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遗址格局逐步清晰,历史文化内涵日益丰富
北庭故城考古发现不断深入
位于新疆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的北庭故城遗址,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
数十年来,考古文博工作者在北庭故城陆续发现了许多珍贵的建筑遗址及文物。北庭考古以实物证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
“我是郭物,北庭故城南枕天山,北望草原,是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漫步故城之内,聆听历史回声,感受‘挟千里以超里海,筑伟业而壮三军’的西域重镇的豪气……”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郭物,前不久第一次当上了“代言人”,不过他“代言”的是一座古城——北庭故城。
不止郭物一人。10月24日,第五届新疆北庭学术研讨会暨北庭故城考古4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考古研究所,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机构的70多位专家学者交流研究新进展,为北庭故城“代言”。
数十年来持续研究
北庭故城位于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吉木萨尔县城北偏东12公里处,不仅是古代丝绸之路北道必经之地,而且“开通道路,别(列)置馆驿”,是当时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郭物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求学期间,就被林梅村教授的“丝绸之路考古”课程所吸引。1999年毕业后,他被分配到中国社科院考古所,随即申请加入考古所新疆队,投入对新疆和丝绸之路的历史与考古研究。2006年4月,为了配合建设西大寺保护工程,他第一次来到北庭故城。2011年4月至5月,考古所新疆队与吉木萨尔县文物局对北庭故城进行了考古发掘和钻探,郭物再次来到这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唐代诗人岑参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所描述的就是北庭的风景。虽然遗址的内外城核心建筑都已消失,但四周城墙的轮廓、护城河和壕沟一直都还在,残垣断壁诉说着古城的兴衰。“我当时负责外城东城门的钻探工作,感觉自己是在寻找岑参送别武判官的‘东门’。”郭物说。
从2018年起,郭物开始负责北庭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工作,两年来,他率领团队发掘了7000多平方米的面积,遗址格局日渐清晰。
“遗址大致分为内外大小两重城。内城城墙夯筑,夯层均匀致密,夯土纯净,均为分层挖掘壕沟的土夯筑而成,没有陶片、骨殖和炭粒等人类活动的包含物。而外城城墙的夯土中则往往包含了上述人类活动的遗物。这说明内城几乎是在旷野上新建的城池,应该就是唐太宗时期建设的庭州城。到了扩建外城时,庭州城外已有人居住,有些地段就把居民留下的各种遗物夯入城墙之中。通过考古发掘证明,庭州城和扩建的外城合起来成为北庭城。”郭物说。
各界学者合力发掘和阐释
北庭故城在元末明初毁废,之后的三四百年里在史书中罕有记载。公元1771年1月,纪晓岚到新疆吉木萨尔勘探时,意外发现了这座消失了数百年的遗址,并将其记录在《乌鲁木齐杂诗》和《阅微草堂笔记》中。从此,北庭故城再次进入学者和探险家的视野。
90多年前,中国西北科学考察团来到新疆开展田野考古,其中地质学家袁复礼进行的北庭考察,是对北庭故城的首次现代考古。北京大学教授朱玉麒介绍,1928年7月经由袁复礼测绘完成的第一张1∶10000的《北庭故城遗址测绘图》是迄今为止最好的相关测绘图。
197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组建了新疆队,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孙秉根担任队长,带领团队先后两次对北庭故城以西的高昌回鹘王家寺院遗址进行了发掘。孙秉根介绍,在修筑营房时,人们偶然发现了一幅壁画,马上停止施工并第一时间报告有关部门。随后两年,新疆队先后进行了两次发掘,基本理清了寺庙遗址的整体布局和结构,将这座文化艺术宝库呈现给大众。
回想起那段艰辛而又令人兴奋的时光,84岁的中国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孟凡人感慨颇多。他说,当时发现的回鹘文题记,是由原中央民族学院的耿世民教授释读的,玉器由原国家地质部的袁建伟鉴定,几年后出版的发掘报告则由北京大学宿白教授和时任社科院考古所所长徐苹芳教授进行审阅。通过考古发现,高昌回鹘王家寺院遗址的建筑遗迹保存比较完整,大量的塑像、壁画、回鹘文题记为研究高昌回鹘艺术、文字和风俗起到促进作用。
以实物证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
通过考古专家和研究学者持续多年的努力,北庭故城遗址保护的重要性也逐渐为人所知。1988年,北庭故城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北庭故城遗址列为国家考古遗址公园;2014年6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2016年吉木萨尔县成立了北庭学研究院,连续举办了4届北庭学术研讨会,今年是第五届。一年一度的北庭学术研讨会也成为历史文化学界学者的聚会,北庭学的研究得以持续深入开展。“北庭有厚重的内涵,期待考古发掘出土更多的资料。考古工作就是通过发掘实物史料寻回尘封的记忆,启发后人的智慧。北庭考古以实物证明汉唐时期丝绸之路的繁荣畅通。”郭物说。
“以北庭为核心的城市体系是丝绸之路上一个连接东方与西方、草原与绿洲的重要节点和枢纽,是展示中华文明灿烂珍贵的文化遗产。”中国社科院考古所所长陈星灿认为,一方面,需要持续做好考古发掘工作和保护展陈工作,用更多客观的、有说服力的遗迹和文物来延伸历史轴线,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另一方面,需要各方面的专家学者就北庭历史文化进行更加深入广泛的发掘和阐释,形成更多更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不断丰富北庭学的内涵,“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把以北庭故城遗址为代表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
《 人民日报 》( 2020年11月02日 1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