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上有了一座可以“走”的大桥——昆阳路越江大桥(又称“闵浦三桥”)。随着近日其主桥通车,预计到今年底,行人与非机动车上桥,将无需通过引桥的超长坡道,16部大型垂直电梯分布在大桥浦江两岸,方便市民及非机动车上下桥。
图说:市民在苏州河慢行步道长宁段慢跑。王凯 摄
在似乎一切都在讲求“快”的时代,慢行交通系统为什么对于一座城市还如此重要呢?纵观世界有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其一大标志就是拥有以人为本、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特别是发展以步行和非机动车通行为主的慢行交通系统,是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大气污染和能源消耗的重要途径。2016年,上海就出台了《街道设计导则》,对于“慢行”制定了一些特别详细的可操作性要求,甚至关注到很多细节,把中心城区更多路权让给行人。
除了预防和缓解交通拥堵之外,慢行交通系统对于整个城市的活力也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在一条人流较多的商业街道,车速反而应该慢,这样可以让更多的路人驻足、消费、社交。在2007年至2012年外滩改造中,中山东一路(外滩段)的11车道缩减至4条车道和2条临时车道,人行道由原来的2.5至9米拓宽至10至15米,大大增加了沿街历史建筑的公共活动和观景空间。
打造慢行交通系统,重“建”,更要重“管”。不仅要在路权保障、配套设施、改善环境等方面作出不懈努力,而且要在精细化管理,包括秩序维护、道路洁净等方面持续保持力度,“绣”出城市管理精细化的品牌。如果说黄浦江滨江两岸贯通,让黄浦江观光有了一种新的打开方式,漫步道、跑步道和骑行道串联多彩生活,那么连通区域之间断点的云桥,作为慢行系统品质提升的重要载体,不仅使原来的历史风貌得以保存,而且通过基础设施完善,让人们徜徉在历史记忆和现代生活的融合中。此外,便民驿站,也就是望江驿,用有温暖的空间承载多维度的需求,使滨江生态绿色空间更具吸引力。
一条好的马路,不能只关注行车道,更要让步行愉悦,让骑行安全,赋予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相同的道路通行权利,为步行和骑行者打造安全又舒适的出行环境。如果一座城市拥有很多这样的街道,那么城市也将变得更加美丽宜居。
方翔/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