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创造美更要传播美——上海油画家黄小健走过的艺术人生

2020-11-03新闻6

原标题:?创造美更要传播美——上海油画家黄小健走过的艺术人生

黄小健

美妙的艺术带来视听的享受、精神的鼓舞、思想的启迪,让世界洒满阳光。于是,许多人跃跃欲试,贸然闯入其大门一探究竟,但都虎头蛇尾,不了了之。

笔者年轻时也曾置了画架画笔,每逢周末,凭着父辈的交情登堂入室,去某位全国著名的美学教育家的府上,向主人当面请教,听他布置绘画功课,讲授用笔用色技巧,然后回家用功,下一周再去交作业,听他点评;又去社科院、青年宫、少年宫参加学习班、听讲座,以求画得更好,并增进对美学艺术的领悟和理论素养,可到头来却自叹禀赋有限、进步无门,又经不住各种因素的打扰,和百分之九十九的绘画同窗一样,半途而废。

令人钦佩而欣喜的是,这么多年来,黄小健一直手持画笔,学习、钻研绘画,进行艺术创作,并通过辅导、讲座,把美传播到社会各界,其人生也因此而卓然精彩。

承父业在绘画中创造美

对很多人来说,父母是最好的老师。自己喜欢什么,爱上什么,学习什么,走上哪条人生道路,都因为父母的原因。黄小健也不例外。

他有很好的“艺术血统”,其父亲黄子曦先生是中国舞台美术学会顾问、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创作中国画《入社》,在首都北京的全国美展中引起了不小轰动,此画继而又代表新中国参加了社会主义国家艺术成就展,到前苏联和东欧各国举办了半年多的巡回展览,载誉归来后被中国美术馆永久收藏。1959年,其父又和汪观清、贺友直、程十发、刘旦宅、应野平等著名画家共同创作《上海解放》国画作品,作为上海文艺界庆祝国庆十周年的特别献礼。在父亲的艺术熏陶下,黄小健兄弟姐妹四人中有三人从事专业美术工作。

黄小健最初是在孩提时,耳濡目染接受艺术熏陶。父亲画画偶然走开时,他觉得有趣,拿起画笔“添两片叶子”,后来常随着上班的父亲到上海越剧院等处,看着父亲和其同事设计绘制舞台布景,在演出剧场看合成彩排,再后来专门到少年宫或跟随兄长到美专及画家家里去学画,受过著名画家陈逸飞等的指点。

黄子曦希望儿女中有人能够继承他的事业,幺子黄小健跃跃欲试,20世纪七十年代经过努力,进了南京军区前线话剧团,也从事舞美工作。

前线话剧团是一个有着光荣传统的部队文艺团体,曾经创作演出了以《霓虹灯下的哨兵》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话剧作品,形成了“战斗的抒情”的艺术风格,在军内外享有盛誉。他在这一团体中学习、工作了多年,在老同志的指导教诲下,从舞台布景的制作、绘景到独立完成小型话剧的舞台美术设计工作,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了过来。在驻地和下连队演出的途中,他还积累了大量的写生作品。以后转业回到上海,又在文化宫的影剧场担任了多年的电影美工,这两段工作经历中,他吸取了大量美术创作的特殊养料,也时而向父亲请教,从而在以后的美术创作中,能够将舞台“艺术光”和电影“蒙太奇”这两种手法在美术作品中得到体现和展示,形成了自己的创作风格,获得不少好评。

其父黄子曦一生,早年从福州来到上海,历经艰辛曲折,当画师、搞舞美设计,一生与艺术相伴;而黄小健也是,部队转业后,来到静安区工人文化宫当美术指导老师,先后搞舞美设计、电影广告和绘画创作,继续在艺术的崎岖山路上跋涉、登攀。几十年间,他受到出国潮、下海经商潮等的诱惑,都不为所动,依然在美术工作的园地中耕耘、奋斗,一直矢志不移。

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曾说,在你的立足处深挖下去,便会有泉水喷涌;人生觉悟就在于透过社会堆积物去发现你的自然的生命,又透过肉身生命去发现你的内在的生命,灵魂一旦敞亮,你的全部人生就有了明灯和方向。黄小健就是一个像他父亲那样执着地在立足处深挖的“挖井人”,而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他学习父亲,始终保持着主题性油画创作的热情,讴歌劳动者,表现出可贵的文化自觉。

油画《为劳模鲁慧茹老师写生》

主题创作弘扬正能量

作为一个工会美术工作者,黄小健经常接触职工群众,对他们有着深厚的感情,理所当然地浓墨重彩加以表现。2012年,他一头扎进上海一师附小,为全国劳模鲁慧茹老师造像。又是谈心交流又是素描拍照,还调阅了鲁老师的许多工作照,力求将作品做到“神似”。鲁老师坚守着“愉快教育”的实践和研究30多年,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拥有幸福童年,让每一个学生获得愉快发展,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优质教育”的办学宗旨,他为她的事迹所感动,找到了创作的灵感。以至油画《为劳模鲁慧茹老师写生》在“丹心绘和谐,喜迎十八大——上海市职工文化艺术展”和东方网上一“露面”,就引起了社会各方的热烈反响,后荣获此展最高奖“优秀绘画作品奖”和“最具网络人气奖”。

油画《上海,你好!》

2004年,他创作油画《上海,你好!》,塑造了黄浦江畔某个建筑工地的傍晚、一个青年建筑工人为上海的巨变而欢呼的形象。《明珠增辉》《世纪之桥》《广厦万千》《辉煌》《上海真美》等描绘的都是欣欣向荣的新上海的景观,抒发了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对这座城市的赤子之情。

黄小健曾是军人,创作过不少军旅题材的作品,离开部队后对此依然热情不减。他积极参与庆祝建军85周年美术作品展作品征集,画了油画《中国红,军装绿》。这一作品的创作灵感来自其读到过的一篇关于武警战士在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值勤的报道:世博会开幕式上燃放焰火,可是许多执勤战士哨位背对焰火,他们严格履行使命,目不转睛地注视前方,而对身后的美景全然不顾。作品刻画的这一特殊时点的故事,很好地反映了当代军人恪尽职守的时代风采。

油画《中国红,军装绿》

黄小健有着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总是能以画笔表现重大题材。看他的画,人们总是会受到鼓舞,感受到生活的阳光,领悟到一股向上的力量。譬如,他把申城的重大历史遗址、文化建筑与新上海成就相结合,创作系列油画《申城记录》,其中一幅《石库门畅想曲》表现的是许多画家都绘过的“一大”会址,而他以浪漫主义的手法来表现现实题材,采用正面直视这一常人很少采用的构图角度,融入强烈的主观意识,以一束追光来表现“朝霞辉映石库门”的韵味,令画面中形成冷暖两个色调对比,增强了视觉鲜亮度和主题鲜明性;再者,借助光感,以逼真的笔触,细致刻画建筑物,凸显庄严凝重,还创造性地让南湖大小两条逢船、东方明珠的形象巧妙地从墙面中映出,实现了历史和现实的穿越,给人以浑然一体、如歌如幻的观感。

2007年,《黄小健油画作品集》在香港出版。封面是《归》。此画是《西部风情》系列油画之一,讴歌劳动人民如耕牛一般勤奋劳作的精神。见过黄小健油画作品《归》的观众,都会想起两幅画:一幅是俄国19世纪末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因为两幅画都是表现劳动,都是以写实手法来表现;另一幅是其父亲黄子曦先生上世纪五十年代创作的轰动画坛的中国画《入社》,这幅画表现的是通过土改分到土地的农民自发牵来耕牛参加生产合作社的场景,因为两幅画都表现了农民,画有牛的形象。事实上这些年来,黄小健在艺术上走的正是一条批判现实主义的路子,而近年来,画风中又融入了印象派的成份,在光影和色彩上有新的追求。

在思考中坚持艺术探索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黄小健除了对美术理论和油画大家经典作品的系统学习和研究,他还特别注重从生活实践中汲取营养。他习惯于一幅作品创作前,体验生活,找对象谈心,作品创作过程中,他会数易其稿。作品诞生后,又喜欢写札记,或在四处为美术爱好者讲课时总结自己创作的得失。所以,人们常常可以得以图文并茂地从报章、展览、讲座中了解他的创作历程,而这,也正是他在艺术的花园里坚持“挖井”的特有方式,导致其创作源泉的活水汩汩而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他的艺术成就未能与巨擘大师和其父相提并论,黄小健还没有过这种荣耀。陈逸飞的油画作品《双桥》被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作为礼物赠送给邓小平同志,而黄小健的画作《古镇双桥》被北京国家博物馆官网所介绍——这或许也难以等量齐观,但其多年来化石成泥,作品屡屡入选上海和全国美术作品展或被我国美术界最有盛名的专业杂志《美术》所登载,关于他的创作成果的报道及其艺术札记频频见诸上海的众多媒体,被许多人所熟知。在上海美术界尤其是工会画坛,他的成就已堪称可圈可点,和许多与他同时起步的人相比,他无疑已证明自己是一个成功者,活出了特有的精彩。

立足基层在讲授中传播美

30多年里,黄小健的身份一直是文化宫美术指导老师,辅导职工美术爱好者学习绘画,手把手地传授绘画技巧。而与许多同行不同的是,10年来他先后在本市政府机关、企业、学校、部队、社区等作了100多场油画艺术讲座,受益人群近万人,众多媒体都争相作了专题报道,被誉为“精神文明的传播者,高雅艺术的普及者”。

创造美,更要传播美,说起长期来当“教书匠”的经历,黄小健感慨:“这是我上班干的份内活。”语气平和,很低调。事实上,爱绘画创作、爱舞美设计,他用画笔讲述生活中的美同时,也爱讲课,早已把上讲坛看作自己的职业乃至人生追求。

开讲座

黄小健毕业于教育学院美术系,不仅能画懂欣赏,更懂得讲课的方法。在这些讲座中,他谈自己创作的切实感受,或是很细微的体验,给人启迪;他会不断把原来的授课内容重新提炼充实,并融入现今油画市场状况和趋势的内容,让讲课内容更加丰富和便于理解。他从整个社会的发展趋势着手,根据世界上先进国家已经历的过程,运用大量数据来分析油画市场乃至整个艺术品市场对每个家庭的影响。其中的财产配置三分法和三桶金理论等,深深吸引了听众。

在上海世博会召开之际,黄小健为静安区市政配套局作讲座时,从世博会各个展馆的镇馆之宝讲起,带领职工们走进油画艺术的世界。“法国馆这次展出的名画都是什么流派的?”一名职工向黄老师提出问题,当即得到黄老师耐心而不失风趣的解答。他感到很满意。

“听黄老师的讲座是种享受。他做的PPT很精彩,讲解也非常通俗易懂。”这是宏成公司的一位员工发出的感慨。

一位退休伯伯说:“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也不知道要做些什么。现在听了黄老师的讲座,我也要像他一样,用油画记录生活中的美。”

东方海外大厦的一位公司负责人说:“平时公司里的文化活动也比较少。黄老师来我们公司开讲座,提高了公司员工的文化素养,对我们企业文化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黄小健多次到不同的写字楼里,为白领送上精彩的油画“大餐”。他希望通过讲座,鼓励大家发现生活中的美,并喜欢上油画艺术。

“感谢黄老师丰富我们的业余生活,来到这么远的地方真是辛苦他了。”静安新城的的一位阿姨这样说。因为新城所在地区有些偏僻,所以居民们业余生活相比市中心要来得枯燥。黄小健把油画艺术讲座送到新城里,居民们纷纷表示希望黄老师今后能经常上门“做客”。

黄小健觉得自己无论是在文化宫还是在企业或楼宇,绘画或是传授油画技艺、普及美术知识,很充实而有意义。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自己的天地越来越大。

2017年初黄小健被市总工会公益乐学文化项目聘为油画艺术特约讲师,在全市四处讲课,将艺术之美传递给所有人。“生活离不开美,爱好美术其实就是热爱生活,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真、善、美’带给周围的人,你的人生就是美的。”这是他在讲座中向大家倡导的,也是他自己身体力行着的。

#退休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