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明仁宗朱高炽——一个好太子,就能成为“好皇帝”?

2020-11-04新闻34

作为一个没啥影响力又水平不咋地的小破自媒体,辛辛苦苦地写文章然后时不时地再被读者老爷们臭骂个狗血淋头,对于我来说已是常态。当然,也不排除某些时候会按捺不住火爆脾气跟人家掰扯几句,但往往也不会有任何正面或积极地反馈,所以渐渐也就没了争执的心思。不过对于在合理范畴内的讨论甚至是争执,我还是非常乐意跟大家分享自己的观点的。

比如之前曾写过一篇文章,讨论宋仁宗赵祯之仁,期间信口开河的说到了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孝宗朱佑樘。对于这两位在史书中口碑很不错的皇帝,我是有些不同意见的,于是遭到了某些读者朋友的反驳。

以我个人极不靠谱和非常反动的观点认为,朱高炽和朱佑樘之所以名声挺好,根本原因在于他们是明朝十六帝中唯二跟文人士大夫集团关系融洽的(没算朱允炆)。除此以外,从朱元璋到朱由检,明朝的皇帝们无不跟文官士大夫斗了个鸡飞狗跳,君臣关系极度恶劣。在这种情况下,掌握了笔杆子的士大夫自然不会对皇帝“笔下留情”,所以我们才在史书中看到明朝的皇帝基本没有几个是正常的——要么是杀人狂魔,要么是不务正业,要么是好色如命,要么就沉迷于炼丹成仙。至于一身怪癖的那就更普遍了,斗蛐蛐的、干木匠活的、贪玩荒唐的、吃错药的、当宅男的,连死得莫名其妙的都有好几个,各种明宫奇案层出不穷。

总之,凡是跟士大夫关系不睦甚至大打出手的皇帝统统都要批倒斗臭,而朱高炽和朱佑樘作为明朝皇帝中少有的亲近士大夫的异类,自然要竖为典型高高捧起,哪怕他俩排个气那都得是香的……客观的讲,明孝宗朱佑樘算是个不错的皇帝,但“明朝最好的皇帝”这顶大帽子怕是连他自己都不好意思戴——你把洪武大帝和永乐大帝往哪儿摆?而且正是因为朱佑樘的纵容导致士大夫的势力迅速膨胀,结果让他的儿子明武宗朱厚照吃了老大的亏,最后落得个不得好死的下场,连其后继位的朱厚熜都跟着倒霉。

至于弘治中兴,这种所谓“盛世”的玩意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百个也有八十个,从来不算什么稀罕东西。光在明朝,能扒拉出来的就有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成化新风、嘉靖中兴、隆庆新政、万历中兴等等一大堆。弘治中兴在其中肯定不是最滥竽充数的那个,但要将其往更高处捧难度也着实不小。

当然,本文主要说的还不是朱佑樘,而是朱高炽——一个能当好太子的家伙,就一定能成为能被史书认证的“好皇帝”吗?

太子想从“预备皇帝”转正,通常得先学会“坑爹”。

在如今的古装影视及文学作品中,“太子”是个出现频率颇高的角色,而且给人的印象一般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地位极高,权力极大,众星捧月,简直可以为所欲为。当然,太子一般还都是大帅哥,受到万千无知少女的青睐和追逐,天生就是人生赢家。

不过,如果能让那些在真实的历史中当过太子的家伙们转世重生、现身说法,那么他们大多会告诉你——这个破太子谁爱干谁干去,如果让我再干一回,还不如去死!而南北朝时刘宋的那位差点当上太子的新安王刘子鸾说的那句“愿身不复生王家”(《宋书·卷八十·列传第四十),弄不好就是他们真实的心声。

因为

太子这个职业是如此高危,但依然有无数人为之前赴后继,其实原因很简单——一个是没得选(太子是由皇帝册立的,而且理论上要遵循嫡长子继承制),再者就是有得选,像汉光武帝刘秀的废太子刘疆那样懂得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聪明人也是少之又少。毕竟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名头的诱惑力,可不是一般人能抵抗得了的。

于是如何“做好”太子这份工作,别让皇帝老子一时兴起将自己打落到十八层地狱(被废掉的太子通常没有好下场),就成了无数“预备役皇帝”必修的一门功课。

在中国的历史上,汉代的太子们是最倒霉的,毕竟他们没有多少经验和教训可以遵循,所以显得比较有“个性”。像刘邦粗豪无忌,刘盈却怯弱好仁,刘彻施政严苛,刘据却偏偏为政宽厚——这样跟皇帝老子争民心的太子儿子,不废掉、弄死简直就没有天理了!

汉宣帝刘询的太子刘奭则是另一种情况。这位后来的汉元帝可能是读书读傻了,从小就“柔仁好儒”,死活看自己那个崇尚法家的皇帝老子不顺眼。不仅如此,他还动不动就蹦出来“直谏”,充当滥好人,气得刘询差点废了他:

“宣帝作色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且俗儒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乃叹曰:‘乱我家者,太子也!’由是疏太子而爱淮阳王,曰:‘淮阳王明察好法,宜为吾子。’”(《汉书·卷九·元帝纪第九》)

托了刘奭早死的老娘——恭哀皇后许平君的福,刘询最终还是没舍得废了他。不过刘奭在即位后,终于明白了当皇帝的不易和老爹当年所为的“伟光正”,于是一脚把当初被他奉之为神明的大儒们踹到了一边,甚至扶植宦官对抗这帮野心勃勃的家伙。所以在史书中,刘奭的形象一下子从“圣明太子”变成了“无道昏君”,甚至还把西汉衰亡这口黑锅也扣到了他的头上。

中国人敬祖奉宗,所以遇到难题通常去老祖宗那里寻找答案。既然有两汉的太子们趟雷在前,他们后世的同行们自然可以从中寻得“妙计”。

于是两汉之后的太子,大多没了刘盈、刘据们的“个性”——甭管心里有多不乐意,但只要皇帝老子指东,他们绝不往西,让他们打狗,绝对没人骂鸡……反正坚定不移的当皇帝老子的乖儿子就是了。与此同时,还要高举孝字大旗不动摇,全心全意的侍奉老子。

至于自己真实的想法……反正太子当好了才能当皇帝,当了皇帝以后就不用再装乖儿子,自然可以为所欲为。所以眼前最重要的还是扮演好太子这个“角色”,先把自家老爹坑好再说。

在“坑爹”方面,史上最著名的例子就是隋炀帝杨广。

身为皇帝中一夫一妻的典范,隋文帝杨坚的5个儿子均为独孤皇后所出,其中杨广排行第二。所以按照嫡长子继承制,太子是轮不到杨广当的,这个位置理所当然的归他大哥杨勇所有。

不过杨勇这个倒霉孩子显然在上历史课时没好好听讲,完全没意识到当太子的危险性。所以还没等继位登基就开始放飞自我——杨勇不但招揽了一大堆在当时很有名的文人,跟他们交往密切,而且还曾违背礼制接受百官的朝见,引起了杨坚的不满。更要命的是,杨勇不但喜欢奢侈而且非常好色,在自家后院里塞了一大堆女人,为此冷落了太子妃元氏,导致其抑郁而终,这下可惹火了他老娘。话说杨勇他老娘可不是一般的老娘,那可是将雄才大略的隋文帝杨坚管得死死的极品老娘——杨坚一生为独孤皇后“守身如玉”,临老了终于搂不住火出了把轨,结果独孤老娘大怒之下宰了小三,杨坚老爹也只敢以离家出走表示抗议(结果还迷路了)……

所以独孤老娘自然是越看杨勇越来气,相反二儿子杨广的表现简直就是乖宝宝级的,一举一动都完全符合老娘的价值观:

“晋王知之,弥自矫饰,姬妾但备员数,唯共萧妃居处。皇后由是薄勇,愈称晋王德行。其后晋王来朝,车马侍从,皆为俭素,敬接朝臣,礼极卑屈,声名籍甚,冠于诸王。”(《隋书·卷四十五·列传第十》)

杨坚怕老婆,所以独孤老娘对于朝政就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力,她对于杨勇、杨广这哥俩的观感自然会影响到杨坚老爹。于是倒霉的杨勇最终被废,杨广顺利的当上了太子。

而当杨广从太子晋升为皇帝以后,自然不用继续伪装,也没有爹娘可以继续坑,于是曾经的乖宝宝一下子就变得比曾经的坏哥哥更过分无数倍。他不但奢侈无度,而且滥用民力、肆意征伐,当然小老婆也搞了一大票,仅用了十几年的工夫就将他老爹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给弄没了。

当然像杨广这样演技如此上佳的太子毕竟是少数,但当太子和当皇帝时的政见、好恶和言行等存在较大差异的现象,在历朝历代的皇帝中却是极为普遍的。限于篇幅所限,在此不再一一举例。

但不管是本色演出还是坑爹表演,历史上最终能够顺利“毕业”的太子们,基本上都能称得上是好太子,起码在自己皇帝老爹的眼里是个“好太子”,否则根本就不可能有机会即位。事实上,在我随便统计了一下的两汉(含新莽)、两晋、隋、唐(含武周)、两宋、元、明、清这几个王朝曾出现过的100位太子中,“好太子”也仅有68人,剩下的除了早夭或病亡的15人外,统统都是没坑好爹的“坏太子”,下场自然极其悲惨。

朱高炽做太子时的“逆子”表现,恰恰是他得以自保的主要原因。

“好太子”才能当上皇帝,那么“坏太子”就毫无希望了吗?显然不是这样,毕竟万事总有例外,明仁宗朱高炽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

朱高炽的太子生涯漫长且曲折——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被册立为太子,到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登基为帝,他足足当了21年的太子。而且在此期间朱高炽几乎天天、处处跟老爹朱棣顶牛作对,在这种情况下他不但顽强保住了太子的位置,最终还能高高兴兴的当了10个月的皇帝,简直堪称是个奇迹。

为啥说是奇迹?21年的太子生涯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上并不稀罕,但事实上那些能在太子的位置上坐了20年以上的家伙们基本都没啥好下场。尤其是再摊上个强势的老爹,比如玄烨、刘彻、李隆基啥的,给这帮六亲不认的皇帝当太子,还不如直接抹了脖子比较痛快。

与之相比,明成祖朱棣在霸道和狠辣上不遑多让,更要命的是相较于胤礽、刘据和李瑛之流,朱高炽更像个十足的“逆子”——这样的太子能在21年的漫长时光里始终活蹦乱跳,既没被废也没被弄死,最终还接了老爹的班,这要不是奇迹的话,人间还有奇迹吗?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一下当时大明朝的局势,就能发现这个所谓的奇迹,其实也没那么多玄妙。

明太祖朱元璋生下了一大票儿子,而且还早早给他们定下了规矩——太子是嫡长子朱标的,哪怕是朱标早死也轮不到其他兄弟接班,而是由其最年长的儿子朱允炆接任皇太孙(为啥不选朱标的嫡次子朱允熥,我也搞不懂)。所以皇位压根就跟朱棣没有半毛钱的关系,逼得这位朱老四只好打着“靖难”的旗号从自己的大侄子手里抢。

因此朱棣“得位不正”这一条基本上已经被盖章定论了,他自己心里很清楚,也很有危机感。因此朱棣在位的20多年中始终在不停地折腾,无论是削藩、大举征伐、下西洋、迁都北京、修《永乐大典》还是加强特务政治,其实都是在努力树立和巩固自己的正统地位、维护自己的统治基础。

其实这也不奇怪,基本上所有“得位不正”的、尤其是那些还非常有能力和作为的皇帝,都会有极强的权力欲和猜疑心。比如唐太宗李世民,这位首开了干涉起居注和史官修史这一恶例的贞观大帝,就是整天疑神疑鬼的觉得人人都在说他的坏话,非得亲眼看看才放心。

朱棣在像李世民那样全心全力打造出一个“盛世”,以证明自己无愧于那张龙椅。同时对于反对者也毫不客气,杀的杀、抓抓,至于那些曾手握重兵的“塞王”(即镇守边塞的藩王)兄弟也统统被他内迁当起了太平王爷,再也没了向他们的四哥学习发动“靖难”的机会。

这样一来,整个大明朝还能对朱棣手中的权力造成威胁的,似乎就剩下了那个“逆子”朱高炽了吧?

朱棣的儿子不多,除了早夭的朱高爔以外,剩下的只有长子朱高炽、次子朱高煦和三子朱高燧。对于朱棣来说,这仨儿子能力都不差,接他的班都不是问题,关键在于选谁。

而且这仨儿子可谓是“各具特色”——朱高炽是嫡长子,是天然的皇储人选。而且他为人宽厚,擅长文治,是个合适的守成之君;朱高煦则以武功闻名,颇有乃父之风,“成祖以为类己,高煦亦以此自负”(《明史·卷一百十八·列传第六》),深受朱棣的喜爱;朱高燧则为人阴沉,擅长权谋手段,而且与两位哥哥为争太子之位斗得不可开交相比,他表现得比较低调,弄不好会是又一个唐高宗李治式的人物。

对于朱棣个人的喜恶而言,他更青睐于次子朱高煦,所以这个感性的帝王曾经近乎赤裸裸的暗示,要将大位传给这位汉王:

“六月,癸丑朔,燕师将渡江,盛庸扼之于浦子口,败之。燕王欲且议和北还,适高煦引兵至,王仗钺拊其背曰:‘勉之!世子多疾。’于是煦率众殊死战,庸兵失利,退屯高资港。”《明通鉴·卷十三》

而对于朱高炽,朱棣则毫不掩饰自己的厌恶。话说换成我们是朱老四,也会觉得这个倒霉儿子像是隔壁老王的种——史载朱棣 “刚果善断,能决大谋。用兵常以少击众,开阖如神”(《续藏书·卷九》明·李贽),绝对是杀神一般的人物;而朱高炽呢,不但身体肥胖而且腿脚还不好,连行动都不方便,更别提马上征战了(估计他的体重连战马都扛不动)。所以朱高炽只好喜文厌武,这难免让一生以征战为乐的朱棣感到失望。在个性上,朱棣杀伐决断,行事一言而决,毫不拖泥带水;而朱高炽则“端重沉静,言动有经”(《明史·卷八·本纪第八》),翻译成大白话就是个磨磨唧唧的慢性子,自然更不招急性子的老爹待见。

所以,如果朱棣是个任性而为的昏君,朱高炽绝对没有可能继承他老爹的大统。被废对他来说可能是最好的下场,被赐下毒酒一杯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而朱老四毕竟是雄才大略的一代明君,其作为与功业在中国两千多年的王朝史中的近500位皇帝中也能名列前茅,自然不会仅以自己的好恶来决断帝国的未来,而是要做全盘的考虑。

这样一来,朱高炽就是朱棣最佳的接班人人选了。

为啥?首先,在朱棣称帝后,无论是对他还是对他的帝国而言最大的困扰就是“得位不正”。在这种情况下,朱棣非常重视“正统性”——如果在选拔太子的问题上公然破坏嫡长子继承制这个当时的“普世价值观”,则意味着朱元璋之后大明朝的两任继承人(朱允炆再次被无视)的帝位合理性都存在重大瑕疵。这毫无疑问将会给大明江山和后代子孙埋下个定时炸弹,带来无数隐患。为了避免这个严重的问题,朱棣别无选择,就算他再喜爱朱高煦,太子之位也得给朱高炽。

其次,大明朝的最初两位皇帝(朱允炆再再次被无视)都是“杀手”级的人物,不但对外攻伐不绝,对内统治也毫不手软,杀得人头滚滚实在是太常见的事情。然而朱棣很清楚,这种强硬的统治手段是不能持久的,大明朝想要国运长久就必须适当做出一定的妥协,尤其是对已经被老朱家杀得吓破胆、恨透腔的士大夫群体。不过这种事情朱棣不可能也不屑于去做,只能让儿子代劳,显然朱高炽又是最好的人选。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朱高炽这个太子当得实在是太聪明了。

前文说过,做一个“好太子”最重要的是得学会“坑爹”——这是个普遍的现象和常见的手段,但绝对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比如说对于朱棣就是如此。

这位永乐大帝极其骄傲和自负,而且极度秉持实用主义原则。所以在别的皇帝那里通常都会混得不错的马屁精,在永乐朝普遍不怎么得志,还经常倒霉。所以对于朱老四来说,常规意义上整天装乖儿子的“好太子”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现在对他手中的权力毫无威胁而又能在将来给大明江山带来好处的太子,才会是他选择的对象。

朱高炽当太子显然对于大明朝的将来是有好处的,那么他现在会不会威胁到朱棣的权力呢?当然不会,而这就是朱高炽最高明的地方。

他从一开始就旗帜鲜明的亲近文官、崇尚儒学,“好学问,从儒臣讲论不辍”(《明史·卷八·本纪第八》),每当朱棣打压迫害文官,朱高炽都不避嫌疑、哪怕因此招致他的皇帝老爹的厌恶也要竭力救护。因此他很快就赢得了文官们的一致好感,成了他最大的支持力量,甚至有不少文官宁可冒着生命危险也要维护朱高炽。

对此,朱棣曾表现出极大的反感,几度对朱高炽进行申斥甚至做出要废掉他的表态。可是在朱老四的内心里恐怕早就乐开了花——毕竟秀才造反,十年不成嘛。光靠着一帮文弱书生摇旗呐喊的太子,能对皇帝造成什么实质性的威胁?

相反,朱高炽最大的竞争对手朱高煦因为以武功著称,在靖难之役中屡立功勋,所以与军方的勋贵、将领关系莫逆,也成为他在夺嫡中最大的依仗。如果朱棣当上皇帝后就命不久矣,能得到军方全力支持的朱高煦显然就是最好的太子人选,可问题是朱老四即位时才40岁出头,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显然一时半会还挂不掉。这样一来,可能会控制住一部分兵权的朱高煦对于朱棣来说,非但不再适合当太子,相反倒成了一种威胁。

所以哪怕朱棣表现出对朱高煦再大的喜爱,这种喜爱也不可能大过他对于权力的热爱。所以朱高煦注定只能成为朱棣磨炼朱高炽的一个工具,皇位其实早就离他遥不可及。

而朱棣、朱高炽父子俩持续21年“八字不合”的表现,看上去可能更像是一场配合默契的“表演”——朱棣通过不断的打压太子树立自己牢不可破的权威,同时又用对储位犹疑不定的表现对潜在的野心家进行“钓鱼执法”(朱高煦和朱高燧先后中招),还能够对朱高煦这个未来的帝国接班人进行打磨锻炼,可谓是一举多得。而朱高炽则不断强化自己“崇儒好文”的形象以巩固基本盘,同时消除皇帝老爹的猜忌,并为未来接班后打下了牢固的政治基础。

帝王心术……想想就可怕啊。

朱高炽若不早死,还能成为儒家眼中的“好皇帝”吗?

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在第五次北伐归途中病逝,朱高炽顺利接班。然而仅仅10个月之后,他就猝然去世,连死因都留下了无数悬疑(有种说法是被那位“好圣孙”朱瞻基弄死的)。

辛辛苦苦的当了21年太子,结果好不容易当上皇帝可以为所欲为了,还没熬过一个年头就挂掉,这无疑是个悲剧。但就朱高炽的身后名而言,却未必如此。

从朱高炽短暂的皇帝生涯来看,他确实坚持了自己在当太子时的政治主张。比如他释放并重用了夏元吉、吴中等曾被朱棣监禁或贬黜的官员,平反了一大堆冤案,还取消了下西洋和边境的茶马贸易,并停派了采办黄金和珍珠的使团。当然,朱高炽采取的最为激烈、也最为“反爹”的一个举措就是想把国都迁回南京。可惜这事八字还没一撇,朱高炽就莫名其妙的死掉了,而“好圣孙”又对此毫无兴趣,于是大明朝的国都依旧是北京。

正是因为朱高炽的“始终如一”,所以在他死后赢得了士大夫的好评如潮:

“在位一载,用人行政,善不胜书。使天假之年,涵濡休养,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明史·卷八·本纪第八》)

可问题是,若朱高炽“使天假之年”,真的能“德化之盛,岂不与文、景比隆哉”吗?

这事可真不好说。

前边说过,朱高炽能苦熬过21年保持太子之位不坠,最大的依仗就是有文官的支持,同时又因为文官天生的“废物”属性消弭了朱棣的戒心。所以在他登基以后,理所当然的要对文官予以回报,否则会被视为忘恩负义和心性凉薄,以后还有谁替他卖命?

不止是朱高炽,任何一个头脑正常的皇帝都很清楚,在帝位更迭期间,新帝的统治基础和能力都是最薄弱的。在这种关键的时候,只能依靠自己的基本盘并通过大肆封赏功臣、做出让步和妥协,才能稳固住自己的权力。至于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治理国家,那是以后的事,在这个关键的时刻根本排不上号。

起码我个人认为,朱高炽在他那短暂的10个月里所做出的决策,并不能代表他的政治观点和治国理念,起码不完全是。那只是任何一个皇帝刚即位时都会采取的常规操作而已。

理由很简单。朱高炽即位时已经47岁了,而且有着战争、当了21年太子甚至是时常替自己老爹监国的丰富经验,尤其是经受住了夺嫡的严峻考验,已经是个非常成熟的政治家了。尤其是朱高炽有着很高的政治智慧,又被老爹磨练出一肚子的“帝王心术”,所以他很有成为一位明君的潜质。而作为明君最基本的素质就是不被任何势力所左右,而坚定维护自己的主张和利益。

所以若朱高炽“使天假之年”,恐怕他感兴趣就不会是什么“德化之盛”了,而是调过头来收拾那帮正在欢呼遇到一位“好皇帝”的士大夫们——毕竟对于作为皇帝而非太子的朱高炽而言,士大夫可不是什么好玩意,他们一得志了皇帝就要倒霉。远的教训有两宋,近的更不用提,就是他的堂兄朱允炆那个被一群儒生一忽悠就瘸的书呆子,朱高炽怎么可能对他们没有防范之心?

结果令朱高炽万万没想到的是,老天爷只给了他10个月的时间,连当皇帝的常规操作还没搞完就莫名其妙的挂掉了。然后士大夫一边捶胸顿足的哀悼他们的“好皇帝”,一边把朱高炽吹捧上天,成了百年不遇的圣君。

于是朱高炽又莫名其妙的得了个“仁宗”的庙号——话说在史上能拿到这个庙号的汉人皇帝,除了朱高炽外只有宋仁宗赵祯。不过要是他“使天假之年”,估计弄不好士大夫们就得改主意了。

#明朝#朱棣#太子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