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会泽县吴顺柏:传统产业起家 新兴产业远航

2020-11-04新闻18

他赶上了这个好的时代,时代给了他展示自我的平台。他以传统产业起家,靠新兴产业远航,这就是吴顺柏的发展之路。

吴顺柏今年58岁,是会泽县金钟镇三家塘村人。出生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早期的他,是家中的老大,家里还有6个姊妹。迫于生活压力,1977年初中毕业后,他到三家塘小学当民办教师。由于业绩突出,1983年,他当上副校长。1984年,他被推荐为三家塘村干部,两年后被任命为村党支部书记。

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思路清晰,敢说敢干。1984年,吴顺柏带领村民绿化三家塘村的荒山8000多亩,协调省、市、县相关部门和以礼河电厂,修通了库区公路30多公里,争取到5艘机动船,让毛家村库区群众通路、通电的愿望变成现实。

为解决三家塘村富余劳动力务工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问题,1987年,吴顺柏带领群众承包修建辖区内6公里长的公路,并将结余的5万多元全部用于本村500多户群众的电网改造。同时,从上级争取资金10万余元,为全村400多户群众引来了自来水。

二十世纪末,会泽县决定建一个年产6万吨水泥厂。新水泥厂建成后,吴顺柏被乡党委推选为水泥厂的副厂长。

然而,新水泥厂生产的水泥不仅价格高,而且质量不稳定,投产第一年就亏损300万元。到了1998年,企业甚至连工资都发不出来。困境之时,吴顺柏以每年320万元的价格承包了水泥厂,并从外地聘请技术人员加强企业管理,对职工进行全员培训。在产品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吴顺柏还把产品价格每吨下降100多元销售。到第3年,年产量8万吨,水泥产品供不应求。

2010年,会泽县根据国家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决定关闭3家立窑水泥生产企业,并整合3家水泥生产企业合股共建一个年产60万吨水泥企业。吴顺柏主动出击,抓住这一机会成立了民营企业——会泽金塬水泥有限公司,并投入3.36亿元,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建成全市最大的单线水泥生产企业,完成年产12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技改项目,实现年销售收入4亿元、年上缴税收4000多万元。

2017年,会泽县启动了“易地扶贫搬迁县城安置”项目建设,吴顺柏的水泥厂有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企业发展迈上了快车道。

抓住国家大力扶持发展环保型绿色能源企业的机遇,吴顺柏投资3800万元建成余热发电厂,年发电3500万度,相当于1.2万吨标准煤的能量,每年还投入200万元绿化厂区环境。他的梦想是要把工厂建在公园中。

会泽县城每日产生200多吨垃圾,目前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现在有的发达国家在焚烧处理垃圾时,已经把垃圾处理厂与水泥厂建在一起,利用水泥窑1000℃以上的高温,让有毒的气体变成无害化气体。”吴顺柏在水泥厂投资7700万元,兴建一条垃圾无害化处理生产线,把焚烧垃圾的烟气抽入水泥窑中进行处理。这条生产线今年底建成投产后,将大幅减少焚烧垃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在企业发展的同时,他以敏锐的眼光,看准了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

今年,他投资1.5亿元,在怒江州泸水市六库镇流转土地3000亩种植咖啡。

“有火山灰的地方,种出来的咖啡才香。”吴顺柏跨界发展,念起了“咖啡经”,“怒江州六库种出来的咖啡,被评为全国口感最好的咖啡之一,很有市场前景。”

来源:曲靖日报

原标题:吴顺柏:传统产业起家 新兴产业远航

编辑:都市时报一点关注 施露

审核:祝小涵

#会泽县#吴顺柏#新兴产业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