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肾脏损害?医生这么说

2020-11-03新闻9

肾脏损害是糖尿病的常见慢性并发症,部分患者诊断为糖尿病时已经出现了蛋白尿,同时可能伴随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若未采取合理的干预措施,肾功能损害可进行性加重,甚至进展为慢性肾衰竭。

那么,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肾脏损害呢?

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损害称为糖尿病肾病,统计发现大约20%至40%的糖尿病患者会发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以后,一方面尿白蛋白排泄增多,可加速糖尿病肾病向慢性肾衰竭进展;另一方面持续肾脏损害使机体排水、排毒能力下降,导致代谢产物蓄积在体内对多器官组织产生毒性损害。因此,未发生肾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需预防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已经发生肾脏损害的糖尿病患者需延缓肾脏损害,避免进展为慢性肾衰竭,治疗上不仅需要控制血糖达标,还应干预其它危险因素,同时需给予合理的药物治疗,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①控制血糖达标,具体目标因人而异。血糖长期升高可使肾脏处于高灌注、高压力、高滤过状态,从而激活一系列生化反应引起蛋白尿增多、肾功能减退,因此预防或延缓肾脏损害的关键在于控制血糖达标,但血糖控制在哪一范围为最佳,至今仍无定论。有研究发现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可减少蛋白尿的发生、降低肾功能下降的风险。

但也有研究指出已经发生肾脏损害的患者,由于肾脏排泄功能下降,降糖药作用时间延长,强化血糖控制可增加低血糖的发生风险,会加重心血管损害,因此指出糖尿病肾病患者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至8.0%之间较为合理。所以,在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肾病方面,血糖控制因人而异,在不发生低血糖的情况下,接近正常范围的控糖目标可能有较大的获益空间。

②除开控制血糖,还应干预其它危险因素。糖尿病可引起肾脏损害,但糖尿病以外的危险因素可加速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尤其是高血压,高血压也可改变糖尿病患者的血流动力学,与糖尿病协同增加肾脏损害,可进一步加重白蛋白尿,引起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更重要的是糖尿病患者可能也会继发高血压,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高血压与肾脏损害可能互为因果。

当然控制血压达标有助预防或延缓肾脏损害,糖尿病患者至少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若已经出现蛋白尿则应将血压控制在130/80mmHg以下。除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还应注意控制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危险因素,这些疾病均可加速肾脏损害,同时应戒烟,可进一步减轻肾脏损害。

③给予药物延缓肾脏损害,合理选用降糖药。如前所述,蛋白尿既可由糖尿病引起,也可加重糖尿病肾病的进展,因此减轻蛋白尿可延缓肾脏损害,可选用普利或沙坦类药物,这两类药物可减轻蛋白尿,但这两种药物也可以引起肌酐升高,若用药后肌酐升高超过30%应停药,同时不建议联用这两种药物,否则可能会加重肾脏损害,同时可增加高血钾风险。

在选择降糖药方面,虽然降糖治疗可预防或延缓肾脏损害,但已发生肾脏损害由于药物排泄能力下降,因此不能使用部分降糖药,如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的患者不能使用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与艾塞那肽等药物,使用部分降糖药时则需减量,如肾小球滤过率低于45的患者需减量二甲双胍、避免使用卡格列净与恩格列净等药物。因此,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应根据肾功能损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降糖药,同时应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④注意控制蛋白质摄入,注意生活方式干预。蛋白质摄入增多,排泄会随之增多,其代谢产物的蓄积也会加重对机体的损害,因此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蛋白质的摄入。蛋白质摄入总量与体重相关,已经发生糖尿病肾病的患者,每日蛋白质摄入不应超过1.3g/kg,每日蛋白质摄入保持在0.8g/kg较为合理,但也有研究指出蛋白质摄入控制在0.6-0.8g/kg更有助延缓肾病进展。

在控制蛋白质摄入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其它生活方式的干预,控制钠盐摄入为其一,钠盐摄入过多可加速糖尿病肾病进展为终末期肾病,同时可能增加远期死亡风险,但钠盐摄入较低也可影响糖代谢,并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因此糖尿病肾病患者每日氯化钠摄入控制在3.75-5.75g之间较为合适,同时应增加运动,建议每周至少运动五天,每次至少运动半小时,有益肾脏。

#内分泌疾病#糖尿病

随机阅读

qrcode
访问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