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邻长在身边,服务零距离

2020-11-03新闻9

白交祠村邻长和村民开展“茶话会”。 夏海滨 摄

军营村邻长高树足和村民分享制茶心得。 夏海滨 摄

为进一步推进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强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水平,厦门市同安区在莲花镇军营村、白交祠村创新推行“邻长制”,打通服务村民最后一米,着力打造党群连心、睦邻共建、与邻为伴、守望相助的和谐家园。

两个高山村内,构建了“党支部—村干部—党小组长—邻长—村民”五级联动体系,按照“方便管理、全面覆盖”的原则,以居住临近的10户左右居民为标准,军营、白交祠分别划分为12个、13个邻区。25名邻长从情况熟、威望高、责任心强的党员、村民代表等群体中选出,党员在其中占88%,形成“以邻为轴、责任到人、监管有力”的乡村治理模式。

“邻”睦民心 化解纠纷

以“增进邻里感情,提升服务能力”为理念,邻长们在基层增强服务实效,进一步凝聚民心。

前不久,白交祠村的两个村民为了各自茶园中的泉眼起了争执,矛盾越闹越大,眼看就要动手打架。两个村民属于不同的邻区,当天晚上,邻长杨志成和杨金全分别登上了两个村民的家门。

“大家都是乡里乡亲的,平时抬头不见低头见,不要动手伤了和气。”在安抚了村民的情绪后,杨志成还找到了村里的法律顾问,向他请教相关法律规定,并和杨金全将村民约到村部,列出相关法律开展调解。最终,两个村民在邻长们的见证下握手言和了。

邻里事,邻里了。在邻长们的积极调和下,军营村和白交祠村中诸如老人赡养、邻里纠纷等问题被有效调解。两村积极搭建了邻里议事平台,以党小组长、邻长、村民代表为主要人员,依托“高山议理堂”基层矛盾调处中心,结合议定事项和专业性质,邀请专业人士,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和建议,将“纠纷调解在基层,矛盾化解在源头”,探索“邻里更近,议事更简,评价更准,公开更明”的工作机制。

凝聚邻里心,邻长们经常从茶话会中听民音。今年国庆,白交祠的小学生们第一次在山上通过天文望远镜观赏到了璀璨星空——这源自于邻长杨志成主动认领了学校老师搜集的学生们的心愿清单,通过和厦门市气象天文学会取得联系,为孩子们租借来天文望远镜。

在邻长们的积极参与下,两村还通过“爱心帮帮团”、借助共建单位力量等形式,为村里的贫困村民、残疾人家庭和孤寡老人等群体送爱心送服务,营造邻里相亲的良好氛围。

“邻”聚力量 带头发展

在军营村和白交祠村的发展中,处处都有邻长和党员干部们带头示范的身影。为了打造生态宜居村庄,两村着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设立了环境卫生评比红黑榜,邻长们率先亮出了自己家门口的环境卫生,带动影响周边村民,村民逐渐从“站着看”向“跟着做”,再向“主动做”转变,逐步带动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邻长带动片区村民,从人居环境、文化提升、产业发展等进行全方位的互帮互助,效果很好。”军营村党支部副书记苏海亭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一批邻长发挥了典型带动作用,在乡村产业发展振兴的路上带动村民共谋发展。

近期,今年厦门恒利茶叶有限公司研发的新品种——“白毫野枞”野生茶走红了。

讲到这个野生茶的由来,正与该公司总经理、军营村村民高树足“一花独放不是春”的情怀息息相关。作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的他,在村里建立邻长制后,高树足果断地挑起了一个邻区邻长的职责。成为邻长之后,高树足走家串户了解到,村里有很多荒废的茶园,没人管理,茶叶就成了野茶。如何变废为宝,帮村民创收?高树足从野茶树采下茶青,研制出新品种“白毫野枞”。他建立了“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与村民签订订单1.28万亩,收购了近5000亩野茶树茶青制作“白毫野枞”野生茶,单劳务一项就为周边村民带来200多万元收入。

而在白交祠村,邻长杨志成主动将自己创办农家乐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帮助村民提升民宿效益,增加收入。“有了邻长制,我们和村里的致富达人联系更紧密了。通过他们的无私帮助,我们学到了不少致富本领。”村民杨桂枝说。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军营村和白交祠村,邻长们积极融入乡村治理,服务村民,发挥示范作用,打造守望相助的和谐家园,共谋乡村振兴发展。 (杨珊珊 郑素描)

来源: 东南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