料显示,小牛电动车成立于2014年,截至2019年末,已经在全球累计销售超100万台两轮电动车。而新日电动车更是有21年的发展历史,累计出口国家和地区也已经超过了100个。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的逐渐壮大,这两家企业也开始谋划进军新能源汽车市场。2018年,新日电动车宣布与传统车企华晨集团进行合资合作,而小牛电动车创始人也在今年投身创业阵营,目标瞄准的也是新能源汽车市场。

然而这两家两轮电动车企业选择的路径却是截然不同的。新日的电动车项目虽然两家企业合资,但是背后却有辽宁和江苏两地政府的支持。而是从推出的产品来看,也是以微型电动车为主,并且将于今年年底投放市场。

而小牛的电动车项目则是有着华为背景的创始人“单打独斗”,其选择了增程式电动车作为突破口,据了解,小牛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已经启动一年有余,在上海等地设有研发中心,样车也已经进入到了试制阶段。市场还有多少空间

从两家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所选择的发展路径来看,其实还是有相当大的机会的。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主要分为四个领域,其一是公共出行的网约车和出租车市场;其二是商用车领域的电动化;第三是以大中城市为主的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第三是四五线城市和农村市场,这些地区面临着即将释放的机动化出行需求,非常有可能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新的动力或者新的海量级的空间。

由此来看,小牛和新日所希望打造的产品基本上是想抓住低端及中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两个维度。而从这两个市场来看,目前,入门低端市场由于五菱宏光MINI的热销,让这一市场再度呈现火爆局面,而且包括之前像奇瑞推出的小蚂蚁车型、欧拉黑猫、宝骏E300等,市场对这一细分市场还是有着充分认可的。

相比之下,小牛的冲高或许更有挑战。首先是增程式电动车目前在国内市场凤毛麟角,只有上汽通用在2017年推出了一款别克品牌的VELITE 5,再高端一点,理想ONE虽然近来热度持续攀升,但也仅仅是小众品牌。其次,在20万元级别纯电动车市场竞争激励,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品牌,甚至是新势力品牌,都把20万元级市场当作最为看重的锚点。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最新发言中就谈到,未来五年,我国每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年复合增长率必须保持在30%以上。因此,从国家层面来说,还是希望有更多的新能源汽车企业涌入到市场中来。让消费者有更多可选择的余地,才能促进市场形成良性竞争,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会不会只是昙花一现?

其实,纵观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历程,也有不少拿到生产资质的新企业进入,当然也有一些昙花一现的车企因为经营不善,新车还没量产就已经被淘汰出局。

远的不说,就拿目前已经进入破产清算程序的长江汽车来说,两年多前,随着国家对新能源汽车补贴的退坡,公司开始出现资金流动性紧张的问题,据媒体报道,截至今年上半年,关于长江汽车的欠薪举报就有10多条。而长江汽车在两年前北京车展发布的多款新能源车型依旧停留在PPT上。

还有像曾经火爆一时,累计销量超过10万辆,现在仍能在街路上发现的知豆汽车,同样也因为补贴退坡导致企业难以为继,最终退出市场。

前文说小牛和新日有机会,一方面是因其在两轮电动车市场就有着庞大的客户基盘和口碑,另一方面也是他们对自身产品有着客观定位,找准了市场。

当然,想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获得长久发展,第一步还是要保证产品质量,无论是微型电动车还是增程式电动车,首先要重视产品安全性,包括车身材料、电池等方面的安全。此外,还要保证产品有较高的性价比,能够对现有市场产品造成“威胁”,而不是依赖国家补贴。这样才能在政策的春风中,成长为新势力车企中的又一方“诸侯”。

#21-30万#紧凑型车#mini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