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重点来了丨还在观望?未来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你惊喜

2020-11-04新闻3

11月3日,国新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请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和科技部、财政部、交通运输部有关负责同志介绍《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有关情况。辛国斌表示,这份《规划》的出台,是继《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后,我国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解决“充电难”:多部门统筹协调 提升用户充电体验

充换电基础设施是新能源汽车发展至关重要的环节,也是新能源汽车产业推广的重要支撑。解决“充电难”等问题便是实现《规划》目标的重点任务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辛国斌

辛国斌介绍,截止到今年9月,全国累计建设的充电站达到4.2万座,换电站达到525座,各类充电桩达到了142万个,车桩比约为3.1∶1。即便如此,相比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规模,我国充电设施建设发展仍然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部分充电桩难以进入老旧小区;已安装充电桩的场所也存在原有电力设施容量不足,需要扩容等问题。

为此,今后工信部将配合能源局等部门落实好《规划》提出的任务,加强与城乡建设规划、电网规划及物业管理等的统筹协调,加快形成适度超前、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高速公路和城乡公共充电网络,同时要依托“互联网+”、智慧能源推动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与统一结算,来提升服务保障水平,提升用户的充电体验,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营造更好的环境。

辛国斌同时呼吁广大消费者转变观念,充分认识到车电分离在购车成本、安全和便利性方面的优势,加大换电模式推广力度。

△财政部经济建设司司长 孙光奇

财政部经建司司长孙光奇介绍,此前,财政部已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地方开展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支持政策从支持购置,已经逐步调整为中央财政支持购置,地方补贴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下一步,财政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研究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的奖补政策,进一步调动地方和相关企业的积极性,为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创造良好的配套条件。

“小目标”:2025年新车销售占比约20%

《规划》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辛国斌认为,这一引导性目标,主要基于绿色发展和产业实际两方面考虑。

辛国斌表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不少国家已通过加大投资和补贴以及出台排放要求等拉动产业发展,并提出了力度较大的车辆电动化目标。

从产业发展的实际角度而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综合考虑产品的供给能力,消费者的消费倾向以及市场需求空间等因素下,有关部门也广泛征求了各方意见,并进行了深入测算分析。与去年年底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相比,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的目标已从25%下调为20%,体现出新能源汽车产业规划更加务实和科学。

辛国斌表示,当前,新能源汽车在购买成本、充电便利性等方面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未来需要从供给和需求两侧同时发力。在供给侧需,要围绕降低成本、提高安全等关键因素持续加强技术攻关,开发先进适用放心的产品,加快形成更大的市场竞争优势。在需求侧也需要强化政策引导,出台鼓励新能源汽车使用环节的优惠政策。

2035: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目前,仍有不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电池续航能力存疑,进而产生了对未来“换电模式”的观望和“里程焦虑”,一定程度影响了购车意愿。

《规划》提出深化“三纵三横”研发布局,而其中的“三横”,便是指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和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此,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关工程”这一专栏任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

科技部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表示,未来我国将围绕此技术,在电池的新体系、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方面进行一些超前部署,进一步推动动力电池向高比能、高安全的方向发展。他同时提出,电池的安全性仍是首要考虑因素,动力电池既要向高比能方向发展,又要考虑其高安全性。燃料电池的反战重点,则在于支持质子交换膜、催化剂、碳纸等核心材料以及与氢能相关核心技术攻关,在燃料电池的高性能、长寿命和低成本上下功夫。

记者手记:新能源汽车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不免会遇到一些阻碍与困难。《规划》的发布可谓正当其时,政策吹风会发言人的阐述稳健务实。“一蹴而就”未免过于心急,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让好政策踏实落地见实效,“拔得头筹”才是我们奋斗的意义。未来的新能源汽车,值得期待!

制片人丨王宇 申珅

主编丨李雯婷

记者丨姜昊宇

摄像丨余樵

视觉丨毕野

统筹丨关红妍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