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决战脱贫攻坚 志愿服务在行动①

2020-11-03新闻11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收官之年。为持续广泛动员引导志愿服务力量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积极力量,民政部在全国开展脱贫攻坚志愿服务宣传展示活动,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展示扎根基层服务农村教育科技、振兴农村文化、提升农村健康、关爱特殊群体、发展农村产业等各条扶贫战线的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的生动实践和工作成效。

今天,小编邀您走进山西保德县、贵州盘州市、宁夏同心县,一同了解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助力脱贫攻坚的丰富实践、工作风采和经验成果,让我们一起为参与脱贫攻坚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点赞。

爱心超市精神扶贫“断穷根”

保德县位于山西省忻州市西部,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截至2019年3月底,全县建档立卡总规模为贫困村158个、贫困人口12674户33509人,有未脱贫村4个,未脱贫人口325户751人,综合贫困发生率0.55%。2019年4月18日,省政府公告保德退出贫困县序列。

保德县以精神文化扶贫助力精准脱贫,通过配一个大喇叭、唱一台戏、挂一幅漫画、建一面墙、树一批典型、整合一支志愿服务队伍、开一个“爱心超市”、派一支宣传尖兵、建一个文明实践站、用好一笔资金等“十个一”工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让贫困群众在努力改善物质生活的基础上,过上有文化、有尊严的生活。 在“十个一”工程中开展以“爱心超市”为中心的志愿服务成了精神文化扶贫的亮点。

双向沟通,搭建爱心的桥梁

在保德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县扶贫办的大力支持下,保德县志愿者协会创办了专门用于扶贫济困的“爱心超市”,这是忻州市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创建的第一个县级“爱心超市”。

“爱心超市”成立后,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募捐的物资先在“爱心超市”进行登记备案,在确定了帮扶对象后,这些爱心物资将会分批次通过包村干部捐赠给村里的低保户、特困户和一些有需要的家庭和个人。

2017年,保德县志愿者协会共收到社会各界捐赠的爱心物品达5万余件,并通过保德县脱贫攻坚青年突击队全部送到保德县的10余个乡镇158个贫困村。

激发内生动力,实现物质与精神“双扶贫”

“爱心超市”秉承“爱心扶贫、用心济困、全民文明”宗旨,积极探索“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气神、全民共建好乡村”的模式,由县志愿者协会负责物资筹集、发放和日常管理,实行旧衣物免费发放,新物资积分兑换的管理方式。

“爱心超市”让贫困户有了战胜贫困的决心,也有了帮助他人的想法。精准扶贫让贫困户物质上脱贫,“爱心超市”让他们精神上富足,实现了物质和精神双脱贫。

规范运作,引导贫困户主动脱贫

保德县的行政村目前都创建了村级“爱心超市”,做到了“爱心超市”全覆盖。乡村“爱心超市”具体由各乡镇政府主抓,县委宣传部(文明办)指导,县扶贫基金会负责资金来源和超市物资供应。各乡镇制定了积分兑换标准,积分卡积分兑换管理办法、兑换流程、积分兑换信息登记台账等。

保德县以志愿者协会为平台,创建“爱心超市”,不断扩大社会扶贫的广度和力度,充分支持带动了贫困户的自主脱贫。通过爱心超市积分兑换实物、志愿者下乡送温暖等活动,不断弘扬传统美德,推动了从“争当贫困户”向“脱贫光荣”理念的转变。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贫困的斗志和勇气,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彻底斩断“穷根”。

汇聚萤火之光

照亮脱贫之路

长期以来,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义工联合会(原盘县社会义工联合会)积极发挥自身社会组织的专长和优势,结合本地域实际情况,以项目执行、社会工作、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广泛引进、链接社会资源、开展社会帮扶,积极参与脱贫攻坚事业。

积极沟通,争取政府部门支持

在民政部、财政部的支持下,实施开展中央财政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服务示范项目,为农村儿童设计、实施防减灾教育课程,并配合课程开展发放爱心包1200个、防减灾教育安全包3000个。在贵州省民政厅、六盘水市民政局和盘州市民政局等各级民政部门的支持下,为2000人次的留守儿童提供服务。在教育部门的支持下开展实施了“一校一梦想”“春蕾计划”“扬帆计划”等项目。

加强合作,优化社会资源配置

在教育扶贫上,2017年以来,盘州市义工联合会链接资源,并与相关单位展开合作,深入乡镇村寨动员、组织贫困人群参加挖掘机操作、酒店管理、电工、家政等多个专业的技能培训和学习。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帮助扶贫对象约3000人次,其中约40%的人员走上新的技能岗位。

在生计扶贫上,盘州市义工联以贵州省民政厅社会工作“三区”计划项目为平台,链接资源,在盘州市旧营乡罗家田村实施“生计助学”项目,为50户贫困家庭提供土鸡苗,支持他们开展土鸡生态散养。受助家庭的鸡苗生态散养小有成效,形成了循环效益,在提高家庭养殖积极性的同时,提高了家庭经济收入。

在产业扶贫上,盘州市义工联在盘州市板桥镇薛官屯村探索开展产业扶贫,以传统的竹编技能支持当地发展,并以此为契机,支持竹编户成立竹编专业合作社,把竹编发展成为当地发展的特色产业,带动本地经济发展,提高村民经济收入,依靠双手勤劳致富。

在脱贫攻坚一线践行初心和使命

同心县地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干旱带核心区,是革命老区,也是自治区确定的“五县一片区”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重、压力大。2019年以来,共青团同心县委紧扣危房改造、就业帮扶和教育脱贫三个着力点,积极切入、精准发力,团结引领青年以志愿服务的实际行动投身到高质量脱贫摘帽的“火热战场”。

助力政策落实,打牢脱贫“基础桩”

助力危窑危房改造。同心团县委抽调40名青年志愿者,投入到全县危房危窑清零行动中,白天进村入户对住房主体结构、外观及周边环境等进行现场核查,晚上整理汇总核查认定信息,建立电子台账,确保危窑危房一个不漏。

投身结对帮扶。同心团县委采取“团干部+青年志愿者”的方式推进结对帮扶工作。2020年,团县委筹措爱心资金4万元为8户未脱贫家庭发展养殖业和提供学业资助,形成了县、乡、村同频共振的帮扶机制,助力贫困家庭脱贫致富。

投身青春创业。同心团县委积极争取县委和政府支持,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同心县青年创业孵化园,“同心大城小事”等一批青年创业项目入驻创业园。

就业帮扶,画好脱贫“同心圆”

同心团县委始终坚持把增加就业作为最大的民生和最直接的脱贫方式,全力以赴帮助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为此,同心团县委聚焦就业帮扶,以“共青团投身攻坚战、贫困户蜕变‘金蓝领’”志愿服务项目助力扶贫车间,帮助建档立卡户就业脱贫。

以技能培训实现从“不会干”到“抢着干”的转变。针对扶贫车间青年工人文化素质不高的情况,同心团县委积极与劳动就业服务部门合作,采取“企业订单、培训机构列单、劳动者选单、政府埋单”的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岗前培训、素质拓展、技能大赛等志愿服务,使全县1500余名青年工人快速掌握了缝纫走线等车间技能,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信心。

以思想引领实现从“要我干”到“我要干”的转变。针对车间青年工人思想观念落后,从农民到企业工人的角色转变较为缓慢的实际,同心团县委为青年工人组织开展思想观念转变和心理疏导工作。志愿者们在扶贫车间建立了流动心理疏导站,累计为40余名青年工人提供了心理咨询和疏导服务,帮助车间工人合理释放工作压力,正确处理家庭关系,尽快转变角色,逐步转变观念,建立职业信心。同心团县委还采取“阵地建设+心理疏导”的形式,在全县扶贫车间打造团组织阵地,定期组织志愿者深入车间开展心理疏导服务。

#扶贫车间#贫困村#就业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