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KX's LAB

“新红星”800亩交易区及其配套已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可试营业

2020-11-03新闻8

三湘都市报11月2日讯(记者卜岚 实习生 周珈萱 蒋沐晨 图/记者王珏 视频 何佳洁)11月2日上午9点,走进红星全球农批中心项目,现场工人们步履匆匆,敲打声与机器轰鸣声交织,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一期95%的工程量已经完成,预计年底可以试营业,明年1月18日正式开市。”项目总工程师李国栋乐呵呵地说。

经过四年多的建设,位于长沙跳马镇的红星全球农批中心终于揭开神秘面纱。这里项目一期将被打造成“中部唯一、全国一流”的中部果业航母,占地800亩,总投资15亿元。

一期项目已完成95%,写字楼已建至7层

在红星全球农批中心记者发现,每栋楼均严格划分了区域,白墙蓝顶的建筑物,显得格外整洁干净。在每个区域门前还悬挂着一个红底白字标识牌写着“A1、A2、A3……”,加工配送区域还摆放着一排小货车,车身上贴着“红星农产品智能共配”的字样。

按照规划,这里将建设国产水果交易区、进口水果交易区、车板交易区、采购停车区、仓储及加工配送区等展示展销区,并配套建设3栋全功能时尚公寓楼、一条风情商业步行街、一家国际高端酒店、一栋多功能复合商务楼以及两栋5A级写字楼。

“一期的市场交易区、商业街和公寓的建设已经全部完工,写字楼已建至7层,按照一周建一层的速度,预计写字楼和酒店将于明年年底投入使用。”项目总工程师李国栋指着一排排建筑介绍,在他看来,这些拔地而起的建筑,都是他四年来的心血。

2016年,带着15年的建筑经验,李国栋来到了红星全球农批中心。“混凝土浇筑、支模板、捆扎钢筋,这些都要会。”每天9点开始,李国栋便要开始巡查工程质量情况,一圈走下来,常常要花上3-4小时,“不对不对,这个捆扎钢筋的时候还要在细心点,以防止网片歪斜和变形。”

投资近5000万元,定制农批综合体信息化管理平台

和李国栋对于建筑的深情一样,长沙人对“老红星”也别有深情。

从1997年的1月18日开业,红星大市场已经走过了23年,他早已成为了承载了长沙的“餐桌记忆”,如今又走到了华丽转身的关键时刻。

“老红星以前位于长沙的城郊,但经过多年发展,现在已经成为了城芯的重要地标。”红星农副产品大市场副总经理周健表示,当初项目总体的设计和产地的规模,已无法适应当下扩张的需求,“老红星大市场年交易量已经达到420万吨,场地面积仅600亩,场地、人、车、客、货混流等因素都会导致市场发展空间受限。”

周健告诉记者,新的农批中心总占地面积达2000亩,其中水果交易区及其配套就有800亩,“而且我们还将投资近5000万元,致力打造智慧化交易市场,专属定制农批综合体信息化管理平台,通过一个集成APP,实现高效管理、便捷交易、辅助决策、经营安全、智能服务、精确导航等功能。”

据悉,届时APP可以可一键呼叫专业帮工,进入系统数据库可轻松获取信息,交易服务便捷高效。同时,大数据库可覆盖全场交易、管理、服务链条,海量数据汇总分析,经营商户还可通过智能软件APP,实现精准导航,减少拥堵。同时可预定车位,快速定位车辆位置,实现反向寻车。

qrcode
访问手机版