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此生此世,愿我如星君如月;若有来世,愿我们不复相见

2020-11-04新闻23

我妈曾经说过:“找外国人,你们能有共同语言吗?” 我当时好气又好笑,想长篇大论反驳她一下,但是我绝对会带着十足的怒气去怼她,她也不会有耐心听我说完。在多年以后的今天,阳光灿烂,和风晓畅,我突然想聊聊异国婚恋里文化差异这件事。

是在酒吧遇到他的,那天是万圣节,大家都穿着奇装异服。我穿着蓝白条纹的海军制服,他穿着蓝白条纹的衬衫,因为他们国家不过万圣节。初见时惊鸿一瞥,他的眼睛很好看,一笑间一船清梦、满天星辉。于是我被他的纯净和可爱吸引到了,或许我的洒脱豪爽的样子也符合他的心意,我们就顺其自然地开始交往了。

我们在相遇之初,就已经消除了一些基本的文化差异,在交往过程中,也非常尊重我们的一切生活习俗。

从地点上来说,国内很多传统的人会觉得去酒吧的统统不是好人,可是那时候我已经混了6、7年的酒吧了,对酒吧文化这一事自然有着自己的认知:中国人好客,喜欢和朋友在家里见面;外国人则是和朋友在酒吧见面,喝喝酒聊聊天,当然酒吧是男女邂逅相遇的一个好场所,但是大多数人的目的并没有那么复杂,去酒吧的大多数也是正常人。在过去这些年里,我们曾经各玩各的,彼此不会猜忌和限制,如果在某个酒吧遇到了我和朋友们,他会很绅士地给我们买酒,如果有人过来和我示好搭讪,只要在礼法之内,他会觉得很开心。当然这个因人而异了,人性都是相通的,我身边也有不少人被老公限制去酒吧,不能随意交朋友,实时汇报自己在做什么,不能有超过两三小时的失联。我只能说,可能是女方太美激发了一些偏执狂的控制欲,我这种人太让人放心了。

万圣节并不是我们为之有热情的节日,我们都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出来玩而已。后来的每个节日,我们都像周末一样,出去吃饭喝酒见朋友,对我们来说,任何一个节日都是一起吃喝笑的一天而已。

他接受了我喝酒,穿短裙,有些疯。

我当时在一个外企项目处上班,办公室里除了我是中国女生,其他的二十多个都是外国男生。所以对各地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幽默的点都有大致了解。在那之前也曾有个交往4年之久的欧洲的男朋友,见过很多人,经历过很多事,笑容里有成熟亦有天真还有难掩的沧桑。我要特别强调的是,并非我刻意去寻找外国人,只是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导致我很难结识到中国男人,而且在路上或者陌生场合,去搭讪一个中国人很难很难,难于上青天,但是我很认真地尝试过两次,在初期的信息了解中,我反而感到了更强烈的文化差异,有个广东人曾说我们东北菜就是乱七八糟的炖在一起,他们的菜才可以称得上精致,诸如此类的观念冲突让我果断放弃了。遇到我老公时,我描述中的气候和菜式,都让他极为神往,即使家乡那边的环境很差,他也不曾流露出一个嫌弃的眼神,对我的家人都极为礼貌和尊重。

在日后的逐渐了解中,我们发现彼此三观相近,有过为数不多的几次争执,不是因为文化的,而是文科女和理工男的逻辑方式不同,听起来有些鸡毛蒜皮,但是当时我们争吵过几次才彼此珍惜的。

有一次,他回本国出差大约两周时间。我当时喜欢一个意大利的小众牌子,他居住和工作的城市都没有,然后有一天他下班后开车1个半小时到另外一个城市去给我看鞋子,他找到了两双同款的大一号的,于是他本着大一号的鞋子不能穿的原则,从这个城市又开车1个半小时才回到家给我打电话。我当时有些不依不饶无法理解:第一为什么不给店里打个电话再过去?第二女人是可以接受大一号鞋子的呀,第三他为什么在店里不给我打电话呢?看到此处,你会觉得他小气,其实并不是,我们刚刚认识不到十天,他就为我支付了一趟国外的度假费用,后来投了大笔钱支持我创业,虽然惨败,但从未抱怨。现在想来,这就是工科男呆萌特质的一种体现,只是当时我不懂欣赏。原谅我的肤浅,几乎吵架吵到要分手了。

他的一根筋特质逐渐消失。有一次吃饭之前,我告诉他一个女生是一个有钱人的小三,于是整个吃饭过程中,他纯洁的大眼睛就一直盯着人家看,还一副你这个坏女人我很鄙视你的样子,当时我心里甭提多凹糟了,回去就大吼了他一通。当然,现在他已经可以淡定面对生活中一起的丑恶嘴脸,那不经掩饰的好恶也可以收放自如了。

有一次在摩纳哥旅游,忘了去什么地方,我们转呀转,他的法语水平去问个路太可以了,就是不肯问。在很多次旅游中都是如此,这个应该有一部分是性格因素,另外一部分就是他国家的人相对低调和疏离,开始和他抱怨了几次,后来我想我也不是热情奔放的人,为什么要他去改变自己的性格呢?

英语都不是我们的母语,我的英语很一般,但是基本的沟通没问题,而且有效的沟通让一切差异都不足以成为感情里的鸿沟。

语言是互相了解对方的一个桥梁,恋爱之初我们一起看了很多幽默的美剧、英剧、电影,里面都是一些经典的梗,所以说在幽默方面,我们有大致相同的感受,会因对方的话而会心一笑。

他初来的时候也曾找过中文老师,虽然不识字,但生存中文是过关的。任何夫妻之间,最重要的是三观一致,否则你流利的说着同一种语言,也无法顺畅沟通。

我们几乎不争吵,从没有骂过对方一句脏话。当然我用东北方言开玩笑地“骂”过几次,那只能称之为“打是亲骂是爱”。若有意见不合,我们会马上沟通,从来没有对另一个人的坏心情不管不顾,从来没有任何一方使用过冷暴力,睡觉之前一定是和好和平静的。我认为任何一段关系都不应该放弃沟通,尽管我们不讲同一种语言,但是这持之以恒的沟通让我们永远不需要猜忌怀疑对方。

社会教化和家庭教养方面,坦诚来讲他比我进步一些,但是我也是个素质还可以的人,我们彼此成就彼此尊重,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

他上学时间比我长,大学比我好很多。所掌握的知识量也比我多得多。但是他从没有嫌弃过我的浅薄和无知,我曾经问过他:如果我是餐厅服务员(没有看轻服务员的意思,只是世俗意义上的学历对比而已),你还会爱我吗?他说我喜欢你,是因为你的性格、谈吐和思想,跟你从事什么职业,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只是他一个外国人这样想,欧美国家很多人对学历、家境都没有那么纠结的。我们曾谈论过很多外国男人不介意女方离婚并带着孩子,他说其实谁都不是傻子,谁都会权衡利弊,但是和谁在一起比面包重要一些而已。

他坚持礼让行人,负重者先行。但是对于开车时不守规矩的,也会路怒症发作呢。

我曾吹嘘说大学里滑冰是必修课。结果多年后再上冰,我需要他搀扶,他反倒像欧版赵宏博,从那之后,我变得极度谦逊。

他从毕业至今,一直在一个公司工作,期间也遇到过更高的职位更高的薪水,我这种浅见之人鼓动他跳槽,但是他怕在业界内跳来跳去名声不好,继续发挥他的一根筋特质。

为我做的中国仿古收纳柜

他请教我一个问题,我会很不耐心地回答;我请教他一个问题,他会极为细致地帮我讲解,讲到我暴躁发火。至今,我还在尝试让自己更有耐心,特别是对我亲近的人。他性格沉静、能心平气和地做手工,甚至孩子的衣服扣子掉了,我的首饰坏了,他都会修补好,这个方面有些像慈母了。

大约二十年以前,我们都说国外开放,国外的人“不正经”,其实现在恰好是相反的。我发现欧洲国家的人都是相对保守的,大部分都是努力工作也努力尽责。我老公虽然每天工作到很晚,但是只要进家门,就马上换衣服吃饭,然后就陪孩子玩,导致孩子总说:“我爱爸爸,不爱妈妈”,很扎心很惭愧。前年家里有个河南阿姨,周末我老公出去和朋友喝酒,一段时间之后她突然问我:“宝宝爸爸出去找小姐你不管吗,你为什么不控制他出去呢?” 我几乎想吐出一口老血喷在她脸上,她有这样的想法并直白地和我讲,我一两秒钟就消化了这件事--这也可能是无数老辈人狭隘的认知,这也是对欧美酒吧会友文化的偏见。

宅男的生硬临摹

没孩子之前,我经常中午跟朋友聚会,喝多了不做饭,他从没有抱怨过一次,搞得我不知道是他教养好还是我厨艺差。其实他厨艺比我好太多,只是苦于没有时间去施展。但是整体上来说,他一点都不具备大男子主义的特质,从来没要求我做贤妻,太贤惠反而让他烦:他如果感冒了,希望我出去玩或者不要和他呆在一个房间,只吃面包类的清淡食物,不需要我准备任何爱心食物,只需要我帮忙点两杯冰凉不减糖的Coco奶茶就算帮他大忙了。

情商比智商差很多。前天吃饭,我问他鸡肉好吃吗?“好吃”,“你要不要再去拿点?”“不要,我吃完了。”我朋友都看不下去了:“她说你能不能给她拿点!” 我说过最喜欢向日葵,从此一切关键日子都送我向日葵,甚至自己为我种过向日葵,但是情人节送玫瑰会不会更应景呢?几乎所有事我都勇于表达,但是现在搞得如果我突然告诉他我不要向日葵花了,就像我不喜欢他一样了。

永远的向日葵有生活情趣,但是很不文艺,不喜欢读书。我的诗情画意跟他讲是对牛弹琴。这是我对这段婚姻关系里唯一的不甘,但是这份不同可轻可重,我这份业余爱好又不能当饭吃,人家喜欢机械,木头,画画这些爱好,我还不能和他平等对话呢。而且有那么多共同的爱好维系着我们的感情:旅游、越野、建筑设计、喝酒、数不胜数呀。如果真的有共同语言,那我们是彼此最好的朋友了。

搬家后没整理好的木工作坊

饮食差异对我们来说几乎不成问题

他热爱大部分中国菜。锅包肉和大盘鸡、火锅和麻辣香锅都特别喜欢,认识初期那两年,我俩几乎吃遍了世界美食,代价就是我吃胖了十多斤,他吃胖了三十多斤。他甚至可以陪我一起吃干锅牛蛙、夫妻肺片。我们都不是对食物特别纠结的人,只要有肉就可以啦。但是身边不少这样的中西家庭,男方几乎要靠西餐外卖来生存,的确给生活带来很大的麻烦。

时不时我们就会假装自己是品酒大师

早饭大家都吃面包,中饭他一般会在外面吃西餐,晚饭就中西结合了,从来没有因为吃饭而不愉快过。唯一的不同是我们对待宿醉和长途旅行的饮食略有差异:

他宿醉后的奶油意面

我要吃火锅、麻辣烫、烤串一切重口味来缓解宿醉和身体不适;他喜欢用重油重糖来消解一切身体不适和精神不适。

我宿醉后的谭鸭血

最最关键的问题来了婆媳关系

他认为全职妈妈的价值无可替代,从未对我有过一丝一毫的鄙视和不敬。这一点才是中外文化差异中比较明显的部分。反倒是妈妈和婆婆可能会觉得可惜,可怜天下父母心,妈妈希望我自强自立;婆婆希望她儿子可以非常从容地掌控生活。但是婆婆也很通情达理,她体会到我带双胞胎的不容易,去年来这里呆了将近两个月,最后被不会做饭的公公三两天一个电话逼回去的。每逢生日/节日,婆婆都会给我祝福,每次我们去她那里“啃老”的时候,她都会尝试给我做些“亚洲食物”。

婆婆家里禁欲式的整洁,她如很多传统欧美女人一样,甚至T恤衫、袜子都会熨烫整齐,当然我每次去她就会把我老公的衣物留给我来熨烫,某种意义上来讲,她是让我尽妻子的义务,当然她不知道这个根本为难不到我,因为我也喜欢熨烫啊。

大部分欧美女人从来都是假客气的状态,我婆婆从来不会对我说不好听的话。但是她英文不太好,有时按照自己语法习惯翻译成英文会显得很无礼,比方说有一次我们在餐厅吃饭,孩子哭闹,她问我:“我必须帮你抱孩子吗?” 当时我也很不礼貌地怼回去:“你并不是必须帮我抱,谢谢”。后来回家我就跟老公发飙了,其实是个误会:我婆婆想说的是:“我可以帮你抱孩子吗?” 从那之后我再也不挑字眼儿了,放过别人,放过自己。公公英语非常烂,这样不沟通的状态不能更完美,再加上他是个大好人,总是把珍藏的酒拿出来给我们喝,每次我们要离开,他都会痛哭流涕,所以说家庭关系也相对和谐。

2. 对待金钱的态度

我公婆尽量做到一视同仁,但是的确有些重女轻男。对姑姐会更好更宽厚一些,所以我老公从我身上找到了世界第一亲密家人的感觉,没结婚之前就已经尝试维护我所有的利益了。至于花钱问题,根本不是传说中的男女也AA,他只和男人分一下账单,对自己相对小气,对我则是很大方啦。买房子买地,在我不方便签字的情况下,肯定是费尽周折的去公证文件,翻译授权文件,确保财产上有我的名字。

欧美有很多人都是月光族,幸运的是他那个地方的人还是比较勤劳保守的,平凡如我们都不是大富大贵家庭出来的,都明白金钱来之不易,并不会盲目追求奢侈品牌,合理用度,对前路有自己的规划和安排。

很多人说我遇到了天使,找到了这样一位跨越了山河大海,跨越文化差异,跨越了所有世俗偏见的人生伴侣,不嫌弃我老;不嫌弃我丑;不嫌弃我穷;不嫌弃我没文化,真的是此生之幸。愿我们此生同甘共苦共赴白头,但是来世我不忍心再遇到你,我想要去祸害别人了。

#酒吧#文化差异#老公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