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长航局]“望天水”变“幸福水”

2020-11-03新闻10

走进湖北省恩施州建始县雪岩顶村村民黄友权家时,妻子游选慧早已将门前的院坝打扫干净,院坝前的玉米地、菜地郁郁葱葱,远看绿油油一片。打电话说家里来了客人,在外忙活的黄友权便赶了回来。

“你们先坐,我洗把脸,换件衣服。”黄友权拧开院坝里的水龙头,掬起一捧水抹了把脸,打上肥皂洗干净后,又掬一捧水直接喝下肚:“引水这一年,带来的变化太大了。你尝尝这个水,天然山泉水,可以直接喝!”

这些常人眼里再普通不过的事,却给黄友权莫大的满足。原因在于这水:喝了大半辈子令他苦不堪言的“望天水”,如今变成了甘甜的幸福水。

雪岩顶村山大人稀,全村157户501人散居在喀斯特地貌的沟壑深槽之中,常年地表无水。长久以来,“望天水”带给当地老百姓的,除了一口黑黄黑黄的牙齿,佝偻的腰身,还有蒜头般的大骨节……

“从我记事起,小水窖就是最宝贵的东西。”黄友权告诉记者,这些各家自建的小水窖,只能在老天下雨时收集有限的一点水,往往只有两三方水,这便成了人和牲畜的共用水源。“我们家的小水窖就在后山上,2米多深,走路15分钟,下雨天几乎是一脚水一脚泥。”

挑水,是黄友权最难忘的记忆,大概从14岁起,他就负责全家人和牲畜的用水。“早上挑两趟,晚上挑两趟,肩膀经常磨破。”说话间,黄友权露出了肩上的老茧。

因为小水窖露天在山间,几乎是一潭死水,加上经常有树叶、杂草和虫子,其实并不安全卫生,所以费劲挑回来的水,并不能立刻饮用,得先过滤沉淀。最难的是遇上炎热的旱季,水窖支撑不了几天,他只能去5公里外的太和街村担水,山高路陡,一个来回要花掉四五个小时,一桶水挑到家,就只剩半桶了。

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是雪岩顶人的梦想。

一家6口,父母日渐衰老,2个女儿读书。作为家里的主要劳力,黄友权只能守着两三亩田地过日子,偶尔在附近打点短工。年头忙到年尾,家里还是入不敷出。“想出去打工,但是家里就没人挑水了。”2013年,当生活重压袭来,黄有权两口子还是义无反顾地坐上了南下的列车。

家里的日子开始一点点好起来,“夫妻俩每月能赚七、八千元。”黄友权感叹。然而用水问题却让他父亲黄自清这位脚有些跛的老人吃不消了,在一次老人上山挑水摔成中风后,黄有权两口子不得不回到雪岩顶村,没撑几年就又成了贫困户。

“雪岩顶村祖祖辈辈吃水难。”黄友权说,做梦都没想到的是,吃水问题居然在长江航务管理局(简称“长航局”)扶贫工作队来后得以解决。

“雪岩顶年降水量比较充沛,并不缺水,缺的是留住水的工程!”把脉问诊后,长航局扶贫工作队找到症结——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山高坡陡,砂砾重岩,造成存水难、蓄水难,以致“地表水贵如油,地下水滚滚流”。

一场饮水战役在雪岩顶村打响。2016年至2019年,长航局争取并投入资金近百万元,新建13个互相联通、互为补给的蓄水池。铺设各型管网近3万米,完成8个村民小组主管网和入户水管铺设,实现了村集中水源保护地与各水池互联互通,不定期开展水质监测管理,使饮用水各项指标达到了国家标准。同时成立供水协会,开辟公益岗位,落实专人管理,开源节流。现在,家家安装了水表,吃上了自来水,困扰村民多年的饮水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水通产业兴,水美生活美。有了充足可靠卫生的水,沉睡的雪岩顶村似乎苏醒灵动起来了。村民向远凤的农家乐红红火火地办起来了,沁人心脾的山泉水留住了游客的心,也推开了幸福生活的“大门”;村民李宗仁的养殖业越做越大,汩汩水流滋养出一批批“健美”的生态牛、跑山猪、跑山鸡……

“我靠天吃水了一辈子,做梦也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喝到这么好的水。”水龙头刚拧开一半,一股白花花的水柱喷涌而出,黄自清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2019年9月,当施工队上门安装完新水管和水表后,黄自清家的小水窖终于“功成身退”了。

午后的长凳上,黄友权夫妻俩轻声聊着。“过去,我们是泡在苦水里,如今水甜,生活更甜!”说完抹了抹湿润的眼角。游选慧“嗯”了一声,从菜园里摘了黄瓜,在水龙头下冲了冲,吃到嘴里,甜滋滋的。(廖琨谭凤李璐)

?

#扶贫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