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汉人文化传承中,有这么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寻根问祖,去山西洪洞大槐树,哪里是我们的根”。
同时全国各地发现的各族族谱中,有大批量的族谱,把自己的祖宗发源地,写到了山西洪洞大槐树。
似乎从例证上看,“山西洪洞大槐树”为“汉人发源地”成为了事实。但是事实可能真的不是这样的?是我们的先辈在口口相传中,把事实给夸大了。
“大槐树”并不是我们汉人的起源之地,而是因为一个特定事件,造成了大量大槐树人,走向了全国各地。造成了全国各地都有家族指向大槐树的事实。进而出现了汉人起源“大槐树”的浪漫传言。
“大槐树”浪漫的起源很血腥
蒙古人建立元朝后,没能完全处理好民族矛盾。当黄淮流域水灾不断,造成大量饥民之时。整个矛盾被完全激化,大约是从公元1351年开始,元朝陷入了长达10余年的战乱。
在这场战乱中,有起义的农民军和元朝的中央军对抗杀戮,也有农民军之间为了利益瓜分而互相干架。当朱元璋打败同样是农民军出身的对手陈友谅、张士城、方国珍,并于公元1367年前后成功完成北伐,驱赶元朝皇族回草原。
元末争霸中,各方势力为了补充士兵,可谓是把所有青壮年都消耗一空,尤其争夺最激烈的中原地区。《明太祖实录》记载中原地区是“积骸成丘,居民鲜少”、“多是无人之地”。
面对“人力不至,久致荒芜”的现实,朱元璋当政立国后,做的头等大事,就是重新分配全国的劳动力。人口多的地区,向人口少的迁移。
由于迁移目的地,都是较为富饶的地区,老百姓并没有大规模抵触,非常乐意接受,尤其是那些在当地没有资产的“无产人士”,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个天大的好机会。这即为“大槐树”浪漫产生的土壤与背景。
朱元璋的大迁移
“丧乱之后,中原草莽,人民稀少,所谓田野辟,户口增,此正中原之急务”
朱元璋在萄州苏琦的建议下,于洪武六年(1373年)开始谋划迁移,至于迁出地是哪里,明朝在综合统计后,把山西作为了重要的人口输出地。原因很简单,当时山西人口有403.04万人,而河南、河北相加也不过400万。人口密度上看,山西是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此朱元璋还说过“山西民众而地狭”。
输出人口地确定了,人口输入地上,朱元璋有点小私心,第一批大规模移民是从山西,移民至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垦荒。可见贵为皇帝了,朱元璋还是有颗建设家乡的心。
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朱元璋的这次迁徙,并不是仅仅只有“洪洞大槐树”迁移。根据目前已知的记载,朱元璋是主要号令山西迁出移民,而按照明初山西的行政区划,所谓太原指太原府,辖6个州20个县;平阳即平阳府,辖6个州29个县;泽是泽州,为省直隶州,辖4个县;辽是辽州,省直隶州,辖2县;沁指沁州,省直隶州,辖2县;潞是潞州,省直隶州,辖6县;汾指汾州,省直隶州,辖3县。这样,明初山西移民就涉及到2府、17州、66个县。
与此同时朱元璋的迁徙计划,持续的时间非常的长,从洪武六年(1373年)开始了,直到永乐十五年(1417年)才基本结束。而这次大分配的结果,造成的一个社会现象,就是山西人遍布了全国。成为“问祖大槐树”说法的直接来源。
至于为什么从山西迁移民众在全国,最后在传言中成了“大槐树”,目前已经无从考证。只有2个主流说法,有人说是因为“大槐树”是移民出山西的必经之路上的标志物。在文化教育普遍不高的情况下,老百姓把它作为了自己对家乡最后的怀念。
还有一个说法则比较直接了,就是因为山西洪洞地区迁徙的人最多。量在哪里,出人才、出读书人的机会更多,渐渐的在文字记载上,山西洪洞就成为了这次移民的代称了。
至于山西大槐树,有何特殊性?为何全国各地都有人,去哪里寻根问祖。因为它代表了明朝的劳动力再分配这件事,同时象征了山西走出的人,落叶归根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