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3日讯 为破解餐饮企业众多,监管人员少的难题,山东改革传统“人海”监管方式,增加数据开放度和利用率,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推行数字化监管,提升食品安全监管效能。
“你现在厨房里边存在着人员没戴工帽、口罩的行为,墙壁上还有苍蝇在飞,马上改正,抓紧落实。”
在聊城经济开发区蒋官屯市场监管所,所长王英武正在通过食安聊城智慧监管平台对辖区内的餐饮企业进行巡查,没多久,他就发现一家企业的后厨不卫生,并通过电话和短信息通知了企业负责人,企业很快完成了整改。
这家企业负责人陈春代表示,现在监控时时刻刻盯着他们,在做饭做菜的过程中就有了压力,慢慢地会养成一种好的习惯,不规范的操作以后也会慢慢减少。
而在以往,由于没有智慧监控设备,当地的监管人员只能每户挨个去检查,蒋官屯辖区有50多家餐饮和学校食堂,还有其他市场主体8000多家,而监管所的工作人员只有7人。
“当初一个工作状态,上午来了之后既要检查食品餐饮单位,还要检查食品经营单位,又要涉及特殊设备质量的监管,检查回来还要写报表、情况汇总,工作相当疲惫。”王英武告诉闪电新闻记者。
不只是疲惫,监管效能也不高。为了减轻监管压力,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引导餐饮机构引进人工智能技术和设备,通过智能摄像头对进入厨房未按照规定操作的行为跟踪抓拍,每家企业的监控设备均连接到食安聊城智慧监管平台,企业违法违规行为逐渐减少。
王英武表示,现在使用了食安聊城智慧监管平台之后,餐饮企业比以前规范多了,比如说带工帽、按规定着装、戴口罩、砧板不再混用等,这些情况都逐一落实了。
除了餐饮环节,流通领域的食品安全同等重要。周公河农贸市场是聊城周边最大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过去,由于货物流通量大,监管工作纷繁复杂。为此,当地开发了周公河农贸城可追溯平台,在商户的磅秤中加入了网络传输模块,食品交易过程中就可以实时收集供货商和消费者信息,商户不用再手写纸质的进货和销售记录。
“就是商户提前将供货商的信息和下游消费者的信息提前录入到平台,这个商户在交易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手机APP,点这个商户名称就通过这个智能磅秤,就可以将这个交易信息实时上传到这个平台上。”聊城经济开发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科科长范铮告诉闪电新闻记者。
目前,周公河农贸城可追溯平台已与食安聊城智慧监管平台进行连接,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即可追溯到源头。目前,聊城开发区已有1275个餐饮及食品经营单位“并网”、206户完成了视频接入,各经营主体责任意识明显增强、监管工作效能也得到极大程度的提升。
山东省市场监管局餐饮监管处处长周海亮认为,聊城经济开发区的这种监管模式还不错,值得借鉴。下一步,将围绕创新监管方式下功夫求突破,通过推进风险分级管理、智慧监管、企业自我承诺、政府购买第三方服务等手段,创新监管方式。
目前,山东已实现学校食堂“明厨亮灶”实现全覆盖;在16个市建成并运行18个餐厨废弃物专业处理设施,集中消毒服务单位餐饮具和食品相关产品抽检合格率分别达到95%和97%以上。
今年5月份,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公布了2019年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结果,山东食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等次为A级,连续六年处于全国第一方阵,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整体合格率均在97%以上。
闪电新闻记者 何则伟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